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君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30000
摘要:就我国目前空间规划体系发展情况来看,其涉及了全国、省和市县三个层面,其实质是明确各级政府的空间管理权力,打破部门藩篱和各部门空间责权的整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管。水利规划属于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中,应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特别是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本文阐述了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现状,分析了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作用,介绍了基于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优化措施。
关键词:空间规划体系;变革;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
前言:在以往传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解决,如,从顶层设计层面来看,规划空间不协调,规划内容有偏差,对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带来负面影响。水利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实际规划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水利规划整体缺乏顶层设计,空间性设计方案适用性不足。因此,本文从解决相关改革问题和设计问题的角度,对空间规划体制改革与水利规划中的空间设计进行展开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已经从以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规模式)逐步转变为多规模式,包含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牵涉林业、水利、环保和旅游等行业的规划。多规模式下,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提高空间开发效率成为重点目标。然而,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会涉及到很多工作环节,内容繁杂,致使在具体规划工作开展中,面临各种问题。第一,各种规划矛盾集中爆发,导致规划工作适应性低;第二,各种规划工作的规划内容不均衡,基于空间层面存在部分规划内容及整体缺失的情况。以水利空间规划设计为例,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水空间管理和控制的顶层设计。水是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水利规划过程中,其空间属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在水资源规划过程中,注重节约、利用、开发、保护和管理,资源属性突出,空间属性弱化。总而言之,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确保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作用
开展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现阶段,已被视为我国重点战略发展目标。第一,伴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的约束,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做好该项工作,不仅可实现国土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还能大大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第二,开展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工作,可直接体现我国综合治理体系的先进性、可行性。如,运用多规合一中的多规协调理念,协调经济规划、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矛盾,为空间规划内容的统一、一致提供保证,从而增强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工作效果。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需要各规划部门和单位加以重视。
3基于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优化措施分析
3.1明确水利治理目标与重大工程布局
根据流域和区域洪涝风险特征、水资源禀赋条件,结合经济社会水利发展需求,制定流域、区域和城市防洪治涝标准,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和生产生活、生态供水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等发展目标和指标,骨干防洪排涝工程、水源工程和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布局,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水利治理。
3.2构建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提倡多规合一水利融合模式
在构建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中,应确保其与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之间的适应性,梳理水利规划空间设计缺陷,根据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的专业要求,保障规划结构的完整性。
另外,注重水空间管控的顶层设计,明确“水流”兼备资源属性和空间属性,在考虑传统水量和水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生态空间、水流动力学等因素,确保水空间管控的全局性、统一性。大力提倡多规合一的水利融合模式,促进实施,将水利规划与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有关顶层规划有效结合,强化水利规划空间性设计,构建多规合一规划融合信息平台,提高各专项规划之间的的协调性、沟通能力。除此以外,建立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推进抗洪防汛,水资源配置、保护等内部水利规划专项业务的顺利、有效实施。
3.3建立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
空间规划体制变革的根本方向,是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利规划规划要顺应空间规划体系变革需求。根本上讲,就是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规划体系,实现水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我国水利规划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规划理论框架。虽然水利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创新,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多样化,其定位不明确。当前水利规划体系由于社会预期和规划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而不断受到挑战,迫切需要对现有规划体系进行重组和重构,梳理分析规划体系存在的差距,分析各种综合、专业、专项规划衔接整合的现有要求,加强规划体系的系统性和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使规划体系达到明确、完整的范畴,相互呼应,协调衔接,规划结构健全,功能完善。
3.4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
新形势下,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是党十九大提出了重点任务目标,担任着我国重大战略顺利实施的使命。第一,应根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有效衔接土地空间规划总体布局和三区三线确定的边界范围,基于水资源供需动态分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的合理、刚性需求,保证所规划的水利工程满足确有需要、可持续和生态安全的原则,合理规划国家水网布局,搭建国家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均衡配置资源空间,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确保国家水安全;第二,在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及国土空间管控的基础上,遵循适度超前原则,划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留空间和廊道。在划定自然生态空间和生态红线、城市空间和农业空间布局的过程中,要预留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确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空间规划体制改革是贯穿于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在资源保护、高质量发展前提下,拓展的新路。根据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水利规划应依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和两手发力治理方针,弥补水利工程缺陷,严格监管,基于系统分析梳理水利规划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以水流主要功能分析作为理论基础,以提高水安全确保能力为主线,以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水利现代化为动力,促进新时期水利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效实施。今后,应抓机遇,明确定位,理清思路,建立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优化各项水利规划,加强与各项规划的协调统一,增强水利规划多规融合战略引导力,提升治水要素空间管控水平,完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加强顶层规划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促进水产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高效结合,并以此为契机,确立水流在自然和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推进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
[1] 玉素甫江·买买提 .ARCGIS 软件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J]. 陕西水利,2017(S1):204-206.
[2] 姜东岩 .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指标体系研究 [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02):15-17.
[3] 赵钟楠,袁勇,李原园,田英,黄火键,张越 .“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中水利若干问题的思考 [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04):1-3+67.
[4] 李爱花,郦建强 . 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水利规划的空间性设计 [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2):1-4.
[5] 王平,郦建强 . 空间规划体系下新时代水利规划编制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