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新
武义县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321203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和进步,对于能源需求量逐渐上升,而且对于能源的应用提出更高的需要。不但需要能源能够对于生产供给更多动力,而且还需要能源可以更加环保清洁。在这种条件之下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工程数目不断增多,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当中存有较多施工工艺,流程复杂,面临了大量的技术难点以及施工难点。因此本文首先是对于水利水电项目当中施工难点实施分析,对于影响水利项目施工的相关因素有所了解。再分析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要点,以期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难点
引言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项目繁多,增大了施工难度,因此应当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难点和技术要点实施分析,保证施工质量。
1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当中难点
1.1 风险不能预测
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施工工作涉及大量的施工工艺,因此在每一个环节施工当中均会遭受其他原因的作用,为了保证水利水电项目顺利开展,应当对于施工工艺当中存有的各类原因开展预测以及判断,免于施工当中存在其他问题,把对于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控制在最小,保证施工工作是稳定可靠的。不过现实施工进程当中,每一个环节均存有不稳定因素与不确定性,施工的时候会突然出现,很难于施工之前预测且避免。就像,施工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问题,机械装置的故障情况等均是施工当中突发性问题。
1.2自然因素作用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地区大部分在地形崎岖区域,地势落差是比较大的,施工当中的大型机械装置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大量装置不能运送至指定的位置,对于施工效率造成一定影响。水利水电项目跨度较为广泛,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不一样、地形条件繁杂,施工当中需依照不同地形来制定不一样施工措施,对施工工作增加难度。施工阶段会遇见恶劣天气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状况,恶劣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将会对于后续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由于大量施工工艺对于温度具有严格需要,于极端条件时不可以施工。假如施工当中遇见雨季,河道水位上涨使得施工难度增大,还对工作人员人身健康造成影响。极端天气将会增大机械装置与施工材料保护难度,材料有可能发生受潮等情况对于施工效率造成影响。
1.3人为因素造成的难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人为造成的施工难点关键为人力资源分配问题,施工当中因为施工工作人员不规范的操作造成工程返工情况,监督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跟进施工质量。施工进程当中有可能存有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不符合的问题,不过施工工作人员没有和设计工作人员保持沟通,造成现实施工工作没有实现工程施工既定的目标,施工不能满足项目的现实需要。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完善施工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保障施工质量以及以后的使用寿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要想切实开展有益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首先从法律法规方面,为施工管理制度制定大致的框架;随后根据行业标准以及具体的施工需求,制定专门的标准要求以及施工管理条例;最后,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以及工程的质量需求,制定细节化施工管理制度,并且落实到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另外,在施工现场,也要保障管理人员的有效巡检工作,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信息第一时间共享给各部门,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减少该问题对施工造成的消极影响。
2.2保障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初期,施工单位需要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并且安插相应的管理人员跟进整个采购环节。材料采购应当坚持质量至上原则,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择价格较低的施工材料。另外,除了材料的采购,管理人员还要跟进材料的运输环节,确保特定材料使用特别的运输方式,避免由于运输问题导致材料质量受到影响。
在材料进场前,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认材料的质量满足本次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需求。最后,就是在施工单位内部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并制定专门的监管制度,确保材料采购环节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以及材料的供应商之间不会存在腐败现象,采购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材料,最终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监督力度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离不开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在选择监督人员时,要保障监督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经验以及监管经验。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合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以及管理权力,还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为基层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施工行为,减少由个人原因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还要在施工现场布置监控设备,方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行为中存在的不足。
2.4 排水施工
第一,依据永久性的排水设施布局,对于开挖地区外的临时构建排水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再向现场监理工作人员汇报。
第二,遵循相关规范来将开挖施工工艺完成,科学合理布置临时渠道,且配备上相关水泵来将积水快速清理。
第三,健全排水系统,且符合高水高排、远防近排、低水低排还有永久和临时相结合等需要。而且,开展场地开挖的时候,还应当将现场临时排水做好,再依照具体状况,更好应用排水装置。
第四,应用开挖集水坑措施将对于施工和建筑结构具有影响的水资源排除,且安装好相关机械装置,把水排放至合理位置。
2.5预应力锚固工艺
这种工艺是在混凝土预应力施工当中发展得到的锚固工艺,把预应力拉锚和岩锚所具有特征相结合,而且还具有适应能力较强、运用范围广、成效明显等优点,这类情况下,把该工艺科学运用至水利水电相关工程施工之中,可以保证工程获得有效加固和补强。伴随科技发展进步,将这项技术与GPS技术结合起来,能够于一定程度之上确保锚固深度、方向以及大小等参数与设计需要相符合,在预先主动向建筑和基岩增大预应力基础之上,使相应构造受力的位置获得完善和加固。
2.6 GPS 定位技术的运用
在当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尤为重视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以及地理条件。通过对 GPS 定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初期施工现场地理情况的测绘效率。该技术具备较强的精准性,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同时,GPS 技术具备开发成本高、使用成本低的特性,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 GPS 定位技术进行合理运用,能够有效保障在有限的施工成本中,做出具备较高精准性的测绘工作。
2.7 数据库与 GIS 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单纯地依靠人工的方式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测量以及记录,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当下信息技术较为普及的时代,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库与GIS 技术完成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测绘工作,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将各项测绘信息数据共享于各个施工部门以及基层施工人员,为后续的施工活动提供更为具体精准的信息数据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正走在世界前列,想要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就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陶应艳.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7):268-270.
[2]张绍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24):154.
[3]杨超.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J].大科技,2020(35):75-76.
[4]简治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2):1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