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伟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摘要: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巨大的种植面积影响着玉米产量和玉米的质量同时也关乎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它可以制作各种类的玉米食品,供人们来食用,也可以将玉米进行深度加工作为工业、畜牧业的原料。同时也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玉米的种植管理和病虫防害就显着至关重要。在玉米种植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种植人员要不断探究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要不断探究玉米种植所遭受的病虫害种类。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玉米种植管理的策略
1、提高整地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根茬整地难的现象影响着玉米的土地质量导致玉米种植难以顺利进行。因此为了让玉米产量更好更快速地提高,有效的种植玉米应该在玉米播种之前应该遵循四大原则:细碎、平整、保墒、高效。以此为基础作为玉米土地种植生产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还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产量。应该在较佳的条件下进行整地比较合适:可以在地面以下10-20cm深处土层的平均含水量15%-20%范围内,这个范围是最为适宜的。
2、选择适当的播种期
如果室外温度较低达不到玉米萌芽的温度要求的话,就会出现粉籽,降低出芽率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时间,延期播种。切记,我们在播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种植玉米的深度与数据,避免出现玉米苗度高度相差巨大的现象。针对不同的玉米品种要改变不同的种植结构,相对一些耐密型的玉米品种,在土地肥力较高的地带,我们可以将其种植成窄行距的形式,而对于一些普通易种植的玉米品种种植行距,就可以根据玉米生长适当加宽。
3、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施肥模式
玉米栽培结束以后,种植人员要时刻对玉米植株不同周期的生长状态进行密切观察。为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让玉米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必须选择科学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一般情况下,种植户为了让玉米更好的茁壮成长会给玉米施加氮磷钾肥,但需要种植户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肥料用量和配置比例,避免用肥量过大影响种子的生长率。
其次,种植户人员要满足玉米生长期所需的水分,可以采用以喷灌和滴灌的为主要方式对玉米进行灌溉。这样既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在利用率,也可以节约灌溉的成本。种植户要避免因为玉米局部水量过大且受量不均匀造成植株根系腐烂的现象。在用喷灌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的同时要用传统的模式代替新型储水车运行灌溉,可降低植株根系腐烂率。
4、优先选择优质品种
玉米选种是玉米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可以扩大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另外种植户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要优先选择正玉968同玉609等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种植户要向专业种植人员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对种子进行优劣筛选、农药浸泡、晾晒和保温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并且配备高效的种植设备,提升玉米产量。
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青枯病采用的防治技术
为了有效防止青枯病侵害玉米,种植户应该选择含有杀菌成分的种植剂对玉米种子进行集中处理。同时也要对玉米施加适量的营养肥,提高玉米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如果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个别玉米遭到青枯病的侵害,需要种植人员立刻将病害的部位进行清理,并集中采取焚烧的方式切断病毒来源,防止病虫害的迅速扩散传播。如果青枯病在玉米种植区大面积爆发,就需要种植人员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治理。在青枯病没有侵害玉米时,要在玉米收割完毕后选择翻耕土壤的方式来降低青枯病的危害,防止青枯病再度复发并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锈病采用的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的让玉米茁壮成长,锈病的防治也是不可缺少的:第一,种植户要做好田间护理工作将种植区域时刻保持整洁,并要定期清理种植区杂草的生长,必要时可以适当喷洒除草剂。避免影响到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第二,要将玉米感染的植株进行集中烧毁焚烧,控制其传染源避免其他玉米植株产生病毒影响生长。种植人员可以适当的喷洒化学药剂防止锈病。但是需要注意种植户要根据污染的范围以及传播速度和受感染的植株比例等,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喷洒频率。
3、粗缩病采用的防治措施
灰飞虱是粗缩病病源的发展源,所以抑制灰飞虱滋生和繁殖是防止粗缩病的关键措施。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粗缩病的潜伏期制定应对措施,一般来说粗缩病的潜伏期大概为一周左右,及时有效的控制粗缩病的繁殖可以减少玉米种植对种植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种植户在选种时要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并且要将播种期尽可能的提前。在玉米播种前期要将玉米种子进行批量处理并加入适当的呲虫啉,有效抑制病毒进一步的扩散。
4、黑穗病采用的防治措施
黑穗病在玉米病害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玉米病害。玉米植株在遭到黑穗病的侵害后,玉米穗儿出现黑粉症状,而玉米成熟率偏低并且玉米粒出现干瘪现象,这都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而黑穗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玉米雄蕊基因的突变,而基因突变的雄蕊恰恰就成为雌蕊的授粉源,在完成玉米选种后,种植户要将玉米种子集中处理,使用多菌灵或者还有其他杀菌成分的药剂对种子及时处理。让玉米种子时刻保持一个健康的生长状态。种植后种植园要满足玉米的温度需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在玉米植株的幼苗期间,种植户可以将玉米进行提前或者延后播种的方式,降低黑穗病对玉米产生的危害。
为了快速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选尽量优质的品种选择可以抗击病虫害能力的玉米品种,研究人员应该将玉米在土壤田间管理中,对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研究土壤培育技术,减少质量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另外玉米的种植方式、灌溉方式、施肥方式等都影响玉米生产。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推动我国玉米生产的高速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选尽量优质的品种选择可以抗击病虫害能力的玉米品种,研究人员应该将玉米在土壤田间管理中,对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研究土壤培育技术,减少质量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另外玉米的种植方式、灌溉方式、施肥方式等都影响玉米生产。因此研究人员要采取适宜的农业防治措施或化学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推动我国玉米生产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梅, 刘波. 玉米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 000(002):63.
[2]张东华.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 No.285(21):96-97.
[3]张莉. 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 2020, 038(0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