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坤
[导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地域广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
        张坤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生态环境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地域广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十分紧缺.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还有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土地资源难以在继续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强化国家的土地整理工作,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长效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土地整理通常是指对区域内土地进行整体规划调研,明确其在结构、用途上的差异,使区域内所有土地都能够得到最优化、最合适的应用,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避免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浪费。这项工作虽然能够为土地效益的提升带来较大帮助,但如果过度关注土地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也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针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1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土地整理,其深层含义,是在一定区域之内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或者是城市规划而制定的实际目标,通过经济、法律与工程技术手段等对土地利用状况开展改造、调整与综合整治,使用这种方式促使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这也是对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完善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从现代意义的角度来说,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一种景观生态型的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在上述传统土地整理基础上实现保证土地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目标。所谓生态平衡,主要指的是由自然环境、技术、政策与人等等众多因素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土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因子变化都会对自然原本的土地生态平衡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原本就具备一定的恢复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具备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这一限度,会促使生态系统难以恢复。等到若干年之后,人类也会为自己的伤害行为买单。基于此,重视土地开发与整理,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尤为重要。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污染预防和治理困难
        在现阶段,部分区域的环保法制及理念宣传与普及的形式较为单一,范围较为狭窄,法律普及的精准度和覆盖度不高,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性都不高,污染问题预防和治理的力度过小,再加上当地缺乏完善的污染监管、预防和治理机制,并未建立精准的污染治理制度,导致污染问题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和加大,之后再进行整理工作的难度就会逐渐提升,土壤污染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就会变得更为困难。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如若其中一个主体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层级衔接不充分,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度和深入度难以提高,无法真正全面的落实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长此以往,土地整理工作的过程中就会日渐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生态环境保护部分的投入会随着其他压力的增大而减少,不仅会影响土地整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还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度和完整度大幅下降的问题,不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2 监管机制有待加强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覆盖范围和深入度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工作执行部门的监管职能任务不断加重,会出现执法力量和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不断增多,而土地整理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投入相对来说较为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和任务所需,阻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管部门监督与管理任务的全面执行与落实。


 2.3 违法排放企业的存在
        在城乡地区整体发展速度高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城乡区域涌现了较多发展趋势迅猛的企业,但在这部分企业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缺乏正规管理体系和不遵守相关环保法规的污染物排放型企业,在其日常生产和运作的过程中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唯一的管理目标,并且这部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往往较为落后,所排放的污染物通常未经合法合规的处理甚至不经过物理或化学处理就直接排放,这部分污染物如若直接排放到了当地的土壤和水源中,就会大幅的破坏当地的资源平衡,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就会随之涌现,并且有一定可能性会威胁到当地整体的土地整理和开发工作。
 2.4环保设施缺乏
        越是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区域,就更为需要高性能和高效率的环保设施,来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和利用发展和利用,但部分生态环境薄弱的区域却缺乏足够数量和足够性能的环保设施,并且由于环保设施的缺少或老化导致难以真正的缓解和削弱自然灾害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损伤和消耗,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循环修复和保护,这给土地整理工作和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造了更大的难题。
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3.1差异化土地管理
        差异化的土地管理方法是在遵循土地治理规定的基础上,对一定地域的土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其内部构成,全面的对长期的发展做出规划,制定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处理方式。换言之,需要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域,根据规划有针对对性地实施措施,制定的发展方案必须具有自身特色,将土地整理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并协同发展。在土地治理的问题上,应该合理利用与分析,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比如针对乡村区域,主要的问题应该是提升当地的生活水平,合理使用资金把乡村设施加以完善,改善土地的构造,提升土地资源的可用性,但必须要保证生态环境被保护。除此以外,要依据实际情况,强化农业和生态建造,使生产与环境统一发展,在实现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改善环境现状。
3.2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之一,维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使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如果人类想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且取得长远的发展前景,就必须严加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着重保护稀有动物。土地整理前必须要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此保障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与平衡性,促进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3合理划分城镇
 城镇的规划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业化构成以及产业构成开展合理的整顿,保证城镇发展与资源数量以及环境的可承受力相协调。换言之,城镇的发展如果不顾资源的限制、忽视环境的保护问题,势必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除此之外,工厂的分布在注重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把环境的状态考虑进去,设置距离商业区和住宅区较远的地域。
3.4确定评价指标
        土地整理进程中,做到生态环境维护的同时,根据土地具体特点设置合理的评价系统也非常重要。如果想做好这一体系与环保的统一,重中之重就是设计一个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指标,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准确地分析土地整理对其产生作用与影响。与此同时,也可以采用更多合理的方式来强化土地整理进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土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相关负责人应正确认识自身任务,对照标准,凝神聚力,切实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落细。同时,以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全力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任务,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土壤污染物处理能力,保证土壤环境质量达标,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英杰.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地名,2019(05):40-42.
[2]黄清建.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0):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