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邵冉
[导读]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建设规模也随着我
      邵 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汶上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汶上县  272500
      摘要: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其建设规模也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扩大,输电线路设备质量工艺先进水平也大幅度上升,以往输电线路维护管理模式及运行检修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电力网络生产管理需求。基于此,主动适应新情况,进一步完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体系,精益运行维护方案,就成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特点
      1.1区域化
      由于输电线路能量传输阶段电力输出端资源较为分散,需为电力资源使用量较多的区域提供电力能源供给线路强化维护保养服务,致使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多为跨区域管理模式。同时在输电线路分布面积较广的区域中,输电过程也呈现出超长距离特征,可以为电力企业区域化管理分段运维工作强化开展提供依据。
      1.2稳定性,安全性要求高
      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它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需求息息相关,这使我们对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在户外环境中,雨雪雷电、异常大雾、外界损坏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进而降低其绝缘强度。因此,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电气设备更应该保证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2面临的挑战
      2.1整体检查力度不高,检测工作不到位
      从我国现阶段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首要问题仍是整体的检查力度不高,检测工作不到位。我国的输电线路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并且针对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或者是偏远的地势险要地区,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便更为重要了。但是在输电线路管理部门的工作中,往往也很容易忽视这些地区,从而使这些地区的输电线路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给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此外,从部分维护和检修人员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持续提高检测和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线路的潜在问题能够及时地发现,提升输电线路的管理效益。
      2.2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难度大
      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受多雷区雷击故障、大风、暴雨等自然界极端气候影响,跨越铁路、高速电路的输电线路隐患问题频出。而在跨越铁路、高速公路输电线路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运输、人员安全多方面因素,治理难度较大,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停电作业时间较长,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也较大。
      2.3外力导致的线路破坏现象
      外力因素也是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运转的原因之一,在建设电力输电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建设速度也随之提升,因此有些后建的,例如公路工程的建设、信号塔台的建设等,就会严重影响输电设备的运行。另外,当遇到强风天气时,巨大的外力会导致输电设备发生倒塌,从而导致大范围的停电故障,并且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由此可见,不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产生的外力,都会严重影响电力输送线路的使用和维护。
      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优化路径
      3.1提高重视程度,开展多样化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过程中,首先是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开展多样性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从而针对输电线路中存在的各个问题,进行更为快速和及时地定位与处理,科学把控其中的安全隐患。一般认为,在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管理中,主要可分为正常巡视、特殊巡视以及故障巡视三个方面。随着当前输电线路维护与检测管理要求和需求的不断升高,在人员进行巡视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对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始终确保巡视管理与输电线路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

其中,主要是针对巡视管理的管理制度和检修技术两个方面来展开创新。具体来说,便是需要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制定,并构建精准性和精细化的垂直管理模式。而在检修技术方面,则是要加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远程巡视监督系统的水平,优化数据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使其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加强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
      针对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应从输电线路周边地质条件入手,深层次分析周边生态环境对输电线路所造成安全隐患,避开鸟类迁徙栖息地区。同时根据大跨越段特点,设置专门维护及隐患处理班组,以洪汛、大风、覆冰、雷电活动频繁季节为重点,安排专门人员监控记录并安装自动检测设备。在这个基础上,强化开展基础、地线、绝缘子、杆塔、防误动、防冰雪、测振、拉线、导线、防洪、金具、防雷等检测装置维修及分析。每间隔一定时期对导线、地线进行振动测量。结合长期不间断的覆冰、气象、雷电、水文观测记录、分析调查,可以降低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难度。特别是重污区,可以建立特殊区域隐患处理责任制度,定期测量等值盐密(表征电气设备外绝缘污秽程度的等值),了解污秽性质、绝缘子表面积污速率、污秽程度、气象变化规律。同时根据不同性质的污秽物质,确定对应的防污闪措施。随后下达通知书责令相关人员落实防污闪措施,保证交叉跨越线路隐患治理效果。
      3.3预防雷击和污闪的有效措施
      雷击现象是影响输电设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输电线路维护中,应该加大预防雷击的力度,避免雷击对输电设备造成破坏。首先,运维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详细地检测输电线路,保证输电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且更换功能下降的绝缘子,使接地电阻符合安全标准。其次,在建设输电线路时,采用同塔架设单回路的方式,同时加装间隙放电横担,从而对输电线路起到保护作用。另外,针对输电线路污闪问题,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①运维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绝缘子的清理工作。②针对输电线路的表层污秽物,应该定期喷洒清洗液,保证输电线路的洁净。③运维工作人员对输电设备还可以定期进行涂料粉刷作业,防止污闪现象的发生。
      3.4防止覆冰损害的运行维护措施
      对于电厂来说,要对现场外界气象环境进行观测,熟悉线路情况和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和常年的经验规律制定针对性的维护措施。在输电线路设计初始,应该要考虑到杆塔在不同环境中的承受能力,充分考虑2个杆塔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地规划。在容易覆冰环境中的输电线路应缩短2个杆塔之间的距离,降低杆塔倒塌事件发生的安全风险隐患。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覆冰监测装置的研究,制定冰害事故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覆冰问题造成的严重后果。还可以根据覆冰问题的实际,使用热力除冰法或机械除冰法进行除冰。
      3.5加强科学技术投入,加速智能化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维护和检修的质量,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科学技术的投入工作,优势要加大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针对输电线路运行中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处理。通过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能够进一步实现输电线路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使资源的配置效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更有利于实现我国输电线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电力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备品。电力企业不仅要保证高质量的电量供应,还要保证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工作人员要了解输电线路的特点与作用,调查分析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防止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峰.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措施[J].科技传播,2019,6(16):91+95.
      [2]李天源.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内容及加强管理的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4):291.
      [3]符瑞.主动运维在提升配网管理的应用[J].电子技术,2019,48(01):76-77.
      [4]罗庆雄.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