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芬
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衡阳 421008
摘要:民族声乐作品具有我国独特的创作风格,其注重运用字词韵律来构建出相应的内容情境和情感情绪,在演唱时,必须要深入把握作品编曲的设计,同时要能理解其中的深厚情感,才能够实现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两方面的有效融合。本文着重对民族声乐演唱所需要的艺术技巧和情感进行论述,并分析二者融合运用增强演唱表现力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情感
我国民族声乐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虽然一开始是着重借鉴了国外的艺术歌曲形式,但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合了国内的民族歌曲,不仅具有技巧性和艺术表现力,还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很多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起来难度也比较高,需要具备扎实的声乐演唱功底,同时要能够利用声音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听众可以在聆听欣赏的同时获得相同的情感体验。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融合概述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加强对呼吸、发声以及音律的控制,从而在艺术技巧方面完成对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在呼吸方面来看,民族声乐作品对气息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要求较高,需要演唱者能够平稳呼吸、调整好呼吸的节奏,在呼吸时跟上歌曲的换气节点,能够有比较好的肺活量,平时可以注意专门对肺活量的情况进行练习,从而能够在演唱时保持气息稳定。在发声方面,演唱者要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声,不损害自己的声带,还能够完成真假声的转换。特别是还要能够运用好身体的多个共鸣腔,在共鸣腔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声音的放大,让出来的声音更好听,传声更远。在音律把握方面来看,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音律是以汉字音律为基础,有的可能夹杂一些地方方言的发音,演唱者要充分把握歌曲每一个字词的发音,注意在演唱时声韵母的发声要求,以及声调的变化,咬字发音必须清晰,而且还要能够做好换气时的断句,抓好行韵的要求。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民族声乐演唱中,在具备了扎实的演唱艺术技巧之后,还应在演唱时同步传达出相应的情感,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在一开始时注重情感的表达,但是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把握不足,经过钻研学习之后在演唱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又容易过于注重技巧作用,忽视了情感输出,真正唱好一首歌曲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重新体验歌词以及编曲的情感情绪,与作品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最终才能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经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让听众也能够形成共鸣。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融合策略
(一)打好坚实的声乐技巧应用基础
民族声乐演唱中必须要打好坚实的声乐技巧和基础,作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其必须要了解到声乐基本功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坚持每天开展声乐基本功的训练,做好发声、气息、咬字等方面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多观看名歌唱家的演唱视频,通过认真学习其在演唱时的发音吐字、换气点、口腔的打开情况等等,都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声乐演唱的艺术技巧和基本能力。
在打好声乐演唱基础之后,再加深情感表达方面的练习,比如学习如何通过脸部肌肉控制、身体动作控制等,通过声音和表情、动作等共同促进声乐演唱效果的提升。
实现(二)深度理解民族声乐作品内涵
声乐演唱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能力,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各地人文风情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之前先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作品研究,之后再开展声乐演唱学习和练习,这样,在理解了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再结合技巧进行演唱,效果会好的多。例如在演唱《乌苏里船歌》时,要对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内容先做到深入了解,这首歌曲借鉴了赫哲族本民族流传下来的歌曲曲调曲风,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而且是通过一种十分淳朴自然的方式表达出赫哲族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基于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可以在演唱时将自己置身于相应情境中,将这种内涵情感表达出来。
(三)逐字逐句分析作品演唱要求
为了演唱好民族声乐歌曲,还有必要对歌曲的歌词演唱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从而能够把握好歌曲的每一句、每一个字词如何唱好。例如《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作品,这首歌曲演唱起来的难度较大,特别是还带有山西方言的字词发音,拿捏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进行练习时,有必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如何咬字吐字,而且这首歌曲的内外情感比较丰富,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像学习者在学唱时,就应该学习优秀歌唱家的经典演唱作品,分析其唱的好的原因,从而对比找到自身的不足,继而优化提升。另外,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民族声乐作品,虽然在演唱难度上略低一些,但是想要唱出其情感特色也不容易,每一句的情感表达都应耐下性子来进行分析学习。
(四)融入个人声音及表演特色
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还可以在掌握艺术技巧以及学习他人长处的同时,不断挖掘自身的声音优势和表演特色,以增强辨识度和演唱的感染力。每个人的音色本身都存在不同,虽然经过专业的训练,可以演唱出不同音域的作品,但是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很难有真正的超越,只有一方面打好演唱功底、融合情感表现,一方面找到自身的演唱特色,让自己的音域、音色以及演唱表现力都真正发挥出来,让音乐的情感表达更为突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断的摸索,最终才真正能够提高个人的演唱能力,并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声乐演唱特色,让人形成深刻印象。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演唱需要艺术技巧和情感表现的深度融合,这需要演唱者不断的学习,学会对自己的呼吸、气息、发声、共鸣自己咬字吐字、断句停顿等进行专业的控制,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能够吃透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环境以及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情绪,最终提高民族声乐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褚兆根.如何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演唱风格[J].艺术品鉴,2021,{4}(11):173-174.
[2]戴勇.论情感及个性表达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体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3):103-106.
[3]易林芳.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J].戏剧之家,2021,{4}(08):63-64.
[4]孙治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黄河之声,2021,{4}(04):99-101.
[5]李哲.浅论声与情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意义[J].明日风尚,2021,{4}(03):21-22.
作者简介:肖芬(1983—)、女(汉族),广东佛山,本科学历,中教一级,衡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单位),主要从事中职音乐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