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新
云南省沧源县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677499
摘 要:烟后稻是充分利用坝区有效的光热资源,提高大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是沧源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水稻产业。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种植,现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笔者经过多年调查发现,农户在种植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结合实际,就沧源县烟后水稻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简要阐述,仅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烟后水稻 种植管理 应对措施
沧源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县国土面积217.8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4839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9.8%,坝区仅占0.02%,县境内最高海拨2600米,最低海拨680米,年均气温18—22℃,年降雨量1763.5毫米,森林覆盖率74.2%。2020年全县辖区内共有6乡4镇,93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和一个国营勐省农场管委会,全县共有859个村民小组,农村户数38222户,农业总人口145951人,农业劳动力95080个,年末实有耕地44.839万亩,其中:水田9.08万亩,旱地35.759万亩,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83726.08万元,粮食总产达7.8万吨,农民人均口粮436公斤,农民所得总额154467.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83元。
1、沧源县烟后水稻种植现状
沧源县的烟后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三勐”坝区(勐董、勐角和勐来)乡镇,截止2020年底,沧源县烤烟下田种植发展到10228.6亩,实现粮食产量358万公斤,(一般稻谷)按干稻谷3元/公斤计,实现经济效益1074万元,(按65%出米率计,市场销售5元/公斤计)可实现大米销售收入232.701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1163.5万元;而“三勐”烟后种植水稻完成8954.6亩,占全县烟后水稻种植的87.54%,烟后稻种植实现粮食产量173.02万公斤,占全县烟后水稻产量的90%以上;按照干谷子(一般稻谷)计算实现经济效益519.05万元,(按出米率65%计)大米112.46万公斤,出售大米(大米价按5元/公斤计)562.3万元,“三勐”坝区烟后稻种植共涉及到3个乡镇9个村民小组460户1840人的经济收入问题,当季烟后稻种植能增加农民收入1800元以上,可实现一年两季(烤烟和水稻)可收8500元左右,有效的推动了“三勐”坝区粮食的增产增收和社会稳定。
2、沧源县烟后水稻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当地党委政府没有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没有积极引进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没有充分发挥热区资源的最大效益化。
2.2 当地群众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意识,缺乏烟后稻种植管理意识、存在着种植粗放、管理不到位和对烟后种植水稻没有制定合理的种植管理模式。
2.3 小农思想意识突出、种植的水稻只是满足于自给自足,没有充分开拓粮食销售渠道,没有形成当地的特色品牌,没有充分开放利用优质大米的价格优势。
2.4 没有充分开拓大米市场,没有做出名、优、特的优势大米,在市场上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价、经济效益不明显。
3、沧源县烟后水稻产业应对的措施及对策
3.1 随着优势产业(烤烟)的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粮食)种植面积宅逐年减少,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减少,当地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只顾发展优势产业(烤烟),忘了发展传统产业(粮食),粮食安全也应该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中,既要抓好优势农业产业,也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同时,积极发展烟后稻种植,一方面,通过种植烟后稻,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有利于减少烟田来年种植烤烟带领病害的发生率,确保延长烤烟连作种植年限;另一方面,开展烟后稻推广种植,既可以促进粮食的增长增收,又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社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3.2 由于烟后稻种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应引导当地农民群众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模式,争取烟后种植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实现经济效益2500元以上,做到烟后稻亩纯收入在1700以上的发展目标。
