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   作者: 朱龙辉 袁林建
[导读] 林业生产过程中,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
        朱龙辉     袁林建
        常宁市林业局  湖南常宁 421500

        摘要:林业生产过程中,造林及抚育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林木生长。本文首先分析了林业生产中造林抚育的必要性,其次分别论述了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指出林业生产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学习和利用造林及抚育技术,通过专业人员技术手段的应用来发挥出林业地块的作用,实现合理造林、高效抚育,促使林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林业;造林;抚育;技术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保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林业资源分布不均,还有很多资源被破坏,造林和抚育工作就显得十分紧迫。在开展造林及抚育工作时,要遵循科技造林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应用专业技术,预先调研、合理规划,从而促进林业发展。
一、林业生产中造林抚育的必要性
        首先,造林与抚育的开展是推进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落实现代化生态建设和发展理念。其次,造林与抚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造林与抚育是生态管理的重点,可以有效推进林业资源的保护与优化,加快生态林业的建设步伐,有效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最后,造林与抚育有助于优化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能够缓解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现状,发挥林业资源在降噪除尘、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
二、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一)整地
        整地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局部整地,以局部翻耕为主,对于各种立地条件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这种整地方式还可以细分为块状整地以及带状整地。其中前者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坚持因地制宜的情况下,能够将相关工作省时省力的完成,而且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而后者一般在长条状耕地当中较为常用,且在翻耕部位之间要保留相应的植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第二,全面整地需要对整个林地进行翻耕操作,在此期间,需要将翻耕深度控制在25cm以内,这样能够使林地土壤的营养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通常这种方法在林地面积较大且地势平坦的时候较为适用,但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
(二)结合区域的多种环境因素来制定方案
        造林目标区域有关于地质环境的调查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调查,对于人工造林来说是非常关键重要的点,在进行造林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将这多种因素考虑起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方案的设计,保证林木种植的效果为最优,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发挥。对于树苗的选择方面,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多种环境因素和树木特性来进行选择,将最适合造林区域的树苗种植下去,让林木的存活率得到保障。
(三)适合的造林方法
        进行植树造林的方式大致分为机械造林和人工造林。这其中面对较大面积的造林计划,应当首选机械进行造林,但是必须要确保造林地面要平整。其次就是人工造林,这种方式应用非常广泛,比之机械造林,人工造林在速度上比较慢,在大面积造林计划中不适合应用。所以在进行造林的时候,就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造林方式的选择,让造林保质保量的完成。
(四)关键造林技术
     第一,选苗。主要选择根系发达完整、主侧枝分布均匀、苗干通直粗壮、生长良好、健壮、无机械损伤和病害的苗木,合格苗才可以种植。
     第二,植苗造林技术。

主要选用植物幼苗当做苗木进行造林,这种造林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适应各种造林环境,且稳定性较强。
     第三,直播造林技术。该项技术在林业生产当中较为常用,其技术难度较低,而且操作简单,一般在地势平坦,面积较大的林地当中使用。
     第四,分殖造林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从树木当中采集具有繁殖能力的根茎或者是营养器官进行造林。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将育苗环节省去,其技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幼苗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在定植成活以后能够快速生长。
三、林业生产中的抚育技术
(一)幼苗抚育
        林业生产中的林木抚育需从幼苗抚育开始,在考虑了区域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选择了相应的树种以后,林业部门需做好种植的保存工作。种子经由科学处理以后方可播种,在种植发芽以后,需利用草席覆盖的方式,来保障种子的生长,当发芽率达到70%以后,揭开全部草席。对于处于幼苗阶段的树苗而言,其生长极易受到人为因素、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幼苗的成活率难以保障,因此,必须要通过抚育工作来提升幼苗成活率,结合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通过检查来掌握苗木的出苗情况,当存在缺苗情况时,采取恰当的补苗措施。
(二)幼林抚育
        在幼苗成长为幼林以后,同样需要做好相应的抚育工作。在幼林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树苗间距的合理性。在幼林阶段的抚育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要对林地已有的种植结构加以必要的调整。在幼林植株定植过程中,需结合幼林的生长特性,对苗木的种植间距加以有效确定,尽量选用抗逆性较强的苗木,使得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苗木本身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自觉抵御生长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此外,幼林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需对树苗加以移栽,在此环节,需尽量将移栽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好选用带土移栽的方式。如果苗木在移栽过程中处于裸根状态下,需开展打浆移栽作业,以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在移栽管理环节的幼林抚育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移栽地区的环境条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掌握,来做好病虫害处理,消除苗木生长中的不利因素,且在移栽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下进行,只有当地温条件符合要求时,才能够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如果移栽地的地温相对较低,一般需在覆膜处理以后再移栽,以保障温度条件的适宜性。当幼林移栽作业结束以后,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抚育管理,需做好浇灌工作,安排专人来进行幼林的日常管理。
(三)中龄林抚育技术
     在林木成熟以后,需要相关人员对林木进行有效的保护,要结合实际对砍伐制度进行合理的编制,严禁出现乱砍滥伐的情况。且在进行林木砍伐时,还要结合林木生长习性、长势以及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确定砍伐时间,且要避免进行连续砍伐。与此同时,要对林区的防火工作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以此来保证林木生长的健康性。当然,这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相关单位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有效落实巡检工作,确保林地中的隐患问题能够及时的清除。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应该做好林业的造林和抚育工作,这样能够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在具体的开展中需要结合区域情况做好改善,加强对幼林的管控,从而确保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振兴.林业生产中造林与抚育技术要点解析[J].河南农业,2021(17):24-25.
[2]钟世海,肖建伟.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关键探索[J].南方农业,2021,15(08):146-147.
作者简介1:朱龙辉 (1972—11),男(汉族),湖南衡阳市,工作单位:常宁市林业局,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作者简介2:袁林建 (1971—09),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工作单位:常宁市林业局,本科学位,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