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在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刘欣荣
[导读] 为正确在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中使用储能系统,本文将展开相
       刘欣荣
       北京禹众久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为正确在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中使用储能系统,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火电厂联合调频问题与储能系统应用意义,后介绍储能系统调频应用方式,最终结合案例验证系统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储能系统应用效果突出,可使联合调频性能大幅增长。
       【关键词】储能系统;火力发电厂;联合调频

0.引言
       火电厂联合调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力系统频率、联络线功率,以保障电网随机特性平衡,故联合调频在当前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联合调频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联合调频的价值,因此业界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希望得到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使联合调频作用能充分发挥的方法。在这一背景下,储能系统的出现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当储能系统与联合调频相结合,联合调频内的相关问题迎刃而解,作用自然充分发挥,故为了推广该方法,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1.火电厂联合调频问题与储能系统应用意义
1.1联合调频问题
       目前,多数火电厂的联合调频方式为AGC自动发电控制,该方式也被称为二次调频,是目前并网发电厂中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AGC自动发电控制的主要作用为:通过各类调频资源,采用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对发电的速率进行实时控制与调整,使得发电处理发生改变,同时还能实现电力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监督,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联络线功率得到有效控制。但AGC自动发电控制的调频电源多为火电机组,故受火电机组响应时间缓慢、机组功率爬坡速度慢等因素影响,联合调频的调频指令执行情况监督结果不准确,常存在延时、偏差现象,不利于调频长期结果。同时火电机组的功率变化十分频繁,因此机组设备损耗量大,容易出现故障影响。针对这些现象,说明AGC自动发电控制的调频电源需要更换,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水电机组电源,结果显示水电机组电源响应速度快,并无太多问题,但该机组十分容易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多数情况下能提供的调频容量有限,不满足现实需求,故水电机组的实用性差,调频电源还要继续更换[1]。
1.2储能系统应用意义
       针对火电厂联合调频问题,储能系统最突出的应用意义就在于该系统能解决问题,有效支撑调频,即我国当前化学储能技术已经接近成熟,在该项系统的支撑下各种储能系统应运而出,且不断的进行系统集成,现已有许多实践成果,故部分储能系统走入火电厂,成为了主要的调频电源。火电厂中常见的储能系统电源有锂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作用下进行联合调频,可以在电网侧进行独立调频,这能提高可再生资源的消纳率,还有利于风电出力,消除弃光弃风现象,故系统稳定性得到保障。储能系统相较于传统调频电源,具有响应速度快、短时功率吞吐能力强、灵活度高、误差值小等优势,实际应用中能在1s以内完成功率爬坡,且精准度高,同时经过测试,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可持续时间在15min以上,这些优点使得储能系统能够取代传统调频电源,且与水电机组相比,储能系统并不存在限制条件,作用能充分发挥,这也使得储能系统的调频效率优于水电机组,故为了满足当前火电厂联合调频的需求,储能系统是不二之选,其意义重大。



2.火电厂联合调频的储能系统应用方式
2.1基本技术条件
       以锂电池储能系统为例,该系统在当前已经可以规模化使用,但这必须建立在技术条件良好的基础上,若技术条件存在问题,则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等都会受到影响,性能也可能下滑,因此在应用中有必要了解储能通航的基本技术条件:第一储能系统的锂电池设备必须经过检验,确保电池防爆、防火、抗震性能达标;第二储能系统能量效率要尽可能的高,充放电时间比例应当保持在1:1区间内;第三系统锂电池设备循环使用寿命应当满足往复放电需求;第四结合实际要求设计锂电池组;第五电池电芯安全性要尽可能的高,尤其是耐受能力[2]。
2.2基本原理
       系统应用中,因为锂电池具有充放电速度快的特征,所以应用在火电厂中能够与AGC自动发电控制结合进行联合他调频,可使调频效率速度提升,其原因在于:锂电池能在电力系统频率增高的情况下接收电网电能,实现充电,而当系统频率低时,电池系统则向电网放电,在这个特征下电网频率高会产生额外电能,而额外电能被锂电池吸收,故电网频率会逐渐下降,不会出现过高现象,反之电网频率低,说明电网需要电能支撑,这时电池放电弥补了电能空缺,促使电网频率增高,直至合理值,故实现调频作用。
2.3应用方式
       可采用交直流逆变装置,如高频功率半导体双向PWM逆变回路,与电网侧滤波器、机电保护装置集成,其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要尽可能的高,随后使用数字控制回路作为二次部分。在这一基础上,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储能系统设计,具体设计成果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但当前比较普及的设计形式为:第一以3MW锂电池储能单元为一组,每组均配置一套MVA PCS;第二所有储能单元模块之间均需要采用并联方式组合,直到满足装机规模;第三每3MW为一个单元,同时配置功率逆变器,逆变器可以通过数字控制单元对输出电压、相位进行控制;第五功率逆变器要与数字控制单元保持正确的对应关系;第六设计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单元,以确保系统能够对电源的功率进行条件;第七必须设置电压、谐波、直流分量、平衡参数控制功能,否则系统调频无法满足电网要求;第八配置事故监测仪电仪表、保护装置,诸如电流、电压、过负荷及接地等。
       另外,在以上设计基础上考虑到储能系统的实用性,实际应用中火电厂应当依照标准要求进行单元容量设计,即每个电池单元的容量不得低于3MW,具体容量取决于并联方式,两者之间必须匹配。而储能电池单元、交直流双向逆变器必须与厂高变接入系统连接。储能兄的照明、冷却和控制电源必须是电厂本身电源,电源电压通常不得低于380V。储能系统内应当配置UPS作为安全电源,可避免低压失电时风险问题发生。
       
3.应用效果验证
       某火电厂引入了储能系统,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了布局,尽可能保障系统布局紧凑。该厂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单元、逆变装置、配套系统组成,内部包含3个3 MW单元,故属于9 MW储能系统。从系统排布来看,系统现实设施包括电池集装箱、逆变装置、控制仓,总体占地面积为623m2,占地面积较小,因此能灵活使用,加之配置冷却、视频监控、自动灭火、防雷系、接地等辅助系统,可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在这一基础上,该厂将储能系统介入火电机组,针对储能联合调频系统的出力控制作用,以出力控制响应时间、速度及动作精度为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储能系统基础上AGC自动发电控制一旦发出指令,电厂的火电机组效应时间为0.14,此前普遍为0.61,故储能系统使得联合调频响应速度增快。同时,机制功率条件速度由以往的0.71上升到1.80、动作精度从0.69上升到了0.90,因此三个指标均说明储能系统有利于火电厂调频运作,应用价值突出。

4.结语
       综上,火电厂联合调频十分重要,但以往联合调频方式传统,存在一些缺陷,调频效果、性能差强人意,面对这些问题,储能系统可以提供解决方法,将该系统与联合调频相互结合,能有效提高联合调频的性能,并解决相关问题。故储能系统联合调频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巴黎明,冯沛,赵璐璐,等.电储能与燃煤发电机组联合调频响应[J].分布式能源,2016(02):46-51.
[2]高星鹏.火力发电厂储能调频系统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1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