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孙朝辉
[导读]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优化和信息
       孙朝辉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优化和信息处理技术完善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相关理论和方法发生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息科学范畴。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应急通信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深入探索其应用领域,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信息处理技术

引言:
       应急通信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就是对信息科学技术中的信息与信号进行全面分析,其处理工作具有复杂性、技术性特征。尤其新时期背景下,信号和信息处理不断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理论,促进各种处理方法应运而生。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各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培养专业计算机人才,旨在为图像信号进行处理提供保障。可以看出,加大力度研究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进程
       信息时代背景下,应急通信系统逐渐数字化、信息化趋势发展,为信号和信息处理工作增加难度,想要提高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水平[1]。众所周知,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存在差异性,其中信号处理需要以不间断信号为主,并且要将时间系统作为着手点。而信息处理则完全相反,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以离散信号为主,并通过数值计算、数值分析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促进应急通信系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对于信号与信息处理而言,早在20世纪中期,相关专家和学者就提出了可快速傅里叶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转换和计算,并且计算时间较短,该优势在数量庞大的信号和信息处理中能够进一步体现,也正因如此,该技术在应急通信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算法也得到一定优化和完善,较为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高效率计算方法,另一种为数字滤波计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够提高信号与信息处理质量和效率。尤其新时期背景下,应急通信系统广泛应用集成电路,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和高效率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处理成本。
二、应急通信系统特点
       应急通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人为、自然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突发性事件。此时需要积极采用合理通信手段,确保通信系统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面对不同紧急事件,采用的技术手段也不尽相同。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可以将应急通信系统总结为以下特点:第一,不确定性特点。由于应急通信系统运行环境复杂,所以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以及突发时间影响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特点[2]。第二,时效性特点。应急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保证通信顺畅。第三,多样性特点。应急通信系统产生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常见形式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第四,复杂性特点。应急通信系统需要适应多种多样的运行环境,并具备一定的抗干扰功能。
       另外,应急通信系统和常规通信系统相比存在差异性,主要应用到灾难事件、突发性事件等重大紧急事件中。所以,应急通信系统需要具备移动性强、稳定性高、节能效果好、操作便捷等多种优势,如此才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
三、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具体应用
(一)应用到语音通信中
       在语音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主要是对移动电话通信过程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其中涉及到获取语音信号参数、调节语音型号等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频率大概在20-22000HZ范围内,为了确保语音清晰性和真实性,需要合理采用技术对语音进行压缩。按照采样定理分析,只有保证采集的语音信号频率达到44000HZ,才能够达到语音真实性要求。

与此同时,还应利用AR模型相关理论对信道宽带进行深入研究,达到节约信道宽带的目标。如此才能够在保证语音真实的同时,使有限的信道宽带为更多通信用户提供服务。
(二)应用到位置信号处理中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日常出行日益频繁,导航系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例如:汽车上设置的导航系统,人们手机中安装的各种导航APP,均突出了信号和信息处理的重要性。实际上导航功能也是通信的一种,但这种通信方式与其他通信方式不同,其传输方式并非文字、语言等形式的传输,而是位置信息传输。当前,针对位置信号处理常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处理,第二种是通过移动运营商基站进行处理。针对全球定位系统而言,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测量使用者和同步卫星之间的距离,通过获取使用者具体位置,将其转变为信号传输到定位设备中,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导航服务。针对移动位置导航服务来看,需要利用通信基站,对使用者和自身距离进行测量,获取使用者具体位置信息,并将其转变为信号,将信号传输到定位系统后,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导航服务。可以看出,两种位置信号处理方式虽然存在差异,但处理目标一致[3]。
(三)应用到图像信号处理中
       信息时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技术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图像信号。这也意味着应急通信系统做好图像信号处理工作尤为重要。当前,在图像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借助数字信号技术对信号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压缩和改变信号的目标。
(四)应用到雷达信号处理中
       现如今,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雷达信号处理中,并缺德了显著成绩[4]。常见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有两种,一种为功率谱顾及雷达技术;另一种为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这两种技术均为相位控制电子扫描列阵雷达。其发展需要依赖于列阵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为时空编码技术系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现阶段应用最广的雷达极化识别技术,在提高雷达信号处理效率和质量方面就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有效听声雷达一定范围的分辨率。20世纪末期,维高分辨雷达极化识别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广泛应用。美国专家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标暂态计划相应”概念,通过分解复杂目标描述应子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雷达信息处理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其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现实价值。
四、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未来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5G通信技术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信号与信息出溜技术也势必会向着模拟识别趋势不断发展。所谓模拟信号处理,就是对信号进行更深入分析。其相对于以往信号处理而言应用范围更广,在语音识别中,能够对不同人的声线进行处理。在图像处理中,能够对不同人脸部特征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平,需要专家和学者对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算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将其与信心和信号处理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在提高信号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为应急通信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急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灾难事件、突发事件等重大紧急事件中,做好应急通信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工作,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尤其新时期背景下,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信息、信号越来越多,并且信号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像、文字、视频等,这也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增加难度。通过结合语音通话信号处理、位置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技术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信号处理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应急通信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奎,赵景隆. 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0,22(23):31-32.
[2]高童迪. 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分析[J]. 智能城市,2020,6(17):163-164.
[3]袁野,杨硕. 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19,21(6):25.
[4]夏培涛. 应急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分析[J]. IT经理世界,2019,22(7):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