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蔚1 姜思明2 张嘉杰1 尹智为1
1广东烟草佛山市有限责任公司 528000
2广东烟草阳江市有限责任公司 5295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推陈出新,我国各个行业的网络普及率不断提升,无论是百姓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运作发展都离不开网络技术支持和信息数据共享。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还暴露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银行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相关内容展开探讨,首先剖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种类,并且结合相应的具体操作探究出针对这些安全隐患的防御策略和举措。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策略探究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也逐步进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充斥在生活和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先进的网络技术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丰富了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手段、加快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升。常言道,“网络是把双刃剑”,数据网络在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一定伴随着多多少少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安全隐患潜伏隐匿在云端数据当中,肉眼无法看见但却是危害着我们的信息情报,为了严防杜绝这种网络安全隐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措施进行防御。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一)系统安全隐患
常见于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有死机、卡屏、黑屏等问题,这是由于计算机在自身编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漏洞,而这些漏洞都会为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漏洞还存在于部分系统软件中,在计算机软件更新下载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安全漏洞,这就需要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不断保持系统的更新,以方便对系统漏洞进行及时修复,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当然,计算机的硬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对计算机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信息安全隐患
计算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时无刻都在传输着网络信息,同时也暴露了信息安全的诸多隐患,在网络信息数据进行传输时出现数据缺少、丢失、甚至曝光的现象。网络是四通八达、边界模糊的,计算机的网络边缘防护较弱,也容易成为受到攻击的对象,并且由于计算机尚未建成系统完善的应急防御措施,面对有些非法操作很难做到及时抵抗和处理。例如在2019年,Facebook曝光了重大信息的安全漏洞,其中,高达4亿多条的用户资料被曝光,同时还涉及了不同的地理位置来源,其中美国地区用户占据1.33亿条记录,英国用户有1800万条记录,以及超过5000万条的越南用户记录。
(三)人为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由于操作不当也会造成网络安全漏洞的产生。一方面,有部分用户计算机因个人操作水平较低,对计算机产生错误操作,从而导致计算机安全隐患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不法分子的利用,迫使部分用户进行错误操作,通过盗取用户信息达到窃取用户钱财等目的,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侵害了用户的隐私信息,同时也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隐患。
(四)网络病毒导致的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在运作过程中会涉及到非常庞杂繁冗的信息数据系统,难免在某个节点交流互通的过程当中出现漏洞,这就给了病毒和黑客的可乘之机。计算机黑客病毒具有隐蔽性,有可能藏匿在计算机系统中很长一段时间未被发现,等到系统出现漏洞时一网打尽,导致整个云端网络系统的崩盘。另外,计算机的开放性为网络病毒的入侵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同时也让网络不法分子及黑客有机可乘。比如在网站链接里制作病毒,用户一旦点击网站链接,计算机就会自动下载病毒,从而对用户计算机的相关信息进行盗取,严重的还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三、预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网络监管,树立安全意识
由于不少不法分子在相关人员对网络监管不利的情况下趁虚而入,对网络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技术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防止网络安全漏洞的出现,同时还要不断引进新的信息保护技术,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病毒及不法分子的入侵。
尤其是针对国家大型机构及企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漏洞无处不在,有关人员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对网络信息保护的建设,避免广大用户及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使用时,用户自身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首先,用户可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系统参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在下载软时要从辨别虚假软件,下载正规的、来源地址明确的软件。此外,为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用户还需要做到:不要轻易的打开陌生邮件并进行回复、对账号进行密码设置、关闭不用的服务器端口、及时清除浏览记录及不用的软件包、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同时,用户还要增强对不法分子的防范,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也不要忘记提醒自己注意各种网络陷阱,做到时刻防范,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构建风险预测机制和应急防护体系
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营,首先要做到的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杜绝一切的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构建系统的风险预测机制,并将此运营机制导入个人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一旦发现细微的问题,及时拉响警报,在用户确认存在问题之后采取相应的结局措施。将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之时,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稳定运营。
面对网络安全问题,当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破坏和攻击时,最先行动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强健稳定的应急处理策略对于网络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如果网络系统有了强大的防护体系,并且配合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方针,那么当面临安全隐患时,也不过是给计算机网络系统挠痒痒罢了,并不能攻击到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确保网络安全系统的万无一失。防火墙技术的成熟发展让用户对防火墙的使用成为保持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有效方式,大大降低了黑客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的可能性,维护了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定时安全筛查,完善防护机制
虽然有了风险预测机制,但是用户人为的定期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用户人工的定期安全检查可以弥补系统的疏漏,预测机制也不能完全保证做到尽善尽美,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这就需要进行定期的用户安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双管齐下,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的苗头。
在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的时候,如果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防备措施不达标,一旦遇到网络安全的攻击,便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和崩溃。在做好仍共检测和建立风险预测机制的同时,也不能疏忽网络系统防护体系的建设,这对于网络系统的自身保护和修复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一个战士,他有强大的守卫盾牌和攻击长矛,还是需要保持自己的体魄强健,如此一来才能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长期持久的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成为了当今社会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一大关键,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因科技而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存储与管理,要不断加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风险筛查,并且完善安全隐患预测和隐患防护机制,为计算机网络运营筑建健康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国庆,陈辉. 试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IT经理世界,2020,23(3):102.
[2] 刘耀宸. 试论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4):173-174.
[3] 方登军.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探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2):198-199.
[4] 刘赫.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宽带,2020(11):29-31.
[5] 徐良. 试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科学与财富,20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