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王锴
[导读] 针对轨道辅助运输过程无法实现规则化、程序化和可统筹调度的有机整体的弊端
王锴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针对轨道辅助运输过程无法实现规则化、程序化和可统筹调度的有机整体的弊端,同时为了使矿井运输系统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监控模式转变,淮北矿业集团在桃园煤矿试验了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对系统技术架构、关键技术、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实现了电机车无人驾驶,为矿井轨道运输的无线通信网络创新和发展做出探索性工作。
关键词: 轨道辅助运输;无人驾驶;技术架构;关键技术;系统安全
1、前言
       现阶段煤矿井下辅助运输主要还是采用轨道机车,由于辅助运输系统的移动目标分散,机车行车规律性差,多为矸石车、物料车、空车、空机头作业任务,物料运输通常无明显的时间限制,行车路线不固定,每列车司机单点作业,经常会随意停放物料车皮,造成运输轨道区段会被长时间占用,其它车辆经过时需人工判断临时避让,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实现规则化、程序化和可统筹调度的有机整体。矿井机车均为人工驾驶,操作环境差和技术保障手段缺乏导致轨道机车运输事故频发。
       针对轨道辅助运输过程实际存在的现状,现有的系统级运输管理还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虽有信号系统,但很难实现对电机车司机的有效管理和规范化运输,造成在辅助运输方面多有事故发生。
       随着煤矿对生产运输安全和减员增效的要求,使矿井运输系统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监控模式转变,研制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将井下电机车运输环节规则化、程序化,实施电机车智能化控制,减少司机和押车工岗位,提升矿井物料生产转运效率,减少或避免矿井重大生产运输安全事故,提高矿井生产运输管理无人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2、系统设计
2.1 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在网络通信平台CNP、视频服务VSM和KJ293系统的支撑下,主要由DOMS(含数据库)、RCC、mVOBC(含定点检测装置)和HRCT组成。在总体上分三个层次,依次为:调度管理层,由DOMS承担,它统一指挥全系统电机车的工作运行;遥控操作层,由RCC/HRCT承担,它能够依照DOMS的派车指令,并且结合机车工况、运输工况和视频工况信息,对电机车实施远程驾驶;车载设备层,即mVOBC,它通过检测到的精确位置信息,计算机车的精确位置,依照RCC/HRCT的驾驶指令和DOMS限速指令,给机车下达安全运行的控制输出。
2.2 系统关键技术
       1、WLAN的高带宽和移动性
       移动机车需要将车载摄像头采集的多路高清视频图像信号以及传感/控制信号经无线网络传送至监控中心,为了满足高清视频流传送带宽(1080P, H.264 High Profile编码,12-20Mbps/路)需求,并且考虑到每个无线接入点附近最多可能有3台机车,矿井巷道内的宽带移动网络必须提供100M以上的通信带宽,才能保证高清视频信号的流畅传输。
       选用KTF5矿用本安型基站与车载终端配套使用。为了提高网络带宽,本设备的每路射频使用2根天线,共2路4根天线,形成2×2双流传输,同时设置信道带宽为40MHz,由于需要组成一个带状网络,使用2个或2个以上互不干扰的信道。
       国内5.8GHz频段范围为:5.725~5.850GHz(5.745、5.765、5.785、5.805、5.825),总共5个信道,频率间隔为20MHz,一个20MHz带宽的信道占用实际带宽为20MHz,所以5个信道都是互不干扰的频点。如果需要使用40MHz带宽,则能使用2个频点,可以组成带状网络。
       网络通信性能指标要求:
       1)工作频段:2.4G/5.8G(中国、美国标准);
       2)无线通信协议:IEEE802.11 g/n;
       3)通信距离:300m(无障碍可视区域);
       4)网络延迟:≤2s;
       5)网络丢包率:≤1%;
