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控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杨立纲
[导读]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建筑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改善人们生活的
       杨立纲
       克拉玛依市城投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市邮编:834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建筑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消除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着重对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并且探讨建立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和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希望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控制
       引言
       安全施工是建设行业的第一原则,目前阶段,我国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只有有效分析安全事故成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采用合理的预警系统,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建筑安全事故。为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预警方式。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进展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制定科学可靠的预警体系,采用精准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为了促进安全施工的有效进行,要建立实用性较强的预警系统,展现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
       1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施工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或问题不够重视,加上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较多,且需要多个工种的施工工人联合作业,造成人员的流动性大,从而容易造成物体打击、坍塌、中毒、高空坠物以及触电等现场安全事故。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要想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就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管理活动的方案、规划和决策加以改进,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意识,并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宣传,以此保证所有人员都能够对安全管理引起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
       2.1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
       建筑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无法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会对众多施工人员造成极大威胁。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无法正确理解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劳动强度较大,不注重安全防护,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部分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前,没有经过完善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不够了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2建筑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团队的素质问题是首要问题,其次,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全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在市场发展的洪流中,有了新的发展认知。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针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建筑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相关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落实,无法展现应用价值,安全管理制度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2.3部分企业的施工设备较为落后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多次更新换代。部分企业采用的施工设备较为落后,难以满足目前阶段的发展需求。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职责,采取敷衍的态度,对待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许多设备有了应用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维修,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障碍影响。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会造成安全事故,比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失效,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3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在构建安全事故预警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也就是说预警管理机制要保证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施工场地中的安全情况非常全面且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施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2系统性原则
       施工企业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预警机制的建设工作,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系统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站在施工工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通过身份代换的方式来建立对应的施工管理体系,同时保证整个体系内容具有一定的标准和系统性。也就是说,整个施工管理体系必须要将施工单位中的所有情况都很好地进行规划和安排,将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3.3可行性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按照可行性的原则来建立预警机制,以此来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可行性原则主要指的就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理论的方式来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培养,保证安全知识可以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效率,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要点
       4.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建筑施工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规范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这些一线的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虽然有些可能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都还比较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并不重视施工进场前的安全教育。
       4.2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从设备、技术、人员思想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资金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包括安全设备方面,施工单位需要着重注意安全设备的使用,保证每名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都配置齐全,同时还应配备多种有效的安全物资。施工单位还需要增加安全标志的张贴范围,在一些危险地带进行警示牌的摆设、警示标志的提醒等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一个安全且又专业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
       4.3彻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还要严格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每一部分的工作内容都进行细致划分,对每个人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进行记录,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查负责人以及安全事故源头的方式来进行协商解决。比如施工人员因为安全防护装备过少而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单位进行核实之后可以调查到安全设备采购人员并没有购买足够数量、合格质量的安全设备,导致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安全设备,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了威胁。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分析来看,施工单位需要着重地追究该人员的责任,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处。
       4.4落实隐患闭环管理,提升隐患排查工作质量
       在施工单位中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是工程项目经理以及部分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工单位需要成立以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安全检查组,安全检查组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安全事故的判断,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还包括对施工场地的日常巡逻,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技术的监督工作等,还要定期地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保证施工场地的安全性。安全检查组还具有追究责任的权利,在面对一些不符合规定还不愿意改正的施工人员,安全检查组可以按照施工单位的相关规定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全面实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提升整体的隐患排查工作质量。
       4.5采用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也随之到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进行安全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有效办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创造一个与施工现场相交互的虚拟图像世界,使现场的参与者能够体验到所处环境的变化。该技术还可以模拟事故发生的过程和事故发生可能导致的后果,由此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通过展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所带来的防护效果,施工企业也可以进行安全措施的优选。这样可以给施工企业带来更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束语
       综合来看,在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这也足以见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要探究建筑安全事故的起因,采用有效的安全预警管理体系,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魁.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居舍,2019(26):4.
       [2]雷永泰.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9(8):26~28.
       [3]王敦来.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28):120~120.
       [4]郑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冶金丛刊,2017(2):13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移动...
•   ...
•   浅议...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