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亮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计量中心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必需品”,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会造成直接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现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农村的用电量也不断增加,这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确保供电系统的合理运行。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农村低电压采集;治理研究
引言
农村一些地方由于用户端电压过低,直接影响到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影响居民生活。低电压治理是供电部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治理低电压,首先要监测低电压,掌握低电压的地段、时段等特性,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目前,低电压情况的掌握主要来自3个方面:电压监测仪、人工现场测量、用户投诉。电压监测仪能够对监测点进行连续精确的监测,但选点困难,难以全面覆盖;现场测量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对不同季节、时段负荷变化进行持续的监测;用户投诉被动、滞后。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应用
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主要将智能电能作为信息采集的依据,通过网络手段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换。针对农村低电压用户的用电采集工作也有了新的信息采集方式,不再是原有的人工抄表方式,克服了人工抄表过程中抄表周期过长的不足,减少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影响。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可以时时刻刻监控配电网的运行指标,了解配电网的供电状况,针对配电网之中的电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农户的用电安全。智能电能表可以计算出用户的用电量,并且针对用电量进行信息处理,将处理完成之后的信息传递到远程控制设备中,最终完成抄表工作。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数字化的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传输的及时性,提高了信息采集人员的工作效率。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
2.1治理低压的有效措施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用电采集系统的实用性、智能性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在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可以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一方面使困扰农村低压治理工作的电压监测难现象得到解决,并且在对采集系统进行合理应用过过程中,能够采集到大量用户的电压数据,数据真实可靠。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的合理应用,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分析出,在农村容易发生低电压的台区,确定了台区后,通过合理的手段,对低压台区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同时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改造升级操作,实现对用户低压的科学治理,避免用户的用电设备因为电压过低,造成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用电采集系统的合理应用,改变了过去农村电压监测滞后严重这一不良情况,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农村低压现象造成的不良情况不断恶化,从而使农村地区的供电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人们对电的需求。
2.2采集原理
电力用户整体分为专、公变和低压客户两类。专、公变的采集原则为:对全部专、公变总路(专用变压器结算计量点或公用变压器考核计量点)安装的采集终端或电能表开展电压、电流、功率3类数据采集。考虑到农村地区低压用户电能质量的要求相对单一,为减轻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压力,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类数据采集成功率,对农村地区的低压客户结合实际选择部分“典型户”开展客户端电压数据采集。同时,为确保采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结合终端类型和通信条件,合理设置电压、电流、功率数据采集频度和时点。具体采集原理为:(1)对于本地通信组网采用载波方式的,以台区为单位,选择10个以内的典型户(数量根据台区规模、拓扑结构和系统前置负载情况确定),每周实现1天在负荷高峰时段,以1h为间隔,实现低压典型户电压数据的采集。(2)对于本地通信组网采用载波方式的,按照表箱选取典型户,在集中器中设置为重点用户,每日实现对典型户不超过12个点电压数据的采集。
对于现场终端设备不满足重点用户设置技术条件的,每周实现1天在负荷高峰时段,通过采集系统主站对典型户的电能表进行电压瞬时值透抄,实现低压客户电压数据采集。(3)对于本地通信组网采用RS-485方式的,按照表箱抽取典型户,在集中器中设置为重点用户,每日实现对台区典型户24个点电压数据的采集。对于采集失败的数据点,按照“就近替代”原则用同一表箱其它客户电压数据进行替代。
2.3低压采集策略分析
具体采集过程中,一旦采集到台区总路的电压偏低,则认为整个台区的电压都偏低,因此为了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应当通过合理的手段对电压进行适当补偿,确保电压达到用户需求。针对低压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依据现场使用的智能电表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采集信息覆盖的具体情况,与公变电压数据相结合,依据“优先选择公变低压侧总路电压偏低台区、台区线路末端客户、用电高峰时段”原则,完成对相应用户具体电压情况的采集操作。同时,采集公变台区总路电压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对低压用户数据采集进行适当优化与分析。若公变总路电压较低,则不需要对低压用户数据进行冲洗采集,相反,则需要选择典型用户,将其作为电压采集对象。电压采集时间应当定在当地用电高峰期,同时为了确保采集的工作的顺利进行,每日有效采集数据不得为零。如果现场的信条和设备条件都较好,采集工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频率,从而使电压采集的准确度和实时性都能够得到进步提升,为确保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4科学地进行电压补偿
部分地区无法通过对设备改进以及电网优化而提高农民的用电质量,这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假如有一些地区经常会出现低电压的状况,就需要在当地建造无功优化系统。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之中,应当了解到电压变动的幅度,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无功补偿。同时也需要了解电压下降的幅度以及台区负荷的情况,保障无功补偿电容投切操作的频率,减少由于电压状况而引起的设备故障。
2.5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供电管理
工作人员定期采集农户的用电信息,并且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引起低压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保障农村的供电稳定性。假如有些用户经常会出现电压的问题,就需要实地考察,了解用户每天的用电状况,运用科学的方式寻找到出现低电压的原因,对供电设备定期进行检查,防止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供电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的经济支出,保护国家电网资源。
结语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优化集中器采集策略,扩充上行通信协议,制定科学的分析策略,与其他系统共享数据等方式,实现了对居民用户低电压全面、连续的自动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免维护,无需考虑低压配电网拓补结构,为低电压监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为下一步低电压治理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还可用于计量故障监测与窃电监测,丰富了监测手段,摆脱了以前单靠台区线损分析的模式,定位更精准,效率更高。方案遵循国网技术标准,集中器主要生产厂家都完成了软件开发,其他网省公司只需在采集主站做简单的扩充,并对其现场运行的集中器进行远程升级,即可应用,方便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焦玉振.解决电网低电压的基本技术手段[J].农村电工,2012,20(4):31.
[2]张靖.电压监测仪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硅谷,2012,11(1):150.
[3]柳艳,彭凯.电压监测仪在电网中的应用及其周期检测[J].科技信息,2008,25(35):414,785.
[4]华隽.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农村低电压采集和治理[J].电力与能源,2016,37(5):567-570.
[5]赵莎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4(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