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1期   作者:宋涛
[导读]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豆不单是人们的食用农作物
      宋涛
      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镇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邮编 150517  哈尔滨呼兰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豆不单是人们的食用农作物,还是饲料和经济作物,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大豆科学 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进行了的阐述,仅供参考。
一、大豆种植需选择适合的优质土地
选择适合大豆生长的土地是重要基础。土地是作物种植生长的“摇篮,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才能保证大豆高产高质。  种植大豆的土地要选择地势要平坦、土壤环境好、水肥适宜、四周通风。不要选择在沼泽地种植大豆,不能在同一地块多年种植大豆,避免大豆 重茬种植或迎茬种植,采用轮作种植,调节土壤的养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提高大豆的产量  。最好测土种植,不要选择在碱度较大或者是酸度较大的土壤环境种植 大豆。因此,确保高产高质,种植大豆一定要现在适合的土地种植。选择好适合的土地后精心整地,深松起垅,保墒镇压然后选种播种。
二、精选良种,种子要处理
选择大豆的种子,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良种,选择适合积温带的品种,抗逆性强的品种。 从经济角度 选择种植品种还有调研一下市场,看看所种植品种的市场行情,  选择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提高大豆的经济效益。无论种什么品种一定保证种子的纯度必须要达到99%以上,籽粒饱满 、 色泽光亮没有残破种子保证出芽率。大豆种子存放仓库要通风、阳光充足,种子播种前不能水分过大,以防粉籽。如果水分多要对种子进行光合凉晒。重要的还有就是选好后,种子要用拌种剂按比例进行播前拌种,保证种子不被老鼠、虫子、飞禽偷食,也有效的防止病害。
三、掌握农时适时播种
深松起垅后,根据节气抓住农时,适是开始大豆播种,播种过早或是过晚都不适合大豆生长,都会影响秋后的产量。目前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比较适合高产大豆种植,通过缩小行距,增大植株播种改善大豆的受光条件,增加光合作用,提高大豆产量。比传统种植技术增产10%以上。播种的深度要掌握好,埋土多水分大易粉籽,埋土少易外露,因此播种的深度过深过浅都会影响种子出苗率。由于大豆受 种植环境和 自然情况的影响,播种时期的也不同, 只有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才能保证大豆的出苗率,有抗病能力保证健康生长。
四、大豆的田间管理
      1、正常大豆播种一周左右出苗,10天后出苗不齐,缺苗严重要考虑补种,补种要补晚熟品种,以保秋天大豆成熟。
  2、除草中耕:大豆除草中耕最好是3次为宜,适情况2次也可以,为了节省人力现在大多数农户采用的化学除草,化學除草使用豆田专用除草剂,烯草酮、灭草松 最佳。

但是最好采用人力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灭草,人工除草可疏松苗间土壤,提高大豆产量。第三次中耕要在开花前进行,机械作业是浅耕、培土、封垅。
3、大豆的用肥要科学化
大豆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用 ,不能一次施肥要分层施肥。有条件的采用有机农家肥和化肥相结合施肥最佳。施肥要先施底肥,底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5%,播种时拌种肥要用总施肥量的15%。 大豆在开花时要进行追肥,总施肥量的25%,观察苗长势情况施肥,在开花的初期应该施加适量的氮肥和磷肥, 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 。  如果发现豆苗越长越短遭到了抑制,采用使用生长素来调节 。
4、保证土壤水分,适时节水灌溉
大豆幼苗时需水量少,但是也要保证小苗生长有足够的水分,随着小苗生长加快,需水量相应增多,要是天气雨水保证不了土壤水分,要采用 节水灌水抗旱。大豆不适宜水分过多,雨水 多时不能长期侵泡水中,要及时开沟排水。 ???????  
大豆的田间管理很重要,要做到实践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确保大豆健康生长。
五、大豆的病虫害防治
大豆从种植到秋收随时都要防治病、虫害。
1、在大豆播种之前土地翻整到位,碾碎稍大土块,日光晒防止真菌病。保证大豆正常出苗。
2、大豆播种时要采用播种拌种,防止老鼠、地老虎、飞禽偷食种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大豆灰斑病病防治 。这个病症是大豆常发病,一旦发生侵害大豆的叶片以及茎、荚和种子。出现 圆形、半圆形 凹陷状斑点。采用农药百菌清对灰斑病的治疗 ,也可以增加一些有机肥料抗病处理。
4、大豆根腐病 的防治 。大豆根腐病发生在大豆根部的病害,发病时会导致大豆的根皮枯死,原因是种植重迎茬和化肥施量过多,防治方法是大豆种植轮种和施肥时测土施肥,保证土壤的透气、光合作用杀菌。
5、大豆食心虫病的防治 。  大豆食心虫 每年一代繁殖, 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茧越冬。第二年土表结茧化蛹产卵,幼虫开始钻出地面,在大豆结荚前变成虫,一直到秋季天冷 人土越冬。 大豆食心虫主要是从豆荚进食豆粒,进而使大豆的产量降低。??防治办法:播种前深翻、耕耙田间耕作措施,能消灭大量幼虫和蛹。??成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或用2000倍的10%氯氰菊酯乳油溶液喷施。 ??????
 6、大豆蚜虫病的防治 。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虫害,侵蚀大豆幼苗的叶片,会造成大豆矮小影响生长,主要是气温过高和铲趟不及时通风不良引起的蚜虫病。发现有蚜虫 在大豆叶片表面喷洒 抗蚜威粉剂。
7、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会对大豆的幼苗、叶片和果实造成危害,影响大豆产量。大豆霜霉病雨季时期尤为严重,防治办法就是采用抗病较强的大豆品种,田间保持通风。
8大豆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大豆种植不要重迎茬口种植,采用合理轮作 避免此类虫害。
总之,把握大豆种植技术,使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做好施肥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管理等,对提高大豆 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