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宝
黄山区新明乡农技站 245704
摘要:结合黄山区新明乡实际,简要介绍了太平猴魁核心产区新明乡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太平猴魁茶叶加工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茶叶;加工机械;现状;趋势;
引言:黄山区新明乡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太平猴魁的发源地、核心产区,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共辖5个村。2021年春茶总产量为286吨,干茶均价320元/斤,总产值约1.83亿。茶产业是该乡传统产业,也是黄山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截止2021年底,黄山区新明乡拥有茶叶杀青机1813台,电烘箱1971台,捏尖机1684台,压扁机587台,茶叶制作机械总动力达化 1.82万余千瓦。2021年机制名优茶130余吨。
1.太平猴魁茶叶制作工艺
太平猴魁茶叶主要产地在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其核心产区位于该乡猴坑村,谷雨期间采摘。太平猴魁是我国的历史十大名茶之一,品质可见一斑。对于太平猴魁茶来说,在制作方法上是及其讲究的,好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茶才能有好的品质。
1.1采摘:猴魁采摘极为讲究,一般是清晨太阳没出来雾没散去时就上山摘采,雾散就收工。在采摘过程中一般按照“拣高不拣低;拣阴不拣阳;拣大不拣小;拣嫩不拣老”的原则,所采摘的茶叶嫩尖长约8-10cm左右,三叶一尖。1.2挑尖:将采摘下来的鲜叶放置在挑拣板上进行挑拣,挑拣时茶叶太大或太小的不要,按照一芽二叶的标准进行挑拣,没有芽的茶叶不要,颜色不纯正的不要,被虫子弄坏了的茶叶也不要。挑拣好后,将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时间差不多五个小时左右。
1.3杀青:杀青时要求锅的温度要控制在110摄氏度左右,这样保证杀青的均匀与足够,每次杀青的茶叶量差不多在一百克左右,翻炒过程到位,差不多两三分钟后就可以了。
1.4整形:把炒制好的茶叶按顺序摆好,盖上纱布,用一个专用压制设备压扁,目的是把茶叶中的水分压榨出来。
1.5烘焙:包括毛烘、足烘、复焙这三个过程。毛烘是准备四口烘笼,温度分别为100、90、80、70摄氏度。毛烘到差不多七分干的时候,下烘摊凉。然后进行足烘,差不多到九分干。下烘摊凉,然后进行复焙使太平猴魁茶成品,提香。
2.太平猴魁茶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太平猴魁属于扁形名优绿茶,与其他名优茶叶相比,太平猴魁外形具有两叶抱芽、扁平挺直的特点,茶汤嫩绿清澈明亮、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较为繁琐,生产效率极低。目前普遍采用改良的制作工艺,也仅在部分工序实现了机械化,仍然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实现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
2.1茶叶加工机械应用变化
2.1.1茶叶加工由以应用初制机械为主,向引进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化提升。
2.1.2茶叶机械化以修剪加工为主,向茶园管理延伸。
2.1.3茶叶加工由原来的小型机械或单机独立作业为主,向半自动化、半连续化作业发展
2.1.4从注重加工机械的应用,转向与贮藏、包装机械应用并举。
2.2茶叶加工机械品种多样化
近年来,新明乡茶叶加工机械呈现品种多、参数变化范围广和系列化强等的发展特点。各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企业均生产多种系列茶叶加工设备,主要产品有茶叶理条机、烘干机、杀青机等大中小型加工机械及成套设备。根据茶叶加工机械使用热源不同,主要分为炭、电2种茶叶加工机械,由于近年来,新明乡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使用方便快捷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
2.3茶叶加工机械新产品不断涌现
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下,机制名优茶价格也逐年上涨,茶农购机用机积极性日益高涨,黄山区新明乡茶叶生产加工机械企业发展迅速。各茶叶加工机械企业也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了茶叶加工机械新产品的研发。如 自主设计开发了专利
太平猴魁柔性生产线、茶叶杀青理条烘干自动化生产线等一系列茶叶加工设备填补了国内茶叶加工机械制造领域的空白,在茶叶加工质量和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3、太平猴魁茶叶加工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茶叶加工机械行业面临的问题
各茶叶加工机械企业虽然加大了研制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来说,产品结构简单,缺乏核心技术,装配生产工艺尚待改进,没有注重把最新成果应用到产品上,随着茶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迫切要求茶叶加工设备向规模化、清洁化、连续化、自动智能化方向发展,原先的小型茶叶加工设备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产品亟需升级换代。
3.1.1技术创新意识不强
一些茶机生产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缺乏认识,没有转变粗放式管理理念。企业领导者往往抢速度、重规模,忽略效率;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重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更新,忽略软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这种对创新不重视的思想和做法,极大地阻碍了茶机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太平猴魁茶叶加工机械产品仿制多,产品雷同或大同小异。
