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平
瑞安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心 邮编:3252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建筑业的基础工程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面对越来越多的施工项目和施工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管理与监督工作,确保采取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施工项目。本文将主要对水利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模方法,从而为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策略;系统建模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之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关键的工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项目管理和人员管理。将信息技术融入水利工程管理,利用网络来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协调,有效地促进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使得我国的水利工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2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通过水利工程的属性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内容特别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工程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发布,完善和调整各部门关系,实现水利工程创新发展。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
任何产业的信息化建设都需要有大量基础设施做保障,但在很多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应系统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基本的信息采集系统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状况的限制,其基础设施更是极度匮乏;部分发达地区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但只重视技术,对管理认识不到位,简单理解信息化的含义,认为有计算机、有网络就可以称为信息化。各地的不均衡发展导致无法在全国范围内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来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共享,极大的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2.2信息应用环节薄弱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应用环节比较薄弱。一方面,由于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数据库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习信息系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差,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调和。另一方面,由于具备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的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当前我国水利施工企业所开发的水利系统普遍存在功能简单、利用率低、效能差等问题。要想使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质的突破与发展,还必须在应用环节上下功夫。
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模
3.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建模
如图1所示,为水利工程信息化总体框架建模示意图。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数据管理模块、水资源管理以及实时监测和项目管理四个部分。通过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信息输出为能够被施工人员理解的形式,从而为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而资源管理和实时监测就能够保证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能够及时地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项目管理模块,它是能够对水利工程的进度、资金和施工计划,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管理,从而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
图1 水利工程信息化总体框架建模
3.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数据采集框架建模
水利资源数据采集以地理数据和环境数据为主:(1)地理数据。地理数据主要服务于各类 GIS 系统,以(精度,维度,海拔高度)和(长度,宽度,高度)等体现空间位置、体积及三维特性的数据元组为主要表现形式。(2)环境数据。环境数据指其他非地理数据,主要通过卫星遥感系统(RS)、电磁波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数字全站仪、数字摄影测量(DPS)等技术手段完成采集。(3)社会数据。社会数据和地理数据、环境数据不同,无法通过理工科仪器直接完成采集。社会数据主要是指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社会风气、社会关系等信息,只能通过实地走访交谈来获取。
3.3资源定位和迁移的建模
由于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的利用,为此我们必须保证对水资源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当对水资源的位置进行确定之后,才能够科学的规划如何利用这些水资源,为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水利工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无疑会涉及到资源的迁移,所以当我们建立水资源的迁移模型时,一定要保证它的可操作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3.4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化建模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具有“不可折扣性”和“不可拖延性”两大特点,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比较严格。在完成施工环节后还需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养护管理计划,在进度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整个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建设管理、养护管理和工程进度分析三个模块。
4.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4.1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水利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资金的短缺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要想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落实经费问题是首要任务。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须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具备长远的眼光,意识到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十分有利的投资,建设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体系当中。通过资金的增加与投入来保障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远有效的发展。
4.2加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之中,保证了水利工程信息更加可信精确,支持了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不同地域的水利工程连接到一起,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采用网络技术,保证最快的信息传输速度,实现了与水相关的数据、图像和三维模型的精确传输。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水利建设之中的应用,也可以促进数据资源存储管理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4.3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
作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要有基本的水利建设信息的获取和掌握此类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水利建设项目逐渐增加,建设难度逐渐增长,对人员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参与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服务,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结 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水利工程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实行信息化建设,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对这方面逐渐重视起来,以此实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亮.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工程技术研究,2018(3).
[2]王 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探究.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