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贝贝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沈阳 110161
摘要:以人为本理念是指从个体出发,以强化个体潜能,带动个体积极性为管理方式,实现提高效率,促进个体发展目标的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优势显著。基于此,文章以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分析运用方向、运用现状与有效运用策略,切实落实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能。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
前言: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是关键资源,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可有效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将其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可取得理想成果,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国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方向
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涵盖组织架构设置、岗位配置、员工培训、员工绩效管理、员工激励、员工职业规划等多项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综合考虑员工能力、发展方向等因素,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强化资源效应,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水平,进而提高企业效益。在此基础上,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可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至以下人力资源管理核心部分,切实发挥其作用。
(1)组织设计,员工与岗位的匹配状况,直接影响岗位工作成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综合考虑员工的能力素养及岗位需求,将员工分配于合适的岗位中,形成高质量的组织架构,统筹协调各个岗位的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2)人才培养,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趋势下,国企岗位的需求随之变化,要求员工掌握新知识,学会新技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结合员工实际能力素养,分析其与新目标和新要求间的差距,提供针对性培训,使员工符合国企发展需求,建设一支持续进步型人才队伍。(3)人才激励,激励是带动员工积极性,鼓励其高效工作的关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尽最大限度开发员工潜能,加大员工对企业贡献,提高企业发展水平[1]。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运用策略
本文结合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遵循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方向,制定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运用策略,使国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创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优化国企岗位配置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组织设计方面的作用,建议国企优化岗位配置方式,注重员工能力素养与岗位的适配性,引进岗位胜任力模型,综合评估员工是否具备岗位胜任力,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开发,既可提高岗位工作成效,也可使员工获得成就感,实现员工的价值。
以某企业为例,在进行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岗位配置时,构建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包含以下四部分:(1)个性,应具备聪慧、敢为、独立、自律等性格;(2)专业知识,应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3)专业技能,应具备解决问题、识人用人、团队统筹、培训下属等技能;(4)核心能力,应具备人际理解力、创新力、组织力、培养人才及关系营造等能力。依托于该岗位胜任力模型,对每个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岗位的候选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计算候选人在四个部分的得分,构建胜任力雷达图,对比分析,选出能力素养最符合岗位胜任力的候选人,确保其妥善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主管岗位的各项工作,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
同时,国企应做好员工职业规划工作,在员工入职后,绘制每个员工的岗位胜任力雷达图,初步评估员工的能力素养,结合企业岗位分级状况,明确员工的晋升渠道,为员工实施职业规划,使员工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在岗位工作中始终保持冲劲,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2]。
(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建议国企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国企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入手,结合员工的岗位工作缺陷、岗位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培训内容,协助员工改进岗位工作不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以带动企业发展。以某国企为例,为使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如下培训管理工作:
(1)培训前的准备,在组织员工培训前,结合员工岗位工作成果,设计岗位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岗位工作问题、对个人发展的意向及个人能力素养培养需求等内容,科学制定培训计划。(2)创新培训形式,改变以往理念讲解式培训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仿真培训、沉浸式体验培训等,深化员工的培训体验,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员工素养。如利用VR设备,向员工展示安全事故发生时的状态,使员工体验安全事故发生时的恐惧感,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并利用VR设备模拟安全生产过程,使员工进行模拟操作,掌握安全生产要点。(3)开发利用培训成果,在培训后围绕培训内容开展测试,评估员工是否掌握培训知识与技能,对培训成果不合格的员工实施再培训,切实强化员工素养,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求,落实以人文本理念。
(三)制定完善激励机制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在人才激励方面的作用,建议国企制定完善激励机制,以带动员工积极性为导向,科学设置激励方式与标准,鼓励员工创造更高工作效益,发挥人力资源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某国企为例,制定如下激励机制,落实以人为本:
(1)薪酬激励。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职称津贴、绩效工资、企业年金及年终奖,根据员工对国企发展的贡献,提供不同额度的年终奖,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对于有特殊贡献的员工,提供股权激励。
(2)物质激励。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在薪酬激励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人文关怀,提供员工所需的物质奖励,提高员工对国企的满意度,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例如,为员工提供购物卡等奖励,在企业内设置食堂、茶水间,供员工休息,提供食物和水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认同感,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同时,国企高度重视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于家庭困难员工,开展定期慰问、精准扶贫等工程,协助家庭困难员工摆脱贫困,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员工归属感。
(3)精神激励。在为国企员工提供物质激励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重视员工的精神层面,通过精神激励,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例如,国企制定容错机制、表彰评优激励机制,划定容错界限,为国企领导干部提供发展空间,鼓励其敢于闯事业,推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对表现优秀的职工实施表彰,提供评先评优资格及优先职位晋升资格,强化正向激励。
结论:综上所述,国企可将以人为本理念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织设计、人才培养与人才激励三个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者应优化国企岗位配置,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与人才管理三项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收益。
参考文献:
[1]江恒.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6):77-78.
[2]蔡亚绒.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2020(35):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