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1期   作者:孙万
[导读] 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是国家海上专业救捞队伍主力军,是提高
        孙万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 北京 100736  
        摘要: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是国家海上专业救捞队伍主力军,是提高打捞专业队伍整体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体现救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立足国家深海远洋打捞能力发展,抓好潜水员队伍建设,对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救捞职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潜水行业高端潜水管理人才紧缺,普通潜水员竞争激烈,该类人才在培养成熟后离职或转行,势必会给国家海上应急抢险打捞专业人才队伍造成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深潜打捞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潜水员职业特点等方面对潜水员队伍建设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潜水员队伍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打捞单位 潜水员 队伍建设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系统是国家主要的海上专业救捞队伍,担负着海上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清障、海上消防、海上溢油清污清障,以及其他海上安全运输、航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新中国救捞事业诞生于建国初期,近七十年来,特别是2003年经过救捞体制改革以后,中国救捞事业不断发展,救捞队伍不断壮大,救捞能力不断提高,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维护海上交通和生产安全,履行国际海上安全义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潜水员是我国应急抢险打捞队伍中的核心专业技术人才之一,承担水下牵引、焊接、探摸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他们从事的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特点。海上事故险情大多突发于极其恶劣的海况下,潜水员常常是在风大、浪高、涌急、夏季高温及冬季严寒等恶劣的作业环境实施抢险打捞,随时面临着锋利的难船钢板及不规则的海潮、涌浪损坏潜水生命设备的风险。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增长,水下探摸、水下打捞、水下工程施工单位迅速增加,全行业潜水员出现了人才紧缺状况。在此形势下专业技能过硬、职业素质较高的救捞系统所属打捞单位潜水员已成为各水工企业争相高薪争夺的对象。该类人员在国家大量投入培养成熟后离职,势必会给国家海上抢险打捞人才队伍造成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潜水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打捞单位潜水员职业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建设相关建议。
        一、我国潜水行业现状
        根据16 个省市的调查和全国装备订货统计,我国目前有潜水机构近千家,大约有近万名潜水员,绝对数量几乎相当西欧潜水员的总和,主要分布在交通、铁道、水力、电力、石化行业和东部沿海城市。而我国潜水员队伍中力量较强和集中在交通部救捞系统,现有持证潜水员约400 余名,他们具有较为齐全的水下作业手段和技术装备丰富的作业经验和成熟的作业技能,承担着我国近海港口、内陆水域的相当一部分的水下作业任务。
        潜水行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一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潜水机构发展很快。如江苏省海洋工程公司现有各类潜水员180余名,服务范围不仅是传统的水工、打捞、而且参与了造桥、筑路。二是随着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一批专为海上钻井采油平台水下工程服务潜水机构也相继出现,这些潜水机构重视公司信誉的打造和人才培养,各类资质证书齐全,潜水员都通过了专业培训考核,经营机制灵活,管理与国外接轨,设备更新较快,服务态度好,很受业主的欢迎,形成一支有生力量。三是由于海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刺激了海产养殖和捕捞业,如大连、青岛、烟台、舟山一带有大量的海产养殖和捕捞潜水员,内陆水域如水库、电站的潜水员素质也在提高,湖南拓溪水库的潜水员已经可以使用氮氧混合气进行大坝维修养护作业。
        从我国潜水作业能力来看,空气潜水深度基本可以达到规定深度60米。大多数潜水员仍旧使用空气通风式重潜水装具,氦氧混合气或潜水钟潜水海上实际作业已达150米以上。自上世纪70年代起,空气饱和潜水、氮氧饱和潜水、和氦氧饱和潜水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从2006年实现中国氦氧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到2013年创造中国饱和潜水作业198米新的深度记录,再到2014年1月初圆满完成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作业,2021年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又圆满完成了500米饱和潜水首次陆基载人试验,大幅提升了我国深海作业能力,特别是大深度抢险打捞、沉物搜寻、环境救助等复杂作业能力。
     二、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职业特点
        (一)风险强度高。其他海工、水产养殖公司的潜水员基本上只需要执行探摸、培训等浅水低风险度项目,且天气较差、或水下情况复杂、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下水,但应急抢险打捞多在较差气象条件下,作业难度和风险系数很高,随时面临着复杂的水下作业环境、撕裂的难船船体破坏生命支持系统,危害潜水员生命安全。
        (二)心理压力重。潜水员在水下实施应急抢险打捞过程中需要短时间内综合考核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决策或判断,工作压力极大,对潜水员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
        (三)作业难度大。每次应急抢险打捞过程中,难船翻沉体位、救助位置海况、探摸的船型深度、被救人员伤亡情况均不相同,导致海上应急抢险打捞作业难度远高于普通潜水员。
        从以上分析可知,打捞单位潜水员这类人力资源专业性强、承担的风险大、工作关键异常艰苦、成长难度大,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的人力资源。
        三、当前潜水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潜水员培养方式比较落后,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潜水员的培养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师带徒的方式,潜水员大多中专学历,文化素质比较低,知识面比较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准还不能完全达到实际的业务要求,与建设适应一流现代化救捞人才队伍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还不能完全适应快速高效应对海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需求。


        (二)潜水员职业地位下降,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潜水员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集中、业余生活单调,以及工资收入及家庭的原因,现有潜水员流动性加大,不愿意长期从事潜水员工作。,对生活在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年轻人,吸引力越来越小,愿意从事这样苦脏累的技能岗位的人员更是越来越少。
