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王绍坤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是进行教学的重要道具之一。但是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
      王绍坤
      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电子元器件是进行教学的重要道具之一。但是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由于体积比较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方便地对学生进行展示,从而存在着应用的难度。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使用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开展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电子元器件;教具
      
      电子元器件最为教学道具,在很多教学中都得到了应用。与此同时,复合材料结构也融入到了电子元器件中,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所谓复合材料,就是经过选择、带有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者以上的成分所组成的材料,能够使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更加完善、将复合材料结构运用到电子元器件教具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带来更加突出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对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进行研究,探索其主要特性,分析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优势分析
      当前,行业对于复合材料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择,采用两只或者两种以上的成分,通过人工的组合方式, 时期形成多相、三维结合,并且相互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具体来说,复合材料结构有着一定的特点:
      首先,复合材料结构必须由两种以上的结构才能够组合而成,并且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合成。各个组分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存在。
      其次,复合材料必须是由人来进行创造的,是按照人们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和组成的材料。并且它的结构具有可设计性,能够进行复合结构设计。
      最后,复合材料不仅能够将各个组分材料的性能优势进行保持,还能够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来生成一种性的材料,使其达到更佳的综合性能。
      总之,将复合材料结构与电子元器件相结合,能够在保持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上,实现电子元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并且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调整,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应用效用。
      二、电子元器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线路这门学科中所经常使用的教学道具之一,在对电子元器件作为教具进行应用的时候,能让学生对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解,并且能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电子线路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无法用直观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电子线路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应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接触实物,通过对实际器件的观察,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使用了电子元器件的时候,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往往觉得电子元器件比较小,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进行展示的时候,由于器件比较小,学生往往很难直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也无法对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掌握。比如当我们在学习色环电阻的时候,色环的特点我们并无法直接在电子元器件中进行展示,使教师和学生无法实现顺畅的知识沟通。再比如,在对数字芯片济宁学习的时候,其元件封装的特点和型号信息,我们也很难从电子元器件的学习中对其知识和内容进行掌握,从而影响了整个电子线路教学的效率。
      由此可见,虽然电子元器件是进行电子线路教学的重要教学道具,但是由于其体积比较小,因此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很难来对电子元器件中的内容进行吸收和掌握,更无法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采用复合材料结构,那么就能够使电子元器件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而将电子元器件的缺点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都能够实现提升。


      三、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的应用研究
      1.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的制作
      电子元器件教具的尺寸对于精度的要求不够高,因此在进行制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低温固化的方法,模具可以使用高密度泡沫、黏土等,尽可能降低符合材料结构的造价,使制作更加简便。符合材料成型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的手糊成型的方法,通过教师用手进行操作,来达到电子元器件教具制作的效果。
      第一步,教师应对电子元器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按照电子元器件的形状,来对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确定。然后,教师可以使用泡沫外涂环氧树脂的方法,让电子元器件的形状更加规范,从而能够为下一步的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模具内部,可以预留元件的安装位置,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
      第二步,教师应在模具上涂刷环氧树脂,并在上面铺上一层碳纤维织布,使用刮刀来进行压平,并将其中的气泡进行排出,使其能够自然固化。然后教师应进一步重复涂刷和铺设的环节,使其尽可能的平整,并且达到教师对于电子元器件模具的尺寸要求。
      在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教师应对实际电子元器件的结构进行观察,并按照实际的外观来进行喷涂,使元件能够安装到位。
      2.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在使用符合材料制作完成电子元器件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应用。为了能够使学生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更加透彻的认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真正的电子元器件,让学生轮流观看,有着大概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采用绘图的方法,对电子元器件的组成部分来用较大的图示进行展示,让学生都能够明确电子元器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出示使用复合材料结构制作成为的电子元器件教具,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对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原理和实践应有方式来进行掌握,从而能够实现学生对电子线路基础知识的透彻理解和认识。
      3.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在对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首先,应尽可能保证符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与实际的电子元器件的契合程度,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迷惑的现象,从而使教学能够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其次,在对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进行应用的时候,会存在着破损的现象,教师应及时对这些损坏的教具进行回收和维修,使其呈现出良好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知识进行学习。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元器件也会出现换代升级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对当前的新技术进行了解,并及时对电子元器件的教具模型进行更新,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电子线路技术,从而能够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对复合材料的构造和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电子元器件的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对如何将符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在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使用复合材料,为学生制作电子元器件教具,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对电子元器件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对复合材料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教具,满足教学的日常需求。
      
      参考文献:
      [1]毕治功.环氧树脂在电器领域中的应用及市场分析[J].弹性体,2021,31(02):61-65.
      [2]望凯力. 热沉材料结构化设计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20.
      [3]周正亮,赵大娟,万佳,水锋.碳纤维中空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与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9,47(09):46-49.
      [4]李志威,邢瑞山.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电子元器件教具研究[J].科技风,2019,{4}(23):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