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安 文涛 赵晓雯 秦定林 赵科 赵衡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起重机械在我国工业生产、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先进技术的发展,对起重机械各个机构的检测也有了新的方法,过去的老的方法,检测手段还比较落后,导致其安全隐患的存在,甚至有的方法根本无法精确测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快捷、精准的对起重机械各机构的性能进行检测。
关键词:起重机 制动下滑量 测量
目前对于起重机械各机构运行速度、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检测,以及各机构加减速度的检测和各机构制停距离的检测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 GB/T22414-2008《起重机 速度和时间参数的测量》中给出的方法是起重机械通过已测定试验路径长度除以所用时间,从而得到起重机械机构在该试验路径长度的平均速度,但该方法测试存在以下不足:
1、该方法仅能反应起重机械在该测定试验路径长度的平均速度,无法对起重机械的运行的即时速度进行检测;
2、该方法仅能测量起重机运行机构的整体速度,当起重机械某运行机构构采用多套驱动装置时(如:桥(门)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多为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端梁车轮,如下图:),无法检测每套驱动装置的速度;
3、该方法仅能测试起重机械的运行机构速度,对于起升机构的起升或下降速度该方法无法进行测试;
4、该方法多由人眼观测起重机械驶入测定试验路径后开始计时,并人判定起重机械驶出测定试验路径后结束计时,这种人为判定与计时的因素会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该方法无法测量起重机各机构的制停距离与起升机构的制动下滑量。
起重机制动下滑量,是指起重机起升机构经过制动后 ,由于其上所加的负载拥有自重与起升机构的惯性造成,起升机构向下运行一段距离,根据TSG的要求其制动下滑量不应超过起升机构1min钟内起升距离的1/65,该下滑量过大时不仅影响到起重机吊装时的定位,严重时还会酿成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目前制动下滑量的检测多是采用专用仪器通过光学镜头等模块进行检测,检测是测量悬挂于吊钩或吊钩悬挂的重物上的标靶(棱镜)在制动器断电信号给出后的下降距离,但该方法存在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在恶劣环境下该仪器无法使用等缺陷。
经笔者分析与研究后得出对于起重机械各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速度的检测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测量该运行机构经驱动与减速后的位置(减速机输出端后)的速度即为该起重机械该机构的运行速度,对于起升速度还需要与吊钩组的倍率进行计算后方可得该起升机构的起升或下降速度。
我们可将一速度传感器通过磨擦元件施力压实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车轮上,通过与车轮摩擦带动传感器,从而测量出起重机运行机构车轮的速度,该速度即为该机构的运行速度。对于有部分起重机车轮裸露部分较少无法直接测量车轮的速度,我们可以将速度传感器直接施力压实在该机构运行轨道上,直接测量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轨道的相对移动速度,即为起重机械该机构的运行速度。对于起升机构的运行速度可用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卷筒的运行速度后,经与该起升机构的倍率进行计算进而得到该机构的运行速度。
该装置可增加一制动器断电传感装置,通过该装置制动器断电后给出信号开始测量,至起重机械机构完全停止运行的整个行程即为该起重机械构的制停距离。同样方法我们对起升机构进行测量时得到 的行程与起重机吊钩组倍率计算后即可得到该起重机的制动下滑量。
该装置可设置多套速度传感装置,同时对起重机同呈机构的多套驱动装置同时进行测量,并从测量数据的比较中得出该运行机构的多套驱动装置是否同步。
该装置还可以对起重机运行机构的整个行程进行速度测量,速度出现异常的部位一般轨道存在缺陷,从而对起重机轨道缺陷进行初步判定。
参考文献:《起重机设计规范》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