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涛
昌吉回族自治州产品质量检验所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做好防水材料质量检测对把关防水工程质量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检测建筑防水材料过程中,正确的试验条件及科学的操作方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工作中要明确影响试验数据的各种因素,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关键性指标;质量检测
近年来,从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情况调查结果看,建筑防水质量问题较多,除了防水施工工艺不当外,防水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成为首要原因,加强建筑防水材料的质量检测成为把好建筑防水质量关的关键。目前,建筑工程应用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刚性防水材料等,其中,防水卷材的应用最多,质量问题也最为突出。,结合从事检测工作的实践,对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质量检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1试验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方法
1.1可溶物含量
1.1.1 试样制备
依据试验标准 GB/T328.26-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 部 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浸涂材料 含 量)》的 要 求,可溶物含量试件尺寸为(100±1)mm×(100±1)mm的试件3块用干燥好的滤纸包裹,用线扎好后称重,再将称量好的试件放入萃取器中,进行加热萃取。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可溶物含量试验中有些500ml的索氏萃取器试样放置位置较窄,无法容纳(100±1)mm×(100±1)mm 的试样,可选用(125±1)mm×(80±1)mm 试件代替。同一试件切成(100±1)mm×(100±1)mm、(125±1)mm×(80±1)mm和(10±1)mm×(10±1)mm等体积小块3组试样萃取所得结果。所得数据差距未超出合理范围,并且在2012年河北省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全省试验室防水卷材可溶物比对试验中,选用(125±1)mm×(80±1)mm的试样做出的试验结果符合要求。说明试件形状与试验结果无必然联系,在试验中可根据索氏萃取器的需要适当调整试样尺寸。但无论选取何种尺寸,都应用滤纸包好,每个试样最好选用2块滤纸进行包裹,因为使用1块滤纸在试验中极易破裂使不溶物质泄露,所测数据不准确,必须重新进行试验;3块滤纸包覆太厚可溶物不易溶出,延长试验时间,浪费资源。试样在包覆前可用裁刀将表面隔离材料划破,便于内部的可溶物质渗出,缩短试验时间。
1.1.2 萃取过程
溶剂三氯乙烯依标准要求应加入烧瓶容量的1/2~2/3,进行加热萃取。试验中如果溶剂加入过量会发生倒流,掺杂着溶解物质的溶剂会从烧瓶直接流入试样所在萃取器中,使回流溶剂一直浑浊,无法判定可溶物是否完全溶出。萃取试验结束依据标准要求,试样应萃取至回流的溶剂第1次变成浅色为止,此说法不太精确,未对浅色有所界定,为保证试样中的可溶物质完全溶解,萃取过程一般持续到回流溶剂变为基本无色为止。试验结果取3个试件的平均值。
1.2 拉力及延伸率
拉力及延伸率依据标准GB/T32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标准要求拉伸试验机有足够的量程(至少2000N)和夹具移动速度((100±10)mm/min),并且夹具能随着试件拉力的增加而保持或增加夹具的加持力,对于厚度不超过3mm 的产品 能 夹住试件使其在滑移不超过1mm,更厚的产品不超过2mm。
这种夹持方法不应在夹具内外产生过早的破坏。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目前使用的试验机无法达到标准要求,3mm 以下卷材还可以做到,但4mm以上的试样普遍存在滑移、滑脱现象。试验中我们使用在夹具夹持位置加垫层、去除夹持位置涂盖层等方法,也只能使滑脱有所改善却不能杜绝,冷却夹具是杜绝滑脱的最有效方法,但冷冻的夹具有效夹持时间较短,一组中做2~3个试样就要重新对夹具进行冷冻,耗时较长,对于试验量较大的试验室不适用。鉴于各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亟待能有满足试验要求的、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来满足标准要求。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简称SBS防水卷材)的延伸率,标准要求为拉力达到最大峰时的延伸率,不是断裂延伸率。拉力达到最大峰时试样并不断裂,拉力机显示的试验数据变为拉力值停留在峰值静止,延伸率值并不停止,记录直至试件断裂。最后的试验数据读数为断裂延伸率,而不是最大峰时延伸率。拉力达到最大峰时的延伸率,出现时间很短,目测很难准确读取,试验中应全程录像,在录像中找出拉力达到最大峰时的延伸率。
2大力规范市场
一种新型材料的推广离不开一个规范的市场,而目前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市场从原材料、生产、检测到施工都存在着种种弊端,急待解决。
(1)原材料不稳定,缺乏制约。如10号沥青软化点应保证在95~105℃之间,但部分炼油厂不在生产上把关,却一味迎合少数卷材厂的胃口,任由质次价廉的产品流入市场。胎基和PE膜也缺乏必要的标准进行约束。目前胎基种类近10种,多数没有检测标准,各企业只能根据经验选用。 生产改性沥青卷材的PE膜 ,应作为一个专用品种加以规范 ,尤其是拉力和厚度。另外, APP及再生橡胶也应当加以规范,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
(2)生产厂家良莠不齐。除了十余家较大企业外,众多小厂依靠降低自动化程度及加工精度 ,不断缩短生产线长度 ,甚至不考虑安全、环保等因素,用明火加热,生产工艺恶劣。据《建筑防水材料动态》(1999年第1期)介绍,在北京市防水材料准用证1998年复审工作中 ,因规定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企业必须有导热油炉才能办证或复审,迫使其中 15家企业添置了导热油炉加热系统 ,竟占了24家认证企业的62.5%。而目前实际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厂家,未申办到认证的也不在少数。这部分厂家采用低廉的原料和配方 ,劣质的生产设备,生产一些低劣的产品,它们盗用著名厂家的质量证明资料,用极低的价格吸引客户,同正规厂家打起了价格战 ,严重扰乱了市场,应当立即下大力量整顿。
(3)二级检测单位众多 ,且很多不具备检测实力。以北京市为例,不少检测站规定 ,施工方必须持有市防水材料质检中心的年内检测报告,方可受检,而不是以现场抽检样品的检测结果来判定可否使用。有的检测站不具备恒温检测环境 ,造成夏季因室内温度高,改性沥青软,引起“滑胎现象” ,而盲目判定拉力不合格。有的甚至连防水材料的名称、分类都搞不清楚。这些检测站点多与建筑单位或施工监理挂靠,成为“指定检测点” ,严重干扰了防水市场的有序竞争。
5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已由原来的油毡加沥青 ,逐步发展为由各种新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密封堵漏材料组成的、品种齐全的防水体系。纸胎油毡的需求减少和建设工程的增多,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但在加速发展新型沥青防水卷材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加强行业协调 ,强化产品生产及应用过程的标准规范 ,合理选材 ,全面提高我国防水材料的整体水平 ,以适应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S].
[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328.1~328.27-2007)[S]
[3]GB/T328.2-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外观[S].
[4]GB/T328.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