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东
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200082
摘要:在进行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融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现有的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并且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水平。在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时,可以对交通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建立更加完善的管控框架,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技术的管理,通过实践促使这项技术的成熟,促进智能交通系统向着网络化和物理实体感知化等方面进行更好的发展。本文就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研究
现代智能交通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融合了传感技术和远程识别技术以及信息化等技术,属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形式之一。在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区域内的交通安全,还可以为我国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加精确的交通信息,对出行路线进行科学的指导,存在道路交通疏导等功能。在对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融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能力,确保系统能够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进行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城市交通运营更加条理,提高运营的效率[1]。
一、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
(一)公众层的需求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的提升,但居民的幸福指数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城市交通道路运输情况,对其存在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初步满足我国居民对交通的基本需求。例如在进行公交车路线查询时,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公交车的路线信息,并且为居民的日常出行,制定最优的路线选择方案。在对长途客运信息进行查询时,居民可以明确长途客运的行驶路线,并且选择最优的出行方案,弥补了传统到站买票的缺陷。居民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车票的购买,并且到站就能上车。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长途汽车站已经建立了网络售票的模式,并且对其中的售票和换票以及退票等功能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在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公交车站可以构建网络平台,将到站时间和发车时间展示在居民面前,居民利用相关软件就可以实现查询的功能。且在支付交通费用时,改变了传统的现金支付形式,不仅存在刷卡支付的形式,而且可以利用手机软件进行支付,缩短了上车的时间,提高了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2]。
(二)管理层的需求
在对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从城市现有的发展角度出发,在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所有的车辆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掌握城市车辆的所有信息,为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还可以对所有的车辆信息进行传递和留存。在对驾驶车辆的驾驶行为进行管理时,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抓取违法车辆的信息,并且对违法车辆的行车路线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还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对车辆的行驶环境进行真实的展现。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在进行实时交通监管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追踪和管理。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可以提取车辆的行驶数据,并且将其输入到交通监控管理中心,从而对车辆的运行安全进行管理,避免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突发安全性事故问题。在进行城市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借助这项技术,对区域内的车流量和人流量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可以从宏观层面对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确保车辆的行驶更加畅通,尽可能降低堵塞问题的发生概率[3]。
二、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中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降低交通堵塞
现阶段各个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早高峰和晚高峰以及节假日出行,已经成为了困扰我国居民的一个难题。
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的车流量进行实时的监控,充分发挥交通法的作用,降低道路拥堵问题的发生概率。在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道路管理部门可以对每条道路的车流量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且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对车流量的发展规律和时空特点进行深入的把握,对道路的拥堵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交通信号绿波带控制系统,对红绿灯的持续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降低交通堵塞问题的发生概率。在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等软件,为出行的用户提供道路数据。帮助用户选择最畅通的道路,避免区域内的堵塞问题变得更加严重[4]。
(二)强化交通监管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要将传感技术融合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对所有的道路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并且将数据信息输入到交通共享平台系统中,确保政府和交通部门能够对区域内的交通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实现资源数据的实时共享。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制定交通管理方案,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在进行交通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例如共享单车和滴滴打车等,对出行工具进行定位,从而对居民的出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进行交通共享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为交通工具的使用,提供决策服务。管理人员要对区域内的交通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帮助居民在出行之前,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避免因为道路堵塞的问题,延误出行的时间[5]。
(三)优化交通管理
在我国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交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在对公交的行驶路线进行规划时,要将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情况作为规划的基础,才能提高行驶方案的应用合理性。传统的规划工作在开展时,没有对居民的实际出行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进行公交站点选择时。存在一定的问题,且路线的规划不合理。例如某一路线上的公交车比较少,这就导致每辆公交车都座无虚席。而另一路线上的公交车比较多,但人流量比较少,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时,公交管理部门需要对居民的出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根据相应的数据信息,对公交站点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可以利用当前推行的公交一卡通,采取相应的数据信息。居民在出行的过程中,使用公交一卡通,会留下出行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包含了居民的上车时间和出行的路线以及往返数据。可以利用相关数据信息,设置公交站点,并且对路线进行科学的规划。还可以利用公交车上的投币箱机,开展数据统计工作。根据投币的次数,计算每站的上车人数和不同时间段的上车人数。在对公交路线进行规划时,可以利用相关的数据信息建立模型,从而对公交行驶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6]。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智能交通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融合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区域内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需求,同时满足了我居民的出行要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区域的交通拥堵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增加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压力。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对传统交通运输时,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提高了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为我国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的研发,促进这项系统进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凯,华一新,訾璐,张政,王继伟.浅析高精度地图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J].测绘通报,2021(06):54-60.
[2]于泽浩,郑国荣,刘小明,尚春琳,董路熙,秦利南.不完全车联网环境下元胞自动机换道模型研究[J].交通工程,2021,21(03):36-41.
[3]姚美菱,张星,李莉,庞瑞霞,李英杰.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分析[J].电信快报,2021(06):10-13.
[4]韩志明,李春生.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运作——基于文本和实践的描述性分析[J].理论与改革,2021(03):118-129+156.
[5]李红莲.“十四五”开局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扬帆启航——安防企业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探讨[J].中国安防,2021(05):1-12.
[6]许彪,张耀洲.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0,14(0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