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种植技术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 4月 11期   作者:黄伟波
[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
      黄伟波
      身份证号:44023219790910****
      广东省乳阳林场(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工程开始实施,这些工程投入以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更是提升了周边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为人们带来了极好的体验,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园林施工;反季节;种植技术;绿化
引言
      反季节种植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相对苛刻的生长季节种植作物。该技术可以满足非有利条件下的植物生存和发展条件,加快景观美化进程,确保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往的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种植往往会选择在春季和秋季之间进行,这是源于此时正是植物的生长旺季,因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存活率。但在目前城市园林建设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各类植物的反季节种植研究进度也要随之加快。
      1园林施工苗木反季节栽植所需遵照的栽植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虽然突破了传统的季节限制,但是,在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苗木的选择,使得种植区域的情况能够符合植物生长特性。从根本上看,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温度、降水、土壤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特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样是反季节绿化技术应用时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如果要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发挥反季节种植技术的优势,就需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技术应用的前期阶段,加强对种植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掌握,结合实际的环境特征,保障苗木选择的科学性[3]。在苗木的移植之前,专业人员必须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特性、生长习性,并分析其可以提供了生长条件,在反季节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苗木生长的记录,将这些记录作为后续的参考[1]。
      1.2植物特殊原则
      自然界中包含的苗木类型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植物,可能会存在生长习性、规律等差异,在种植过程中,都有着最佳的栽植时间点,如果在绿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选择最为恰当的时间点,就可以为植物提供最为理想的生长条件。一些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季节性、时间性因素的限制,为反季节绿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在这一技术下,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难度大大提升,技术应用不当甚至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因此,在应用反季节绿化技术时,需遵循植物特殊性原则,充分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开展相应的绿化施工作业。比如,对于一些更适合在春季栽植的苗木,如果硬要在冬季栽植,就需要严格对栽植区域的温度等基本要素加以有效的控制。
      2反季节种植技术关键步骤
      2.1前期准备
      在种植前要做好季节种植的施工准备工作。以往的规划和经验的合理安排将会对提高反季节种植的植物存活率有很大的帮助。除了上面提到的做好现场土壤环境和周边其他环境的调查,为移栽树木准备好利于生长的栽培坑外,还要紧密结合植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合理包装,以避免树木在存放期间因缺失养分或水分而影响后续的种植施工和存活率[2]。
      2.2时间节点选择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植物生长的自然法则,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对树木成活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各类树木适合在3月~5月、10月~11月进行种植,在此期间树木的水分和养分吸收与树木的消耗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并且树木此时并未进入休眠状态,这时进行施工作业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恢复,不会对树木造成过大的损伤,可以保证其成活率。当然,在植物刚进入落叶阶段也是一个很好的施工移栽时间,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水分挥发水平较低,如果对树木进行合适的修剪操作,同样也能保证其较高的成活率。


      2.3种植土处理
      植物和土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恶劣的土壤条件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针对反季节种植的绿化树木,土体状况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前要认真考察并处理移植地的土体条件,保证其能满足树木的最佳移植条件。对土体厚度、含水量、养分含量、孔隙率以及透水性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如果某个方面的土体条件不满足要求,就要优先对其进行处置,直到满足条件后方可进行移植施工,否则将会导致树木根系腐坏、营养不足,最终致使其死亡,严重影响移植存活率。另外,休眠期树木因其活性下降,对各类病害的抵抗能力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要对土体进行消毒杀菌,并可顺带消灭土体中的各类害虫,从而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在对种植土进行处理前,要对移植的土体条件进行全方位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以保证其土体条件良好。土体处理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施肥,以保证土体中有足够的养分供树木吸收。此外,操作人员还要合理安排树木种植点,通过浇水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喷洒蒸发抑制剂、发芽抑制剂来减少因叶片掉落而造成的水分丢失[3]。
      2.4植物选择
      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树木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周边的建筑环境,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正确的植物种类可以提高其移植的存活率。选择树木种类应遵循下列准则:①优先选择本地树种,其对施工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活率;②如果当地没有特别适合的树种,应当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的树种。这种树种具备较高的抗性和免疫力,在移栽环境变化下能保证存活率,同时还要考虑树种的空气净化能力和维护的便利性。
      2.5树苗挖取
      树的根是其吸收养分的途径。在挖取幼苗时,要保证幼苗根系的完整,并且携带部分土体,这样可以在挖取后继续给幼苗提供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来源,从而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将挖出的幼苗根系用土体包裹好,其中可以掺加部分生根粉。为了减少后续过程中水分的挥发,可以适当剪掉一些多余的叶片。
      2.6种植工作
      幼苗种植的坑洞最好采用手工挖取,此操作有利于在回填时促进挖出土体的再次结合。该种施工手法因其特殊性,往往无法采用机械设备来替代,因此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考虑对反季节施工树木成活率的要求,这一步却是不可替代的。如果采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操作,最直接的不良后果就是会造成树苗根部空洞过大,导致树苗根系得不到良好的生长和发展,而且在回填土体时也会提升施工难度,最终导致树苗成活率直线下降。在冬季施工时,要杜绝使用冻土栽培,因为冻土的施工难度往往更大且树苗不易存活。另外,冬天施工时要用保温塑料包裹树苗,以防止低温冻坏幼苗;在夏季施工时,要选择最合适的时间节点,避免在中午的高温环境下施工,因为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水分蒸发现象,而幼苗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因其根系尚未恢复,无法弥补水分的消耗,会导致脱水而死亡。因此在夏季最好选择阴天进行操作施工,这时的空气湿度能给树苗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幼苗的成活率[4]。
      结束语
      近年来,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中,反季节绿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绿化技术的限制,通过季节性因素的考虑,在园林绿化工程内呈现出独特的季节性景观,保持园林绿化工程内植物景观的层次性和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卢凤莲.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05):74-76.
      [2]谢永.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6):192.
      [3]徐琢.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思考[J].花卉,2019(04):66-67.
      [4]李占方.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