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也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结合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综合情况来看,框架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的频率可以说是相当高的,并且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能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短工期、高质量的要求。但是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大,想要实现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原有框架结构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实施技术创新,以便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文中将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创新内容作出一些改进,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与纯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经济性优势,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建设。通过合理有效运用框剪结构施工技术,能够使框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达到预期效果,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1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的具体含义
目前工程设计中所指的建筑剪力墙实际上是框架建筑剪力墙的整体结构,而框架建筑剪力墙的整体结构实际上是普通建筑框架结构和建筑剪力墙整体结构的有机结合。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基于综合和智能统筹的技术优势,新型钢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柔性、超强的抗应力和抗剪损失能力。多层框架组合剪力墙主体结构由多层框架组合建筑材料结构组成,多层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是该建筑的主体结构。由于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水平控制力,可以为施工提供一些更便利的条件。
2框架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1钢筋结构施工优化
框架结构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包含三个阶段:材料准备阶段、焊接施工阶段和下料施工阶段。在材料准备阶段时,必须要准备好强度足够的钢筋材料,并且对存取设定严格的规定,防止钢筋被盗,造成材料损失。在购买钢筋的时候,要仔细地对钢筋进行检查,确保钢筋在质量和数量上达到工程要求。进行焊接施工时,应根据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对整个钢筋框架结构进行严格地检查,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
2.2剪力墙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分为两个部分,即剪力墙钢筋施工部分、框架结构钢筋施工部分。其中,在剪力墙钢筋施工部分,应以双面双向的方式,布设墙体的主筋,然后采用直径为6cm,间距为600cm的拉筋,以梅花形设置在主筋之间作为结构筋,稳定主筋结构,实现整体钢筋框架的塑造。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水平的分布筋,应予以搭接处理,且接头位置之间必须错开500mm以上的距离,以免出现受力薄弱点,增强钢筋框架的力学性能。此外,还要注意,如果需要预留洞口,那么当洞边缘尺寸在200~800mm时,需设置附加筋,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剪力墙钢筋施工环节,需要使用大量钢筋,且钢筋分布密实,需要施工者格外注意钢筋之间间距的安排,并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尺寸符合钢筋图集的规定,提高剪力墙结构的建设质量。
2.3墙肢设置
墙肢的主要作用是分散剪力墙的压力,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设置墙肢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建筑的构造,对建筑进行系统的受力分析。剪力墙本身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因此在选择剪力墙整体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延伸性的直接影响,而剪力墙整体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剪力墙的脆性和延伸性,这就需要根据整个剪力墙的具体延伸长度进行结构设计。对于前置条件长度相对较长的大型剪力墙,应采用墙分层或多间距的方法实施。剪力墙表面应进行多截面无缝切割处理,有效避免对剪力墙延性的破坏。
对于相对较短的大型剪力墙,应采用这种加固方法进行配合,充分发挥其作为支撑柱的作用。当剪力墙的前置条件长度大于8m时,可以考虑配筋来设置墙体施工的漏洞。通过在实验室搭建模型,并根据模型底部必要的传感器,传感器主要采集剪力墙各部分的承压值。最后,通过比较不同墙体肢数下剪力墙承载力的变化,确定墙体肢数。确定墙体肢数后,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抗震需求确定墙体肢的截面积,使剪力墙在地震来临时能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
2.4连梁的设计与优化
连梁主要承担连接墙肢的作用,墙肢会在强大的水平负荷作用下发生弯折现象,进而影响连梁的平直度,破坏墙肢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改善墙肢的受力情况能有效规避墙肢的弯折,因此,连梁设计的合理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能。连梁并不是所有剪力墙中的必要结构,但对设有连梁的剪力墙来说,若设计合理性不足,则势必会对连梁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截面与设计不符的情况。所以,在设计连梁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①折减连梁刚度[6],连梁跨高较低,与其相连的墙肢刚度较大,在产生水平应力时会使连梁承受较大内力作用,进而引发连梁裂缝或破损,所以在设计时应科学折减连梁的刚度,若设防裂度较小,可适当减少折减量,若设防裂度较大可适当增加折减,但应控制折减系数在0.5以上;②增加洞口宽度,在降低连梁高度的同时增加洞口宽度,能显著减少连梁刚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③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剪力墙厚度。
2.5变形缝施工技术优化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开裂或损坏,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变形缝是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预留的构造裂缝。因此,在探索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时,必须重视变形缝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防止因变形缝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坏或留下安全隐患。比如,施工前,要保证变形缝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作为验收工序之一,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需要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避免在施工时出现误差。
2.6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应用环节,起着塑造结构件形状的作用。通常来说,混凝土施工包括两项内容,即浇筑施工、养护施工。其中,在浇筑施工中,应采用混凝土泵、配管,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中浇筑,应当注意,对于墙体、柱等有一定高度的构件,要以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施工,且应在新、旧浇筑层之间浇筑一层3~5cm厚的无石子水泥砂浆,促进新旧两层混凝土充分融合,增强浇筑施工效果。此外,在浇筑过程中,不仅要分层浇筑,还要分层振捣,一般来说,每层厚度应保持在45cm左右,浇筑完一层后,马上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但考虑到剪力墙、框架梁与柱构件中均含有钢筋结构,因此必须注意将振捣棒避开钢筋结构,以免对结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此外,待一层浇筑完毕后,需赶在此层混凝土初凝之前继续进行浇筑,防止两者融合困难。
结语
总的来说,剪力墙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中一种关键的结构设计形式。它不仅因具有抗侧移、刚度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其建筑功能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因此,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这些高层建筑的抗震抗侧力和刚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这些高层建筑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震抗腐蚀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其整体综合应用质量。恰当地应用它们,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菁菁.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No.568(09):69-69.
[2]熊晨玲.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95-95.
[3]李海巍,张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J].砖瓦,2021(02):74-75.
[4]舒如意.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6):76.
[5]刘东.浅析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0(2):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