       6)AP切换时间:≤500ms;
       7)故障收敛时间:≤500ms;
       8)车地无线通信频点带宽:20Mbps/列;
       9)单AP基站管理的列车数量:2列。


       2、机车定位跟踪
       机车定位是信号联锁和实现无人驾驶的前提,KJ293系统采用轨道上安装的轨道计轴器进行区间定位,为了实现在关键点精确定位,系统在关键点安装定点检测装置,安装在轨道中间,通过安装在电机车底部的信标读卡激励天线,由mVOBC获取精确位置信息,并结合行车速度进行里程计算,判断机车运行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机车精确定位的目的。
       1)定位精度指标
       区间定位误差不大于5m,关键点定位精度≤1m。
       2)定点检测原理
       本系统的定点检测装置采用无源信标检测的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电磁藕合、感应,信标安装在轨道内侧,同点冗余配置,mVOBC信标识读器在机车两端安装各安装一付天线,信标ID以关联数据表的形式存储于mVOBC中,存储的关联数据信息包括冗余匹配ID、线路限速、线路长度等,当机车通过信标上方时,通过激励天线耦合,获得信标ID,然后调用mVOBC存储的关联数据,即可判断出机车位置,从而实现机车的精确位置判断。
       3)信标布点设置
       为了达到定位精度要求,结合控制相应灵敏度,信标布点设置要求如下:
       ①车场、维修硐室、充电硐室出口30米位置,运输干线每间隔500米位置,安装信标,用于机车精确位置标定、里程修正。
       ②线路分支岔口弯道转直道区域10米位置安装信标,用于机车精确位置标定、里程修正。
       ③矿石主运输—在放矿装车作业区距溜嘴的空车道20米、重车道10米各安装信标,用以判断电机车到达,发送电机车运行调速指令,辅助进行远程遥控放矿作业。
       ④矿石主运输—在卸矿站前后20米各安装信标,用于触发减速和判断卸矿完成。
       ⑤矿石主运输—在分区点前20米安装(如双向行车为则前后各安装)信标,通过检测电机车位置,触发电机车受控操作。
       ⑥辅助运输—物料解编作业区前方20米位置安装信标,用于引导机车驾驶模式转换。
       4)定位误差超值报警
       当通过一个定点检测装置时开始计算机车行驶的距离,到下一个定点检测装置时结束,计算的行驶距离为L,实际两个相邻的定点检查装置距离为L’。计算误差△L=|L-L’|,当△L≥5米时,系统通过DOMS进行报警提醒,超限自动停车。
2.3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采用1oo1D的安全架构,采用这种系统架构,诊断功能可以把检测到的一个危险失效转变成安全失效,对于开路安全的系统有一定的安全性,而对于闭合安全型的接口,则采用输出接口并联的方式实现。
       系统的通信接口包括系统外部通信接口和系统内部通信接口。系统外部通信接口包括DOMS与KJ293之间的以太网通信,是非安全通信接口。系统内部通信接口包括DOMS通信接口、RCC通信接口、mVOBC通信接口以及mVOBC与机车控制器的通信接口。
       mVOBC子系统的通信模块是实现机车与调度、遥控台之间的安全通信接口,其以点对点方式接收DOMS、RCC控制命令信息,通过以太网方式将控制命令信息透明转发给mATP、mPLC,并接收mATP、mPLC上传的各种状态信息,转发给DOMS、RCC进行信息处理。
3、结束语
       矿用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现已在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运用,系统以WiFi无线通信及千兆工业以太网络为传输平台,KJ293(A)煤矿轨道运输监控系统为基础,采用井下机车精确定位技术和机车调度技术,并结合电机车变频控制及远程拟人化操作,实施电机车智能化控制,实现电机车无人驾驶。通过对传输层网络规划与改造,在轨道运输大巷实现了WiFi信号无缝覆盖,通过对现有信集闭系统改造,实现对多台电机车运输的安全有序调度;实施电机车智能化接口改造,装配车载通信控制器,实现车地通信,接收远程测控指令,实现对电机车的远程驾驶。
       桃园煤矿的矿用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的成功运用,实现了多路流媒体的跨AP实时传输,为矿井轨道运输的无线通信网络创新和发展做出探索性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