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刘波1王德春2郑琳3 刘佳4
[导读] 弹药保障是为了满足作战部队及时、准确的弹药保障需求,对弹药进
       刘波1王德春2郑琳3   刘佳4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 161046 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品分公司机加分厂 河南  474678
       摘要:弹药保障是为了满足作战部队及时、准确的弹药保障需求,对弹药进行收集、储存、管理、供应。当前,围绕“信息化”的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弹药保障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对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迅速拓展,现代军事作战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已逐步演变为全方位、全纵深、全天候、多维度的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在战争形态转变中,作战装备保障特别是弹药综合保障面临着保障任务重、保障难度大、保障时效性强等严峻挑战。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作战装备保障的需求,需对弹药综合保障体系进行信息化升级建设。
       一、弹药简介
       弹药是含有火药、炸药或其他装填物,爆炸后能对目标起毁伤作用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的军械物品。其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或其他运载工具)发射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弹药结构应满足使用安全性、发射性能、运动性能、终点效应、作用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弹药毁伤目标或完成既定终点效应的部分。一般由弹体、装填物和引信组成。其中,弹体容纳装填物并连接引信。装填物是毁伤目标的能源物质或战剂,或是产生有助于最终毁伤目标的物质。常用的装填物有高能炸药、烟火药、纵火材料、预制或控制形成的杀伤穿甲元件、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核装药、电磁脉冲发生器、无线电干扰器材等其他物品。引信是为了使战斗部产生最佳终点效应而适时引爆、引燃或及时抛撒其他装填物的控制装置。
       二、国内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发展现状
       与国外军事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国内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于理论分析和研究,具体建设较少。在弹药综合保障体系中,保障设备本身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应用于这一领域,如各种弹药的综合检测与故障诊断平台。但由于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网络平台建设起步晚、进度慢、覆盖面小,因此,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外先进军事国家。
       三、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战争形式变化。未来战争形式要求弹药综合保障体系必须具备多兵种综合联合保障能力。未来战争主要是建立在多兵种全纵深立体接触作战的基础上,因此,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也需实现一体化联合保障,可根据实时作战态势实现一体化远程遥控综合保障。传统渐进式线性平面保障只能满足机械化战争需求,不能满足未来战争要求。
       2、提高战争信息化水平。随着战争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参战部队及弹药部署需按作战指令迅速作出响应,以争取最佳战机,因此需提高所有参战人员和保障装备的机动性;同时,作战中短时间内弹药消耗量不断增加,因此,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的保障、快速响应能力有待提高。
       3、提高弹药技术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应用,现代弹药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弹药涉及的技术领域不断扩大,如微波通信技术、光电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由于传统综合保障体系涉及技术领域范围有限、深度不够,因而弹药综合保障体系的技术也有待提高。
       四、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
       1、网络管理。针对当前信息化战争,综合弹药保障系统应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所有战场弹药保障需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弹药保障装备调配到指定作战区,为此,提出了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网络化管理的构建方案,建立具有网络管理功能的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网络用于连接分布在各战区的武器综合保障系统,形成一个综合弹药保障网络。指挥系统可利用网络实时了解各战区的综合保障状况数据,并根据数据实现综合保障资源的适时、适地、适量的准确配置。降低保障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可能性,提高整个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的保障效率。同时,网络化建设和管理也将成为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平台。
       各弹药保障系统终端采集弹药健康状况数据,加密处理后上传至综合保障网上数据库服务器。各监控中心通过对数据服务器中弹药健康状况数据的查看和分析,可对综合保障网中的所有武器综合保障终端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调配。
       2、故障预测。分布在各战区的弹药保障系统借助网络化管理平台,能实现将弹药测试故障信息和故障类型上传到综合管理中心数据库。管理中心收集弹药测试故障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弹药测试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弹药保障测试中故障类型与相同故障频率间的相关性,实现弹药故障预测评估,提高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的预测能力,有效保障弹药战备的完好性。
       在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试验过程中,各弹药保障试验场按统一标准数据格式将弹药保障试验结果上传至综合管理数据库。机关定期组织有关型号研制单位、试验装备研制单位和TPS开发单位组成专家组,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对该类弹药各种失效类型发生率的评估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形成固定格式的决策信息,发送给弹药综合保障部门,指导其弹药保障、故障排除及相关准备工作的开展。
       3、专家远程协助。随着现代弹药综合保障技术难度的加大,专家介入武器综合保障过程非常有必要。解决弹药难题的传统方法是通过专家在各场站巡检,排除弹药检测中的难题,这种方法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战争对战时保障时效性的要求。通过对现有弹药综合保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在系统中设置专家远程协助功能,专家可通过网络化管理平台实时指导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中多部门的弹药试验故障排除。
       弹药试验中的故障信息和类型通过各弹药综合保障站点的网络化平台上传至保障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系统将与相关型号研制单位、保障装备研制单位、TPS开发单位分析故障数据,形成远程专家系统,直接指导弹药综合保障单位的故障诊断及排除。
       4、新型号快速加装。在传统的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中,在进行新型号保障试验前,需专家直接到现场进行新型号试验诊断程序的加装和试验方法的培训、指导。这种方法在部队加装新型号时效率低、耗时长,不能满足作战时效要求。
       弹药综合保障部门先根据保障型号需求,通过网管平台向综合管理部门提出新型弹药加装试验程序需求。综合管理部获取加装需求后,查询ATE模型库。判断弹药综合保障部是否有加装新型号的硬件平台,TPS模型库中是否有新的型号测试TPS;若软硬件条件都具备,可由弹药综合保障部直接授权,弹药综合保障部可通过网管平台中的TPS模型库直接进行远程弹药测试的TPS流程。若软硬件条件不具备,综合管理机关将协调弹药制造商提供弹药试验需求文件,并授权相关ATE和TPS制造商升级和扩展软硬件,并将扩展结果上传到TPS和ATE模型库中;在满足软硬件条件后,弹药综合保障部开始远程加装TPS和验证应用,并通过网管平台将验证结果及时反馈给ATE和TPS生产厂家,指导ATE和TPS的调整及完善。
       五、信息化平台结构
       弹药综合保障子系统信息化建设结构如图5所示。在子系统中,有存储、中继维护、现场维护、基地维护、管理控制、财务管理、采购、供应、基础设施、工程支持、数据中心等。其中,弹药保障子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数据中心,对系统各部门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上传;通过接收上级指令,分析共享数据,完成武器保障子系统内各部门的网络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葛玉顺.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2]白宁.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浅探[J].兵工自动化,2015(27).
[3]刘奇.弹药综合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