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诸如智能电表等最新电力设备的部署已逐渐应用于数百万个家庭,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多电力信息反馈。因此,提升智能电能表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
引言
由于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电能表等一批最新的电力设备逐渐应用到千家万户中,使得为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信息的反馈更加方便快捷。智能电能表凭借着能够有效地节约经济成本、劳动力成本、低能耗的优势,使得电力用户的用电管理效率和精准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有时由于材料因素、烧表因素、环境因素、电池因素等问题的影响,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出现误差的问题,为了使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更加高效、准确,需要及时解决影响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存在的问题。
1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智能电能表涉及较多功能模块,在使用时容易受到附近环境的影响,如空气质量、湿度、磁场变化等。2)烧表因素。智能电能表发生烧表,有可能是因为电路板短路、电流过大等因素造成的。3)材料因素。智能电能表的材料质量如果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在电流经过电能表时,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形成一个高电压,进而导致计量不准确。此外,安装温度如果在6℃以下,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没有电荷,这时如果电压不断降低,电能表的表电压会受到影响,导致计量芯片发生问题。
2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探讨
2.1强化检测且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智能电能表投入运用前,具体使用中均应检测与修护其计量准确性,确保数据可对用户实际用电情况予以体现。一般而言,智能电能表应规定时间加以维护,若具有检定误差超标情况,便需立刻维修抑或更换。在其具有故障而要拆卸时,维护人员应严格依据流程实施,避免影响其计量准确性。在用户抑或供电企业认为其计量不够准确时,应指定专人经由专业工具对其实施现场检验,确保检验过程公开、透明。
2.2对接线电路进行精心设计与优化
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模块相对较多,其中包括数据采集、通信、电量计算等,其集成在电路板上,而电路板较小,需要对接线电路进行精心设计与优化,进而保证线路电熔可以满足停电时的电池供电需求。在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安装后,需要实施停电后通电计量检测,在停电通电后保证电能表的计量是准确的。在35kV以下的线路中,智能电能表纯供电线路,根据三相三线进行接电;在变电站中性点中,根据三相四线进行接电,并且需要在高压点上对失压仪进行配置,以防电能表出现故障以后仍然可以供电,在35kV以上的线路中,需要在高压端对熔断器进行配置,进而对电能表起到保护作用。为了防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对隔离装置进行设置,进而有效延长电能表的使用寿命,提升计量准确性。
2.3加强质量监管和计量检定
一是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我国是电能表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生产的电能表质量参差不齐,为提高电能表的使用性能,提高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引导生产厂家加强质量管理和重视出厂检验,确保不合格的计量装置流向市场。二是因电能表在运输或存储等方面管理不善导致计量性能改变,安装使用前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确保计量准确可靠。这就要求计量检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提高电能表检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是提高电能表计量检定水平的根本保证。
2.4强调质量控制和安装环境
目前使用的智能电表的技术标准是电网公司根据国家标准统一制定的,安装使用前必须经过国家授权检验机构的认证。以前使用的较旧的机械表会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而磨损,从而导致更大的误差,对于一些小电流老式电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但高度灵敏的智能电表将对其进行精确测量。为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智能电表测量不准确,应注意质量控制和安装环境,请勿擅自安装和移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已有近20年的历史,技术非常成熟,不会显着增加用电成本,功能强大准确,不仅可以实现电量的准确计量,还可以防止电窃取。在电能表安装时,应综合考虑影响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环境因数及安装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熟练程度,保证现场状态能够体现磁场度低、干燥、背强光的条件,进而降低环境对电能表精准计量过程的干扰,并且保证电能表接线正确牢固。
2.5采用低负荷电能表进行计量
在借助电能表对用户用电情况实行计量过程中,需要对负荷范围较小的电能表进行优先选用,这不仅能够将计量误差控制在最小化,而且还可将损耗掉的电量及其电能表运行中所收的谐波做出完全统计,从而对用户总体的电力损耗量做出合计,除此之外,借助对电能表计量负荷功率的参考能够了解到,在负荷功率处于0以上或以下时,就可确定此时计量表处于功能丧失状态;在负荷功率正好为0时,就可切实保证计量数据的精准性。
2.6重视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使用的智能电表,其技术标准统一由电网公司根据国家标准制定,都是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授权的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才能安装使用。以前住户使用的老式机械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有一定的磨损,导致误差越来越大。使用一些很小功率的电器,如电源插头不拔、电视待机、手机充电、空调、路由器通电等,可能旧电表不会走,但灵敏度高的智能电表就会对这些进行准确计量。据测算,小小的机顶盒,待机一天耗电量就高达0.4kW·h,电视机待机一天耗电0.2kW·h,若使用额定功率为3000W的中央空调,在不制冷、不拔插座的情况下,待机一天的耗电量可达1.44kW·h,相当于1个月就要多缴20多元电费。因此,为了避免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智能电能表计量的不准确,应当注重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切勿进行智能电能表的私自安装和移动。智能化已成为当今趋势。智能电表已经有近20年历史,技术非常成熟,并不会造成大幅度的电费增长,而且其功能强大、准确度高、防窃电能力强。
2.7注重检测工作并及时解决相应问题
在智能电能表使用前和使用中,应循环检测与维护电能表的计量,保证计量可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真实、精准的反映。应定期维护智能电能表,如果发生检定误差超标情况,需要及时换新、维修电能表,对故障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保证电能表满足使用标准后,才可以重新使用。如果智能电能表由于故障需要进行拆卸,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根据相关工序操作,以防因为维护和移动等行为,对计量准确性造成影响。用户、电力企业如果对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时,应由专业人员带着检测工具,到现场实施现场检测,公开检测方法、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在保证智能电能表计量正常后,根据相关工序重新进行安装和稳固,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结语
电能表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计量中存在误差,必然会对计量工作的稳定开展造成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大重视,能够采取相对有效的办法,确保在增强电能计量稳定性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也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华.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4):136-137.
[2]林春郁.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51+153.
[3]杨德超,杨旭,李钊,赵皖豫.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智能电网,2015,3(02):157-163.
[4]王磊.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探究[J].科技资讯,2015,13(12):243.
[5]李辉,王宇,陈禄尧,等.井径仪电机驱动电路优化设计[J].电子测试,2018(Z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