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东北地区手工布鞋制作工艺及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琬琦
[导读] 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受到制作流程复杂和用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面临着
       张琬琦
       吗青岛理工大学   266033
       摘要: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受到制作流程复杂和用户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窘境。本文以东北地区手工布鞋技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研究传统手工布鞋技艺的发展现状。对比其他地区传统手工布鞋的特点和创新发展方式,探索东北地区手工布鞋的保护传承方法和创新发展路径,促进手工布鞋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手工布鞋;手工艺;创新发展;保护;传承

一、手工布鞋相关概念说明
1.1手工布鞋发展史简述
手工布鞋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产品,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手工布鞋最早出土于山西侯马,西周武士跪像穿的便是手工布鞋。[1]时间流逝,手工布鞋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北方天气寒冷,物资匮乏,手工布鞋相对厚实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性图案。南方各地手工布鞋的制作更为精细,各自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人文风俗和独特审美,在鞋帮和鞋垫上绣有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图案。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手工布鞋随处可见。做鞋的手艺辈辈相传,普通人家自给自足,手艺人开店售卖各种款式的布鞋。建国初期成长起来的老一辈生活条件艰苦,他们自己动手给家人制作衣物鞋帽,一来轻便舒适,二来节省开销。传统手工布鞋技艺均为手工制作,包括制样、剪裁、纳底、上邦等主要过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技巧,制作出越来越大方实用、精致美观的手工布鞋。
经济不断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制作,各地纷纷兴建布鞋厂,有技术娴熟的老师傅带学徒传授技艺,也有接受新式教育的样式设计师和机器操作员等等,鞋厂中的人们各司其职,通过流水线完成布鞋的制作。
1.2手工布鞋的发展现状
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年轻人不再学习制鞋技艺,掌握精巧技术的手工艺人也已步入老年,身体状况不复从前,增加了手工布鞋制作的阻力。同时市场上售卖的鞋子品类也日渐繁多,比传统手工布鞋更具竞争力。在多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下,手工布鞋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褪去。
少数形成规模的大型传统布鞋生产厂商,如:老北京内联升布鞋、宁波象山绣花鞋等也因消费者的减少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传统手工布鞋本身透气柔软,舒适轻便的特点也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厂商们也正在通过技艺和营销模式的创新等方法,帮助传统手工布鞋更好的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

二、东北地区手工布鞋制作工艺
2.1材料及工具的准备
材料:鞋样(鞋面剪裁模板)、胶质鞋底、适当大小的布料、足够宽度的松紧带
工具:缝纫机、针、线、顶针、锥子、浆糊、剪刀
2.2工艺流程
2.2.1打袼褙(鞋面内层)
1)将鞋样附于布料之上,沿外边缘剪裁出大致轮廓(注意剪裁时与边缘留出一定距离,便于后期边缘精细化处理)。
2)上述动作重复3遍,得到3块轮廓一致的布料,边缘重合上下叠放,用缝纫机纵向走线缝合,形成有一点厚度和支撑力的鞋面内层。左右脚两个鞋面内层相同。
2.2.2制作鞋帮(外表面+袼褙)
1)比照里子的轮廓剪裁(不用预留容错距离),得到与袼褙形状相同的外表面布料2块,左右相同。
2)在外表面布料的内侧均匀涂抹浆糊。
3)将外表面和袼褙粘在一起,阴干。
4)用线将鞋样缝在鞋帮外表面上(用于定位,防止剪裁时位置窜动)。
5)比照鞋样,剪裁粘合后的鞋面(无需留出容错距离),得到形状与鞋样子一模一样的鞋面2块备用。
6)将鞋帮内侧翻出,捏合两端根部位置大致缝合作为标记(注意有一定的曲度,与跟腱部位生理曲度相契合)。
7)根据标记再次走线,反针细致缝制(防止开线)。
8)剪裁宽度大致为2cm的掩条(用于封边的布条),鞋口位置用黑色掩条,鞋面外边缘用白色掩条(注意掩条需要紧绷鞋面边缘,鞋口边缘转角处不要出现皱褶)。
9)在鞋帮两边对称的凹陷位置缝上松紧带,穿鞋时更方便,行走时更舒适。


2.2.3制作鞋垫
1)与鞋面内层制作方法类似,比照准备好的鞋底的大小,剪裁出大致形状的布料若干层(可根据具体需要加厚)。
2)用缝纫机将轮廓相同的布料缝合,形成鞋垫垫面。左右两只有所区分。
3)剪裁宽度大致为2cm的掩条(由于封边的白色布条),长度不够可缝合连接。
4)在布条一面均匀涂抹浆糊,鞋垫边缘涂抹少量浆糊,使边缘更工整。
5)用布条涂有浆糊的一面包裹鞋垫边缘一周(注意白布条不要出现褶皱)。阴干。
2.2.4绱鞋(鞋底鞋帮缝合)
1)预先用锥子在鞋底一周穿出一定间隔的孔备用(便于穿针)。
2)将鞋帮和鞋垫按设计好的位置(鞋帮白边和鞋垫白边边缘完全重合)固定于鞋底上,用白线将固定好位置的鞋帮、鞋垫、鞋底三者一并缝合。(注意保持三者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偏移,可采用大头针预先固定。)穿针时力气不够可使用锥尖带有沟槽的锥子将线带过来,但要保证每一针都紧实。同样采用不易脱线的反针针法缝制一周。另一只同样。
2.2.5整理收尾
制成后用小刷子稍沾水将布鞋表面和内部的线头和灰尘扫去,检查鞋帮和鞋垫各处缝合位置是否需要补针,检查没问题后即制作完成。



