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关键词:小康社会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重大意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头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一起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丰富
一是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建设,经济方面更加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文化更加繁荣(建设多种文化设施)、民主更加健全(比如提高法治保障,用法治保障民主);二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体现了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 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因我国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存在方面底子薄、欠账多,与沿海地区差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革命老区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也没有全国的小康。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是全面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落下,我国的小康人口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
个阶段性的目标,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三大举措,全面深化改革、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这三大举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措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的内容进行调整,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排在首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修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这一调整可以看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辛、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召。作为共产党员中的一员,必须相应党的号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和自己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压迫、奴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处在危难中。鸦片战争以后,许多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作出不懈努力,但由于没有正确的组织,没有正确的道路,最终以失败告知。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不允许任何人奴役中国人民、压迫中国,中国人民不会答应,如果谁这样做,要让他在十四亿中国人民铸成的钢铁长城中碰得头破血流。表达中国共产党捍卫人民利益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0年,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战,我国共有9889万人口如期脱贫,接近一亿,相当于一个国家人口,83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我国脱贫攻坚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堪称世界奇迹。我国对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的贡献率高达70%,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成功走出来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飞跃。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
中国方案
我国的脱贫经验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中国
和缅甸签署协议,我国毫无保留地在缅甸推广精准扶贫经验,致力于改变缅甸农村公共服务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等。让贫困百姓喝上饮用安全水、贫困学生住上宽敞明亮的教室,让百姓改变种植方式,种植水稻,发展庭院经济等。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符合我国国情。作为国人,为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感到自豪。在政治上,人民更加信赖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从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赶超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2020年,连续连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跨越了中等收入国家得陷阱,正在向高收入国家的目标迈进。在社会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社会发展问题和重大风险面前,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国创新了全球治理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之,我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与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彭建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河北日报2021年
②曹阳葵《全面小康铸就伟大光荣》 河北日报 2021年
③张占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法制与社会经济参考报 2021年
④刘玲玲 《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人民日报 2021年
⑤ 顾一琼《想方设法让居民生活更舒服一点方便一点》 文汇报 2021
黄辉,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