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徐州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徐州 2212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想要继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实现对于环境的高精度监测。质量控制是能够有效测定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中,无论是环境监测者自己进行质量控制,还是其他人员进行外部质量控制,都需要合理的结果评价方式对环境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高精度的合理质量控制结果能够有效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进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想要实现高精度的质量控制结果,就要掌握不同的质量控制结果评价方法。所以本文通过实际考察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结果的方法,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的使用进行探讨。
一、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由于全球环境变暖,我国毅然承担起大国责任,主动在国内实施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监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具有污染性的化学元素和气体不能直接被人眼所观察,在我国实施环境监测的相关措施还是十分必要的[1]。
针对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的要求,环境监测能够通过测定和比对,告知我国居民此时环境状态如何,方不方便进行室外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状态和身体健康水平。针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给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对一年内空气质量的把握,总结一年内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针对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监测能够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控制我国的生态环境,通过监测结果,指明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方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
(一)实际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测定值的比较评价法
首先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质量控制结果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就是实际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测定值的比较评价法。这个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标准值进行比较,实现质量控制,另一种是测定值与标准样品定值结果比较,实现质量控制。这两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相对科学的保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合理性[2]。
首先就是第一种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标准值进行比较方法。这种质量控制法适用于测定环境不稳定的情况,测定值的结果距离正常环境测定的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比如说要测定某一地区的雾霾污染情况,该地区的天气情况变化较快,风力较大,雾霾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程度不固定。在这种过程中就应该使用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标准值进行比较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质量控制结果的要求。环境监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就是第二种,测定值与标准样品定值进行比较的方法。使用这种质量控制法,要求使用的环境比较稳定,环境中出现的监测结果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通过测定值与标准样品的定值进行比较,能够有效保证质量控制结果的科学性。但是使用这种环境监测的方法一定要注意,环境中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然环境监测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二)对比实际测定值的结果比较法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还有一种质量控制结果的方法就是对于实际测定值的结果比较。这个测定方法相对于上面的监测方法来讲,测定的结果更贴近实际,更合理。使用对比实际测定值的结果比较法,也有两种质量控制结果的方法。一种是同一地区不同地点的实际测定结果比较。另一种是同一地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测定结果比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上面两种质量控制结果方法使用条件的限制。只不过这两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测定的实际结果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3]。
首先是同一地区不同地点的实际测定质量控制结果的比较法,这一环境监测方法主要表示的就是这个地区的环境监测质量在不同地点的表现程度。比如说针对某一地区进行环境监测时,发现这个地区的东部污染浓度较大,西部污染浓度较小。可以分析出东部地形是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流动,所以污染气体的浓度较大。西部地形是平原地形,有利于污染气体的流动,所以污染气体的浓度较小。通过测定结果的实际分析,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针对东部地区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况出现的原因实施促进东部地区环境改善的措施。
其次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实际测定质量控制结果比较法,这种环境监测方法主要表示的就是时间不同对于当地环境监测的结果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某地的早上和晚上被测定污染浓度较大,中午的污染浓度较小。可以分析出是由于早晚是上下班高峰期,所以早晚的私家车用量较大,汽车尾气对于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就大。针对这种环境测定结果,当地政府可以制定早晚限号出行的政策,用来缓解早晚污染浓度大的实际情况,为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一般情况下来讲,这两种测定方法可以在同一地区综合使用,能够有效科学的实现环境监测中对于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目标,进而促进当地环境向好向上发展。
(三)间接测定法
环境监测中对于质量控制结果还有一种评价方法就是间接测定法。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对于不方便进行直接测定的环境,一般都会采用间接测定法实现对于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目标[4]。
比如说某些化学元素本身不能够被直接测定,可以利用它们和方便测定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测定。比如说在测量活动中对磷、硅、钛、钨等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到位,对于这些元素的测定相对困难或无法直接测定,就可以利用间接极谱和伏安法中的阴离子或者碱土金属或者含硫有机化合物对相关环境进行监测。通常情况下反应的越剧烈说明被测定的元素数量越多。再加上高精度的算法,能够有效测定出环境中的元素数量。
在实际环境监测中使用间接测定法能够高精度的测量出相关影响环境的因素,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低含量实际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测定值的比较方法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过程中,监测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满足预想中能够使用各种监测方法的要求。所以还有一种相对于以上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方法中更实用的测量方法,那就是低含量实际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测定值的比较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环境监测因素在具体环境中含量较少,或者环境监测的范围较小的情况中,能够通过较低的工作量体现出实际的环境中需要测量的因素,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说在某地区进行环境测量时,需要检测某个小区的空气污染情况,这时候使用低含量实际测定值与标准样品测定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能够直接分析出小区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而能够对小区中居民的活动进行指导。满足我国居民实际的居住环境要求,同时还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几种评价方法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目标的环境监测任务,对于我国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减能减排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满足我国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在未来落实的过程中,需要科研人员研究出更高效率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博宸, 丁喜波, 蔡庆瑶. 密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评价方法研究[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9, v.24(1):64-69.
[2]武丹, 王斌, 孙聪,等.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示范[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 36(1):1-9.
[3]王帅, 李婧妍, 丁峰,等. 空气质量监测网资源及环境质量达标评价方法[J]. 环境影响评价, 2019, 41(3):11-14.
[4]盛龙.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 v.1;No.7(7):9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