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芳娜 2叶明琴*
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2. 崇左市江州区农业农村局,广西 532200
摘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养活祖祖辈辈农民的生产资料。本文从科技发展的视角下将1995年第二次土地承包和本轮土地确权工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宣传、调查、测绘、登记造册、档案管理等具体工作分析,发现本轮土地确权工作具有先进性,精确性,全面性,高效性,技术含量高、确权成果应用广泛等特点,科学进步发展影响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二轮土地承包、土地确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1]。原崇左县(现为江州区)在1993年底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到1996年初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本次土地确权工作是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延续和完善。
1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1.1宣传动员
在宣传动员阶段,主要是实行村广播动员宣传,村干、屯干在村头召集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开会讨论,每户派出一个代表,村委领导传达本轮土地承包相关政策。但因当时条件受限,宣传效果不理想。
1.2调查
调查环节是村屯干一家一户的把其家庭成员进行手写登记。调查的地块信息基本只有地名,基本没有填写四至。调查的土地面积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填写,由村民自行填写,屯干再核实登记。因当时政策需要交纳粮食税,大部分农民都少报承包耕地,减少纳税。
1.3测绘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因当时的人力物力限制,崇左县各乡镇各村屯基本延续第一轮土地承包的面积和各类信息内容,对于一些需要测绘的地块使用的工具是:皮尺。
1.4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
《土地承包合同书》一共需要签订四份,农户手持一份,村委保留一份,乡镇保存一份,县级档案室保留一份。合同书内容包括:甲乙双方;乙方承包耕地的种类、面积、名字、地点和期限;承包金及相关违约条例;双方责任和义务;双方违约责任等。
1.5资料存档
第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产生的相关资料主要是存档在当地的乡镇府农业技术推广站,部分乡镇有专门的铁皮档案柜上锁保存。但1995年至2014年期间因办公室搬迁、潮湿、以及其他等原因,有不少乡镇的某些村、屯整村、屯资料都遗失了。
2 本轮土地确权工作
由于过去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农户承包地存在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本次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旨在使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利得到依法确认,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安心让承包地进行流转,从中增加收入[2]。
2.1宣传动员
基于社会科技进步,本次工作宣传基本到位。江州区通过网络媒体、新闻报刊、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印发相关政策宣传资料到各村各屯发放等方式进行动员宣传,发动农户积极参与。江州区本级多次组织召开培训,乡镇本级、村委、屯干等多次培训,掌握本次确权的相关政策。并且指导各村各屯建立微信群、qq群等确保宣传到位,确保政策解读清晰,群众配合和理解。
2.2入户权属调查
本轮入户调查分为外业和内业调查。
2.2.1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是指第三方测绘公司专业团队到田间地头,对农户家庭成员信息、对农户承包资格确认、第二轮土地承包权属、确定地块地名和叫法、确定各发包方耕地承包地块界限等调查,形成初步的家庭成员信息表和地块登记表。二是结合正射影像图,让村干、屯干基本指认本屯承包耕地界限,在界限范围内标注地名等信息。三是发包方开会讨论《登记方案》是本轮土地确权登记法律依据。四是到田间地头指认自家地块。
2.2.2内业调查
内业调查:一是归档1995年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书,进行电脑信息录入存档;二是根据初步调查的家庭信息成员,以当地派出所提供的户籍信息和人口普查办提出的人口登记信息为主要依据,编制本轮的家庭成员信息,录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主要的家庭信息,并且对人员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家庭成员信息库;三是整理发包方综合类材料,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明确发包方的发包范围,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2.3地块测绘
地块位置获取:根据大飞机拍摄的正射影像图,结合CAD等画图软件,编辑地块四至,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确定地块的四至位置,有准确的址界和址点,形成准确的四至和经纬度,并且把每一块地块进行编码,编码唯一不重复。地块面积获取:采用图解法,是通过画图软件对影像图分析,形成地块矢量数据,会有一些偏差,精准度比不上实测面积,但却是一种高效省钱省力的方式,后期还通过内外业验收来调准偏差。