3.1.2企业规模小、条件差,机械设备陈旧
茶叶加工机械企业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技术研发能力,仍同其他制造业存在明显差距。因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达不到利润最大化,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如仙源茶叶加工机械厂仅有5人,年生产的茶叶加工机械110台套,且加工机械设备陈旧,生产率低,产品可靠性能程度低,同时生产的茶叶制作机械大部分与市场结合不紧,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不能有效应用于生产实践。
3.2机械生产制作面临的问题
3.2.1茶叶生产家庭经营,规模小。
家庭经营制约了茶叶机械的推广,小型茶叶机械自动化水平低,各制作工序的配合性能不够理想,市场上还没有全自动制茶生产线,半机械化的制茶机械由于操作水平的制约往往出现工艺不合理,质量不稳定等情况,造成茶叶色、香、味、形不一致,影响了茶叶加工品质,进而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水平,部分茶农科技文化素质低,使茶叶机械正常效率难以发挥。
3.2.2茶区供电能力不足。
近年来,一到制茶高峰期,每户茶农一般都有四、五台茶机,多的有十来台,茶机的功率小的五六个千瓦,大的十几个千瓦,大量茶机的投入使用就形成了一轮用电高峰。使太平猴魁核心区域的新明乡电力负荷就会严重超载,影响茶叶质量,也影响村民的生活用电。
4、茶叶机械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4.1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和协调建立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把大型名优茶和茶叶生产流水线纳入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整合国家支农资金,合理的利用扶持优惠政策,建立茶农投入为主,小额信贷等项目资金共同投入的新机制,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加工大户的扶持,创新茶叶机械化生产服务模式。
4.2加快对茶叶机械的新机种新机型的推广应用。名优茶加工机械是茶机行业新产品的重点,如今已成功研制了太平猴魁茶叶捏尖机、压扁机等机型,使太平猴魁茶叶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实际运行表明,猴魁茶的制作效率和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并且劳动强度降低,工作可靠。
4.3强化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与农艺管理技术的配套。机械性能改进、试验示范与配套农艺技术研究要贯穿整个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全过程。就现阶段而言,要加大对茶树栽培采摘技术的研究,使茶树适用机械制作条件,同时要做到机械设计也要考虑适用于茶树的生长要求,这样才能使茶叶生产机械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要求。
4.5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针对春季炒茶用电高峰,黄山区新明乡2020年累计投资4321.5万元,实施了新明35千伏变电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4.084公里,完成10千伏114线路升级和26个台区改造,改善了茶季电力不足状况,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但还是不能全面满足全乡茶季高峰用电。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茶农购置新型茶叶加工机械,用电负荷还会增加,只有持续开展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架设变压器,改造电力线路,着力解决低电压问题,以提高供电能力。
4.6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创新服务模式
借助国家扶强扶优的倾斜政策,着力优先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生产茶叶机械龙头企业。使生产茶叶机械企业能够基本提供茶园作业机械产品需求,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应有选择地建立茶叶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即在太平猴魁茶叶生产机械化较好的地区,建立多个茶叶修剪、采收与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全面实施茶叶机械配套技术,增强示范效果,加大推广力度。在服务模式上,依托基层农机管理站成立专门茶园机械管理作业队,从事茶叶修剪、采收作业;或者在茶农自愿的前提下,实行多户互联制,即多家联合购买茶机,共同使用,以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晓红 宣城市宣州区茶叶加工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1期
2肖宏儒?秦广明?宋志禹??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茶叶》2011年 第7期? 8-11页
3 黄山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hs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