        (三)潜水员薪酬分配制度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难以放活,潜水员工资结构不尽合理,种类繁多,发放方式复杂,与市场收入水平差别不断扩大。大多数潜水员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与承担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风险不匹配,无法发挥激励作用。
        (四)潜水员缺乏职业归属感,影响队伍整体凝聚力。在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已发生很大的变化,青年潜水员在思想上的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不断增强,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受到收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部分潜水员中,尽责履职、爱岗敬业的精、气、神不足,对打捞归属感不强。特别是年轻职工忽视了救捞公益性的工作性质和社会价值,简单片面地将个人利益诉求同商业市场标准划上等号,思想产生变化,心态开始浮躁,进而盲目攀比待遇,拼搏奉献的意识淡化。
        四、加强打捞单位潜水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潜水员队伍建设是打捞单位长期以来谋求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点。做好新形势下的潜水员队伍建设工作,关键是要从推动打捞单位深化改革,实现专业能力升级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谋划。要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单位发展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专业能力为主要任务,巩固基础、完善制度,坚定不移加强潜水员队伍建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海上公共安全不懈努力。
        (一)编制人才规划,加强制度保证。
        认真分析和评估本单位潜水员队伍现状,结合单位发展战略规划与目标,编制与其相适应的中长期潜水员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吸收与培养、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为培养和引进关键人才以及优化潜水员队伍结构提供向导和依据,以满足单位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完善潜水员招聘机制和人才储备工作。通过加大对重点岗位人员招聘和培养力度,使潜水员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储备与发展相适应。通过深入挖掘内部人才潜力、拓宽外部人才渠道,为潜水员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根据潜水员队伍建设规划和工作实际需求,按潜水员供需环境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有计划地招收一些年轻潜水员,特别是高学历潜水作业技术人员,在保持队伍合理结构同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以满足进入深潜水作业,尤其是饱和潜水作业的需求。
        (二)健全培训体系,提升专业水平
        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是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潜水员培训要以单位战略发展要求和提升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加强潜水员培训管理,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长期潜水员队伍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明确培训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培养人才、提高能力和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完善培训评估制度,逐步建立立体的培训评估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潜水员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培训。建立潜水员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使培训结果与潜水员的绩效考核和晋升相联系,增强潜水员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对特定专业资质的取证人员予以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激励。
        加强现有人员的开发,重点加强饱和潜水员的岗位能力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学习和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开展对现有人员的开发、选拔、技能培训和绩效管理等,发掘现有人员潜能,提升岗位适任及胜任能力,以满足潜水员队伍建设的需求。
        成立领军人员工作室,发挥现有高技能潜水员的“传、帮、带”作用和代际传承培训,不断扩大传承面,加快潜水员队伍中高级人才培养,继续提升应急抢险和大深度抢险打捞能力。
        (三)完善激励机制,体现职业价值
        加大打捞单位潜水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完善潜水员的工资管理制度,强化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核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注重分配的科学合理和公正公平,提升潜水员的地位和价值,确保人才竞争优势,促进潜水员队伍建设和稳定。针对潜水员职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借助履行《2006年海上劳工公约》契机,建立清晰的潜水员作业整体待遇管理机制,提升潜水员的待遇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潜水员工资待遇的吸引力问题。一是完善潜水员工资管理方式和分配机制,坚持向生产一线潜水员倾斜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二是要优化潜水员工资结构,根据潜水作业深度、难度,明确潜水员潜水作业津贴和工程津贴,完善健全潜水员技能和绩效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潜水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建立推行包括职业年金、住房补贴在内的福利补偿机制,对不同服务年限、级别、岗位及贡献的潜水员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激励他们长期安心工作,避免人才流失。
(四)强化文化建设,增强内在素质
        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潜水员队伍,必须依靠单位文化战略来支撑。通过单位文化建设,通过以核心价值观来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强化潜水员队伍建设,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加大宣传本单位核心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只有成为潜水员的内心共识、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才能产生感召力、凝聚力和推动力。要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宣传先进典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引导潜水员领会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内在素质,使一线涌现出更多的先进人物。要把教育引导职工提高责任意识,寓关心帮助职工之中。要把握职工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只有职工内心对打捞认同,才会有归属感,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到爱岗敬业。要切实回应职工的合理诉求,积极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对潜水员家庭的人文关怀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