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中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白海涛
[导读] 随着新时代产业技术革命的成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创新
       白海涛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时代产业技术革命的成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创新动力的巨大的突破,包括新技术取代了旧技术,新产业替代了旧产业,新模式取代了旧模式等等。而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上的诸多问题,所以对于新旧动能转换中人力的培养和流转的有效研究,以及引才策略和模式的深入探索显得尤为必要,这对于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拓宽人才集聚渠道大有帮助。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人才;吸引力

       作为高端人才吸引模式,“新旧动能”因其有效吸引人才,对高端人力资源的留用、深度发掘以及正向激励等独特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公共单位所认可。其中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突出的人才模式表现尤为的突出,它以产学研为依托,对人力的集聚、综合培养以及后续的使用都做出规划性的安排,对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高端人才的产出和使用有了具体的操作空间,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利用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
       一、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以“新四化”建设为服务中心的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四化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工业化建设仍为发展的重要核心。以煤炭化工钢铁行业为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新型工业化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基于现代工业化环境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煤炭化工钢铁行业现状,准确提出新型人才需要的特征以及规模,完善对于人才机构的培训以及调整,把岗位评价、实践培育、人才精细化管理,努力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以大学为主导力量的研究机构的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大学研究机构即为以大学设立的“研究中心”为主要的引才和培育基点。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精英人才的相互吸引,充实的资金支持以及丰富的成果产出,以及精英的社会企业的参与,来对专业的人才进行吸引和培养。有了大学机构的加持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重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能快速的建立学术与企业的联系,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期待良好的表率作用。
       (三)产业园区的人才培育模式
       目前,为了实现各区域产业集中有效的规模化发展,各种科技园、工业园、物流园等等大型的产业园区得到行政以及市场的大力支持。在产业园区规模的经营之下,企业经营的成果以及对于人力资源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庞大的产业园区中,生产企业、科技机构以及培训机构的建立,对于企业优秀人力的产出、利用以及激励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个促进人力资源形成,也帮助了企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创新。


       (四)重大项目牵引的人才模式
       重大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了有吸引力的、有实力支持的重要项目,来完成某个特殊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吸引。这是一个横向的、相对自由组合的人力吸引和培养的模式,项目的兴起即可人力汇集的开始,项目完成结束即为人力资源取向的疏导。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运作方式。当前,项目牵引式的人力吸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起极强的人力吸引能力,且对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被科研需要项目大力推崇。
       二、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的对策支持
       (一)高端人才的平台化共享
       高端人才因其稀缺性被地方企业广泛需求,然而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企业的服务受限于人力的机构和基数。如果地方高等院校与当前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以及明星企业所对口,人力资源与高等院校的属性相当,那么对于高端人力的合理使用和流动就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免爆破煤矿开采技术推广上,通过地方企业与地方院校,在研发领域、生产领域的科学调整与大力合作,采用灵活多变的引才与平移等方式,在属性相同的合作项目完成平缓对接,完成人才培养和借调的创新,实现一人多企多用的方式,更好的服务大多数企业。
       (二)市场化的引才机制
       利用新旧动能转换的力量,市场化引才机制的建立,可以顺应产业机构的调整与优化,注重高端人才在实际的市场上表现和发挥。在提质增效的市场改革中,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样注重优秀人才的发挥,即人才供给在实际应用中的供给质量。引入市场化的引才机制,促进高端化人力的吸收效率,也仅仅围绕当前产业构成的实际效果,杜绝水土不服、利用率不高等负面现象。同时,市场化的机制将完成人力资源的评价系统,突出对于实际业务水平的考验,以及工作主观能动性的评价,减少人才资源遗漏评价,做到优秀人才的工作热情与工作能力的强化,实现对人力德才兼备的打造效果。
       (三)引才战略联盟的创立
        战略联盟式引才是产学研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之路。将高水准的人才引进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与地方需求协调发展,以此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以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致力于煤系矿产资源勘查、煤矿安全生产地质保障、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关闭矿山治理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形成了煤系矿产地质、采动空间技术、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浅层地下空间探测与监测等等科研团队,通过专业人力的集聚和正向激励,“借智、借技、借力”,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类科研技术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联盟强大的口碑效应的营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企业问题。

结语:新旧动能转化中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吸引并培养高端素质人力、和企业实际应用为重点,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的资源优势,实现产学研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引用人才的创新活力以及成果转换能力实现重要的整合和突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华,刘娣,苏娇妮.我国省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评价[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19).
[2]郝英杰,潘杰义.西安市企业人才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