三、横向对比其他地区手工布鞋特点及发展方式
3.1土家族布鞋
土家族手工布鞋的主要特点是:图案简洁,色彩大胆。图案是在制作棉布阶段完成的,无需后期再进行刺绣。这些图案和色彩的利用,充分体现了土家人热情豪放的性格特点。[2]清朝时,土家族布鞋是土家水军的军鞋;解放战争时也曾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酉水区域的军鞋。土家族手工布鞋的发展历史不仅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蕴含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3.2宁波象山绣花布鞋
由于象山县三面环海,是一个渔业大县,象山绣花鞋通常采用以鱼纹为主的装饰题材,也采用蝴蝶纹、牡丹纹、云纹等众多寓意吉祥的纹样。[3]象山绣花鞋种类繁多:包鞋、小圆口绣花布鞋、可调节搭扣式、拖鞋式等等。象山绣花鞋通常选用棉布和绸缎材质,棉布多用于鞋底和鞋面内衬,绸缎多用在鞋面,色彩鲜亮,与绣花纹样相得益彰。色彩方面以红、蓝为主,体现了象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3四川唐昌布鞋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古城崇宁)布鞋传统制鞋技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川蜀地形独特,传统的三合底布鞋虽然舒适却不够实用,于是出现了“手工内绱”技术,增强了实用性。传统川西布鞋采用纯羊毛面料制帮,纯棉白布纳底,按照“帮肥底瘦”的原则运用内绱技术,再利用“六刷六剪”制成毛边,简洁大方,结实耐穿。[4]近年来,唐昌布鞋也在款式、技艺、材料等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3.4北京内联升布鞋
作为老北京布鞋,内联升布鞋从1853年成立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内联升布鞋一直在不断创新,在材料方面多选用棉、麻等天然材料,袼褙、浆糊、麻线等辅料也会择优应用。内联升布鞋是较早实行工序化的代表,纯手工制作,共九十余道工序。[5]内联升布鞋款式多,受众广,服务于社会名流和普通大众等各类人群。
内联升布鞋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用料讲究、技艺精湛,传承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各地手工布鞋工艺各具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各地区独特的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比如,宁波象山由于近海,所以绣花纹样多以鱼纹为主;四川唐昌地形复杂,蜀道难行,于是衍生出砂边技艺,增加布鞋的耐用性。
由于地区差异而形成的特点是研究各类手工工艺的关键。传统手工技艺与人文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以地区间差异带来的特点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可以洞察当地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便于更深一步探索当地手工技艺。

四、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手工布鞋技艺
对于手工布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可以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将传统技艺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6]生产性保护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加以阐释。
4.1整体性保护
    手工艺不是独立于社会生活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产、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对手工布鞋技艺的保护除了传承手工布鞋制作工艺之外,也应关注到手工布鞋技艺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地方习俗,以及手工艺人的匠心等各个相关方面。理解手工布鞋发展的每一步,才能使技艺得到更好的创新与传承,而非机械地复制制鞋流程。
4.2发展性保护
    一方面是指手工布鞋技艺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当下社会的方向进行的自我革新,比如品类增加、引入更多新的材质和图案纹样等方式。另一方面是指外在发展,制鞋厂商可引进先进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传统手工艺品可以更适应现代社会,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和购买习惯。
此外,传承主体是技艺传承的关键要素。为了保证技艺的流传,国家相关部门应鼓励更多的人去接触和学习手工艺,为地方创办手工布鞋实体制造业提供政策优待和经济支持,提高人们对传统手工布鞋技艺的重视程度。

五、结论
手工布鞋技艺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加工制作的技艺,与大规模多工序的工艺品相比,虽不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朴素精巧也是手工布鞋工艺独特价值的体现。
当今社会,如何促进传统手工艺再设计,如何使传统技艺与当下的生活方式相契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让传统手工艺以合适的角色重新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中来,才能焕发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使其更长久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丁平伟,董玉琴,贺跃勇.中国布鞋文化[J].商业文化,2014(32):55-56.
[2]刘勇雄.土家族手工布鞋的起源及人文工艺研究[J].纺织报告,2019(10):41-42.
[3]张霞儿. 宁波象山绣花布鞋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沈鑫明,袁梦翎,敬冬梅,刘晓影,艾鹏.非遗唐昌布鞋起源与发展现状研究[J].西部皮革,2019,41(09):23-24+31.
[5]杨阳阳.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实践[J].中国艺术时空,2017(05):86-93.
[6]陈思.内联升传统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J].西部皮革,2019,41(0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