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林业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徐春岸
[导读] 大数据时代的出现,让我国产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使技术优化逐渐成
      徐春岸
      和平县林业局 河南 河源 5172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出现,让我国产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使技术优化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全新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大力开发森林资源,导致林业生态管理失衡,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林业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林业生态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林业生态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有强烈的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还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林业生态管理的推行呼吁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管理现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认知虽然有所加强,但依旧有一些群众的思想观念陈旧,乱砍乱伐时常发生,生态环境发展失衡,与此同时,在林业生态工程修复和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专业化的林业技术队伍,这些都是林业生态管理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林业生态管理的重要性
      林业生态管理是我国的林业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全新发展趋势,林业生态管理模式的主要工作目标是让林业行业具备与时俱进性,呈现出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进而满足我国在环境保护上诸多需求,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林业生态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经济建设之初,受限于特定的发展模式与历史视野,我国曾出现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倾向,使森林生态平衡受到极大冲击,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自然环境问题突出,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在全社会达成了广泛共识,这也使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管理被纳入新时期的发展规划中。
      2林业生态管理的问题
      2.1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林业是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气候调节等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林业生态管理和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积极落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林业生态管理的保护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不够重视林业生态的保护工作,而且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林业保护体系不够健全,加上林业生态保护监督机制不完善,破坏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2.2森林树种结构单一,资源开发力度不高
      林业生态恢复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森林生态能够稳定且持续的运行,一来减轻了后期进行森林管护的压力,二来也有助于森林资源价值的更好发挥。对比来看,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基层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原先一些因为森林火灾、病虫害或者是人为砍伐等导致的林木破坏情况正在得到有效治理,裸露的地表也得以被植被重新覆盖。但恢复后的森林以单一树种为主,并且速生树种居多。虽然短期内可以快速成林,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树种比较单一,极易受到害虫、病菌的侵袭,进而带来严重的病虫害损失。
      2.3缺乏科学的林业生态恢复指导体系
      对于已经遭受污染、破坏的森林环境,要想使其恢复到最初的状态,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林业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林业生态恢复方案。现阶段来看,基层林业部门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林业生态修复的任务,但是人工修复痕迹过于明显,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对于林区内遭到破坏的植被,采用人工栽种树木的方式进行补充。但是应该选择哪些树种,能否保证森林生态稳定,以及生态恢复效果如何,恢复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缺乏科学的预案,不能做到提前应对。
      3大数据背景下林业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林业生态管理制度
      为了尽量减少林业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管理制度,对林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从全局出发考虑,制定林业资源保护制度,比如林业抚育管理制度,定期对林业资源进行抚育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林业种植、后期抚育管理,都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比如对于发展林业产业的地区,林业病虫害对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有影响,有的群众为了控制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反而弄巧成拙。林业病虫害防治要坚持绿色无公害,尽量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例如以虫治虫和以鸟捕虫等方法,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达到双赢目的。
      3.2充分契合社会需求,实现林业多元化经营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数据背景下,为大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把握当前阶段人们的实际需要,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的针对性、高效性。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有效地推动其多元化经营。所谓多元化经营,是指在持续发挥林业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着重发展林业旅游业、生态休闲林业、观光林业等,在全面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效益的同时,拉近人们与林业资源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在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
      3.3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加大林业监管力度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林业生态的整体发展成效,更好地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部分区域,林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甚至存在较大问题。为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应该建立并完善科学且精细的环境保护机制。依托环境保护机制,有利于高效防范林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林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以及查处力度。对于不按照规范发展林业生态管理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3.4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要想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提高林业管理质量,需要强化管理团队建设,确保林业相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在区域建设过程中,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需要构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站,有效保护当地资源,还需做好林业技术推广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宣传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作人员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现阶段,林政部门对乡镇林业站的关注不足。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林业流动巡查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确保林业管理工作更为标准。根据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具体情况,建立一支更为专业的林业管理团队,全面拓宽资源与资金投入渠道,确保林政工作稳定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我国的林业生态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较多的地区,因此,大数据背景下林业生态管理应当被给予高度地重视,不断地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带来更多的良性影响力,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林业生态管理要求与常规化的管理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是林业本身的特点使然。所以在实际的林业生态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能够完全依照常规的理论知识作为管理工作方案制定的主要参考,必须要对实际的林业生态情况拥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认识,积极融入多样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翰,肖丽萍,张慧,等“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的扶贫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10-12.
      [2]阿智康珠.大数据时代下的林业生态管理策略研究[J].南方农业,2019(13):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