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的价值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刘文怀 冯正艳 李胜晗
[导读] 当前,我国反季节蔬菜种植的主要形式是设施蔬菜种植,为广
       刘文怀 冯正艳 李胜晗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气象局  558100
       摘要:当前,我国反季节蔬菜种植的主要形式是设施蔬菜种植,为广大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设施蔬菜种植对气象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需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基于此,本文在重点分析农业气象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价值的同时,给出了几点提升设施蔬菜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   设施蔬菜   价值   对策
引言
       俗话说:“种在地下,收在天上”。天气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种植模式和作物品种持续增多,晴雨冷暖更是与农业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才能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气象服务?这已经成为各级气象部门一项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近些年来,各地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优质高产大棚蔬菜种植,基本满足了社会大众冬季和春节期间吃上新鲜蔬菜的需求,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
1、农业气象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的价值及应用
1.1?合理选择设施蔬菜种植时间
       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在整个农业活动开展中农业气象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中,气温是重要的因素,直接对当年蔬菜的收获程度和农民自身利益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对蔬菜的健康生长产生威胁。因此,农民在及时施肥浇灌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当时的气象动态变化,并结合不同的气象信息对大棚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以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和季节,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过度出现种植失误,使得农民经济受损。
1.2对棚内温度和封闭大棚时间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在整个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侵染会对大棚内种植的蔬菜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蔬菜种植中较为常见,只要第一时间将其制止和消灭掉就不会对蔬菜的成长和发育产生影响。若没有及时处理,会降低蔬菜的整体质量,进而对消费者的进食体验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在从事该方面的种植工作中,做好蔬菜细菌和病菌的处理工作极为重要。过去,农民在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大都选用农药,虽然杀菌消毒较为显著,但却有一些弊端存在:①成本较高;②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极易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因科学技术水平的增强,,在消灭病菌的过程没有必要再采取喷药的方式,可以选择高温焖棚的方式,这种灭菌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将病菌彻底消除,同时还能节约成本,降低农民的经济成本投入。在焖棚时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每年的7月和8月是焖棚的最佳时期,此时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信息,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开展大棚密封。一般只需要对大棚进行密封30min即可,棚内的温度就能高达70℃以上,一旦超过该温度,就能有效控制和消除棚内的细菌和病毒。
1.3调节和控制棚内温度
       农民在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合理控制和调节棚内温度是确保优质高产蔬菜形成的关键所在。只有对棚内温度进行控制,才能有效提升蔬菜产量和品质。大部分的农民都很熟悉这个道理,而实际生产中,因昼夜温差较大。再加上过快昼夜温差变化,需要农民对当地气象服务信息及时进行关注,进而对棚内温度进行控制。若是白天大棚内温度过高,可以将大棚隔热膜敞开,以实现有效的降温,或者是在大棚内选择遮挡物,防止棚内的温度过高,对蔬菜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晚上外界环境温度较低,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变化对蔬菜的影响,此时可以对隔热膜进行加厚处理,或者将供暖灯放置在棚内,使棚内温度始终保持恒定。

如何根据外界情况变化进行调整,需要农民时刻关注气象部门的服务信息,并选择合适地点、时间来调整棚内温度,确保棚内蔬菜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1.4预测设施蔬菜生长状况和产量
       结合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可以对未来设施蔬菜生长情况、农作物产量等进行准确预测。若第一时间向政府等部门报告预测到的农业气象数据信息,有关部门通过安排农业专业气象服务人员,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信息,进而对地方蔬菜种植结构不断进行优化,通过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进而达到趋利避害,提升蔬菜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强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目的。
2、提升设施蔬菜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对策
2.1畅通渠道延伸农业气象服务
       各级气象部门可以依托“智慧气象”现代农业气象智能业务支撑平台,提供气象数据支撑,组建特色蔬菜现代化为农气象服务微信群,实现与种植户为农气象服务的“无缝对接”。“通过微信群,可以直接了解种植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为农专项服务,如农用天气预报、城镇精细化预报、预警、雨情、以及实时气象环境数据等气象服务产品,以满足农业气象的实际服务需求。加强与蔬菜种植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以直接获取种植户的满意度,不断自我更新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气象产品定量化、精细化、专业化和系列化。另外,成立蔬菜生产气象服务工作专组,根据蔬菜大棚种植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针对性提供气象服务。积极打造量身定制服务,推出设施农业服务周报、农业气象服务专报、蔬菜生产设施农用天气预报等多样化气象服务产品,特别是为预防寒潮、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及时向种植户提出生产建议及应对措施。
2.2多举措开展气象服务
       要求气象部门针对全市蔬菜生产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应对灾害天气,为蔬菜生产提供精准服务。做好值守班,加强对大风、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做好对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会商,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遇有重要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气象依据。帮助指导菜农科学应对灾害性天气,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每周一根据未来一周天气预测制作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周报,针对当前设施蔬菜生产提出建议与对策,并通过网络、传真等方式及时发布,指导菜农提前安排农技生产措施。
2.3加快农业气象服务推广
       结合我国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实际,不难发现针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推广程度还不够,实际推广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构建区域气象观测站。政府部门应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作物种类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专门成立起农业气象服务部门,以进一步扩大监测服务范围,结合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对气象服务进行调整,以确保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到精准度较高的气象服务信息,并结合气象数据对蔬菜种植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②构建完善的气象服务管理制度。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对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现代化气象监测设备可以有效监测气候变化情况,进而获取到准确的数据信息。首先,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以实时监测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因气象条件瞬息万变,在采集中一旦发现不合理的数据信息,需及时报备和处理。其次,构建专门的农业气象数据公布制度。监测部门在获取相关数据后,应向社会大众公众,确保农民可以获取到一手数据信息。
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是我国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更应该重视起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作。因此,应认识到农业气象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的价值,并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将气象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以帮助农民对设施蔬菜种植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杨文刚,李家定,陈鑫,等.武汉市设施蔬菜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8):339-340.
[2] 杨黎黎,董博,叶静.气象条件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56.



作者简介:刘文怀(1986.08),男,汉族,贵州省瓮安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