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宝荣
徐州市睢宁生态环境局,江苏 徐州 221200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整体经济改革的进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了对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视。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重点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结合市环境污染情况,完善提高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方案,实现对资源地充分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市环境;空气质量;制约因素;路径探析??
现如今,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地背景下,环境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及时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还会阻碍我国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基于此,需要对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方案的完善提供条件。
一、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提高环境较好城市空气质量的制约因素
在对此类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环保绩效审核标准不完善是主要问题之一,这会导致城市的自主研发水平偏低。由于此类城市的大多地理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非常多。因此,多数企业在发展中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获利快和风险小的制造业,这会导致城市在发展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长时间下去是非常难以满足产业结构绿色化发展要求的。再加上,大部分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1]。
当前,国家对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治理标准都是统一的。再加上,此类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好, 所以地方政府官员们治理空气的压力也比较小。因此,他们将工作的中心放到了GDP的增长上,只要保证环境空气的实际质量不超过所规范的标准和范围,就不会采取措施提高当前的环境空气质量,这会严重影响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提升。
(二)灰霾污染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城市都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一些灰霾比较严重的城市的空气质量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对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时,主要是因为当地官员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GDP为主。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过于追求经济收益,忽略了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性。由于官员的晋升机制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式, 更是此类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主制约因素,所以此类城市在发展中,依旧以GDP增值为中主要的考核指标。再加上,这些城市的政府人员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他们设定了比较宽松的减排制度,增加了污染物的高排放量。此外,污染治理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如果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市环境空气质量并不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措施
(一)创新发展思路和观念,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虽然在新时代下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其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当前的环境空气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此背景下,相关的政府和各级各部门需要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思路,树立全面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观念落实到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中去,加强对污染源地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增强环保责任,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环境空气污染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治理污染的方案。此外,还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而更好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
如,可以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新建项目“三同时”进行严格的审批,创新发展和管理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监管机制,推行排污许可以及强制清洁的生产的制度,减少污染源对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大二次扬尘污染地控制,主要做好道路的保洁工作,对二次扬尘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治理方案。
例如,可以在城区入境处的,设立车辆集中清洗点,主要是防止煤堆污染,一定要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其他的烟尘和恶臭污染源。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建立监督管理,树立绿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城中村集中改造,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有效性。?
(二)优化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最近几年来,污染和重污染的天气越来越多,这会对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影响,更会影响市环境空气质量。再加上,部分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合理,导致工业企业在发展中的排放污染物会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出现热岛效应,进而导致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比较严重地影响。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还需要不断优化当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结合城市常年的气象气候情况,或者是地理地形特点等内容,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保证布局的有效性,主要是为了消除污染物聚集对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由于在一些中小城市中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增加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这就要求中小城市在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要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对产业结构进行 调整,一定要严格落实我国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绿色高新技术产业在其中的有效发展。
(三)协调各城市的利益关系
在对严重污染型的城市进行治理时,不仅需要减少其外部污染,还要在根本出发,制定完善的市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方案,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其中的利益关系。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的转移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节能减排方案的科学性[3]。
此外,还需要完善区域环保绩效考核机制,创新考核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其中,进一步提高环保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空气污染情况,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 主要是让考核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减排效果。
(四)构建创新性的绿色化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要想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的有效性,需要结合不同城市的空气环境情况,完善相关的优化方案。(1)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提升时,需要完善创新驱动机制, 主要是为了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水平,加强城市之间技术和思维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产业向着绿色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需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强化此结构的清洁化和现代化,对水泥等高污染和高消耗行业进行改造,进而实现对产业地升级,构建创新性和完善性的绿色化发展机制[4]。(2)在对灰霾污染严重的城市进行空气环境治理时,要想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需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程度。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实现对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地合理控制,然后使用清洁能源去替代污染高的能源,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最后,还要结合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建立完善的治理市场化机制,降低单位的治污成本,并且还需要对治污企业进行综合性分析,加强资格审查力度,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着绿色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在发展的同时,提高污染治理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为这类城市多提供一些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结束语
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需要在不同角度出发,实现对城市不同区域地合理优化,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方案,在企业的发展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在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No.151(9):52-53.
[2]陈璋琪.泉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对策[J].地球环境学报,2019,10(2):101-109.
[3]周文博.环境空气质量气象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v.27;No.691(29):109-109.
[4]王倩.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改进分析[J].环球市场,2019,(17):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