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岭
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北碚区 400700
摘要:矿产的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露天采矿是直接将地表土层拨开,直接挖去矿石,井下开采更多是由于矿产资源埋藏比较深,在挖掘期间,要通过打井的方式,来直接在井下挖掘隧道,去开采煤矿资源。在国内,大部分的煤矿开采都要进行井下作业,但是井下作业也会应用到很多采矿技术,工程设备的使用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新技术;安全管理
1采矿技术的种类
1.1露天采矿技术
在中国煤炭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其他采矿技术相比,露天开采是一种安全系数最高的技术,运用该项技术,不仅能够增加开采数量,还能在降低采矿损失的同时,提高开采效率,充分发挥了露天采矿技术的优势,因此,露天开采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受到不同地质类型的影响,该项技术无法达到在所有煤炭开采工程中使用的目的,它适用于矿床规模大、埋藏深度大以及使用到大型机械设备的煤矿资源开采领域中,且得到广泛使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直接将煤层上方岩层剥离开后实施煤炭开采,且没有必要再构建巷道,为工程施工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然而,露天开采技术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即: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以至于为之后的恢复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1.2填充开采技术
填充开采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在开采后及时填充地下采空区域,防止发生上层土壤和岩石坍塌的情况,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它对周围矿石和土层等支撑不稳定的矿区起到保护作用,填充开采技术在煤层开采的各个阶段使用最频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这项技术,不仅能有效保护煤层的地下环境,还能将开采力度发挥到最大限度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同时,填充采矿技术也可以用在地表有珍贵、稀有的矿产资源需要保护的矿区。
1.3深矿井开采技术
所谓深井开采,其实就是深圆筒开采,通常是指埋在与地表有一定深度的煤炭。而深井开采是深于地表800m的煤炭。在深井开采时,施工人员有必要加强开采技术的应用。这是由于深井中地压和地温相对来说较高。当进行深部开采时,矿井温度随着距地表的深度越来越高,远远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此以往,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在深矿井开采过程中,要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取降温措施,以此来确保矿井正常施工。
1.4机械化开采技术
现在最常用的开采技术就是机械化开采技术。依据不同的工作形式,可分为露天采矿法和地下采矿法。露天采矿法是在开采之前,必须用机械先剥离矿体表面上方的岩石和土壤,由于矿体直接暴露在地表的因素,为露天开采带来了很多便利,如:便于采矿机械操作、提高安全性、减少矿石损失,保障效益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以此获得收益的最大化。相较于露天采矿技术,地下采矿技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若机械操作不当,矿井就会面临坍塌等安全事故,目前,地下采矿技术多用于金属矿山的开采。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大力提倡,地下采矿技术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利用尾砂胶结充填这一现代新型环保开采技术实施地下开采,其不仅能处理尾矿污染,还能在开采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坏程度。
2采矿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2.1打造健全的采矿安全管理体制
首先,要在采矿工程施工中建设教育安全的管理体制,对于采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约束,这样才能够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者其他的原因可能会引发的安全事故。
同时,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针对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施工作业的步骤进行分配和管理,发挥出安全管理机制的实效性,生产的权利和责任要科学的安排,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的采矿工作流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按照有关的行业标准进行操作,避免由于违反规定造成的安全隐患,务必保证采矿作业井然有序的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另外一方面,在工作人员的招聘环节中,应当要注意挑选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同时对于老员工,应当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学习专业知识。除此之外,采矿工程的进行过程应当服从上级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建议和安排,开工之前必须要制定合理详细的阶段性目标,做到有备无患。工作人员还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监管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培训教育打好安全基础,全面保障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2建立安全生产的规划
在采矿工程开始之前,首先必须要对采矿地区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具体的勘察,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勘察的结果,以科学的方式作出合理的分析报告,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当前的开采条件做出合适的规划,在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一旦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至于措手不及。重视采空区,避免出现积水问题,凸显防护效果,坚持科学生产的观念,注重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提高采矿作业安全性。同时,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当吸取经验和教训,根据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展开深入研究和调查,找出可能会引发事故发生的诸多要素,突破以往存在的安全防护的瓶颈,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性,定期展开安全培训活动,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操作工人,都应当强化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事故逃生方法和急救方法,更好的保障操作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重视通风管理
采矿作业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因此,应当特别重视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做好矿井的通风工作,维持良好的通风系统,避免在井下作业可能会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普及通风知识,科学的打造矿井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应当考量作业区,根据不同的采矿区域展开有针对性的通风计划。采矿工程务必要将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忽视安全生产的相关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设备,提高安全保护的科学性。
2.4进行安全职责认证
井下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采取较为专业的手段,对于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排查。落实具体的安全责任认证的目标,采用保险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应当自觉的为井下作业人员参保失业保险和人身保险,用保险的优势降低采矿行业的危险性,使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采矿工作中去。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采矿工程安全责任认知,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各种手段全面提高采矿工作的安全系数,保障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同步进行。
结束语:在采矿工作的开展中,安全管理凸显出其重要价值,使采矿的整体进度得到极大程度的保障,也使煤炭质量达到较高的标准,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实践中,采矿企业应反思新技术的应用成效,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开采区域的新技术,同时重视社会保障,增强全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使采矿企业朝着大型化和产业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朱连杰.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新技术与施工安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3):36-38.
[2]杨昌臻.探讨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新技术与施工安全[J].世界有色金属,2020(2):39.
[3]梁玲.沃德携新技术亮相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4.
[4]马建军.探讨采矿新技术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探究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44.
[5]张俊义.采矿新技术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性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