2.4公示审核
公示图表可直观看到地块位置和面积,农户的承包地总数和面积总数。经过第一轮7天公示期,对地块面积、四至、或者有遗漏、错登记等提出异议,第三方公司经过调查核实进行修改,再进行第二轮的7天公示期,让农户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修改自己承包的土地地块位置和亩数等。对于存在纠纷的地块,按照政策先解决完纠纷再确权,暂缓登记。公式无异议后再签订《户主声明书》《委托书》《公示无异议书》《承包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书。
2.5建立登记簿
登记簿是本轮确权工作重要的成果之一,内容有发包方,承包方相关信息资料、家庭成员信息、承包地块信息,承包期限、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纸质登记簿一式四份,江州区人民政府、乡镇、村委、农户各自保留一份;电子登记簿为涉密电子资料,按涉密文件保存和管理使用。
2.6经营权证书
本轮土地确权工作在2018年底结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印刷。有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发放。本轮土地确权证书每一本证书都有唯一的编码和唯一的条形码,并且与系统后台紧密关联。
2.7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
江州区使用四川鱼鳞图电子信息公司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有:发包方、承包方、地块信息、综合类信息、基础信息等模块组成。可以登录承包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直接查询到该户承包方的所有信息资料,也可修改家庭信息等不影响矢量类的基础数据;也可通过入套影像和集体宗地图来查询具体地块信息,可以通过地图显示,来判断土地的权属,应用广泛,作用大。
2.8资料归档
本轮土地确权工作形成的档案材料有两大类:一是纸质类,二是电子类。纸质类档案保存:防火防水档案柜,配备密码门锁,空调、除湿器、灭火器、室内温度表等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设施以及专门的档案保密人员。电子类档案保存:通过对纸质版类材料进行扫描整理,可以快速检索到具体承包户的所有档案材料,方便快捷。
3 本轮土地确权工作科技发展特点
3.1先进性
比较突出是:GPS、测亩仪、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确权系统等应用,科学技术先进给此次工作带来带来了巨大便利,加快了本轮确权工作进度,提高了本轮确权的成果含金量高。
3.2精确性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仪器和设备,对地块进行了精确测量,得到具体较为精确的地块面积,地块准确经纬度、四至等信息,标志我国农村土地信息进入数据化时代,也为我国农业进入现代化高标准农业做好铺垫。
3.3全面性
本轮土地确权应用的科学仪器也较为全面。相对于“皮尺量地”而言,本轮共用到GPS、ArcGIS等8套专门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通过接边调整,不断的修改重叠数据,不仅是测绘的范围广泛、面对的对象广泛、使用的先进仪器也是较为全面。
3.4高效性
本次确权与199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对比,科学进步科技发展不仅高效快速有质量的完成了各项具体工作,解决现实工作各种困难,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5技术含量高,确权成果应用广泛
本轮土地确权成果的技术含量较高,成果数据应用广泛。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加油增速,也给当地财政节约很大的资金成本。如:订单农业运用,江州区内112万亩的糖料蔗种植面积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订单合同的签订,蔗糖企业不用再花大量的资金聘请第三方技术公司测绘地块,不仅给当地的企业带来政策红利,也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民对本轮确权面积的认可,会放心的与蔗糖企业签订合同,保持当地生产稳定;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直接应用土地确权成果数据,为江州区财政减负;黑水河示范带建设、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点规划;法院、公安、司法系统借助确权数据研判案件。成果运用广泛,硕果累累。
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能体现生活在美好时代的幸福感。通过科技手段做好土地改革,响应政策,落实政策,给与我们更大的福祉。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 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经济与管理.2015-07.
[2] 陈贵荣.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云南农业.2020-04
[3] 康改霞.土地勘测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5
[4] 倪滕. 基于GIS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设计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7
通讯作者:叶明琴,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花卉装饰与盆景,切花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