因此,烟后稻栽培管理模式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制定好烤烟种植和收获时间:烤烟移栽争取在2月中下旬全部结束,收获在6月下旬全部结束,确保烟后稻在7月15日前全部移栽完;(2)、烟后稻育秧时间:一般提前在烤烟收获结束前1个月左右育秧,秧龄达30—35天栽插;(3)品种选择:选择高产、抗病、米质优的品种、适宜海拔1400米以下区域的高产品种,如:两优2161、文稻11号、宜优3009、闽红6和滇屯502等品种。(4)、培育带孽壮秧:①、播种前,及时爆嗮种子中2-3天时间,杀死带病菌种子,侵种时采用强氯精泡种子48小时催芽,并对种子进行防治稻瘟病的第一道关口防治,当根长等于谷长,芽长为谷长的一半,既可播种;、苗床选择与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肥力高的地块;苗床要求土壤肥力达到“肥、后、松”,保肥、蓄水,保墒能力强,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每平方米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每平方米50克),反复锄2次,使土肥充分混合;每亩用1公斤敌克松兑水泼浇床面(每平方米1.5克),然后用木板轻压,保证床土平整。③、适量播种:每亩苗床用种量4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公斤),将催好芽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用腐熟农家肥与生土均匀混合盖种(0.5—1厘米厚),不见种子为宜,确保水稻种子能正常生长。④、苗床管理:当秧苗达三叶一心期时,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同时,做好苗期叶蝉、飞虱的防治工作,移栽前3天及时进行稻瘟病防治工作。
(5)、积极做好烟后大田移栽及田间科学管理工作措施:①、整理大田,施足底肥。烤烟采收结束后,及时拔除烟杆,翻犁田块,细整细耙,每亩施入1000公斤优质农家肥,增加提高大田土壤肥力。②、合理密植、适时栽插,保证质量:当秧龄达30-35天,叶片长至4叶一心时即可移动栽,栽插时要做到浅、直、匀、稳,深度在1寸左右、株行距尽量保持在4×7寸,做到双苗移栽,每亩基本苗在4-5万丛,亩有效穗在22万-24万穗以上,确保高产的形成。③、进行化学除草和追肥工作:大田肥原则做到前轻、中重、后补的施肥原则,做到掌握浅水插秧、寸水返青、簿水促孽、够苗烤搁田;移栽后7天,浅水灌溉,保持大田水层在1寸-2寸左右,用新得力、农得时等除草剂结合亩用15公斤尿素进行化学除草和大田追肥;移栽后40天左右,结合大田水稻分蘖末期至抽穗扬花期前期,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15公斤,④、加强对大田病虫害的防治: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中,主要防治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叶蝉、飞虱、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等为害;⑤、适时收割:当全田做到九黄十收,有90%以上的谷粒变黄,即为收获适期。收割过早,千粒重低;收割过晚,易落粒,影响产量。
3.3 由于当地农民群众还存在着小农意识,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烟后稻种植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党委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种植一些较为优质的水稻品种,采取种植一些绿色优质生态的优质稻米,通过政府农业部门,积极申报绿色生态优质稻米生产种植基地,打造佤山生态优质大米种植基地,做好规划,引进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生产企业,采取种植技术指导由农业行政部门,种植管理由农户自行管理,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由企业来牵头的销售模式,只有这样,大米的市场价格才能获得较好。
3.4 当地政府部门要采取积极行动,多方考察宣传,努力打造“佤山绿色生态大米”品牌,通过新闻、网络和国家、省、市三级平台进行宣传,通过播放绿色生态大米的种植管理(种植地理标志、使用肥料、防病、防虫等)标准、生态大米加工流程或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让广大消费者看着舒心、吃着放心的绿色生态大米,只有这样大米的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广大农户才能增加经济效益,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5、沧源烟后稻的经济效益分析
截止2020年底沧源县“三勐坝区”烤烟下田种植共完成 8954.6亩,烤后水稻种植实现粮食产量173.02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519.05万元,农户通过种植一季烤烟和一季水稻,实现一年收获两季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减少来年种植烤烟遗留的病害,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如:勐角乡勐角村6组贺各党,烟后稻种植8亩,实现总产量4320公斤,按稻谷每公斤4元计,实现总产值17280元,减除各种生产成本4500元,实际增收12780元,平均亩产值增收2160元,如通过采取提升大米品牌自身价值,亩产值也可能再提升60%以上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水稻区域目标产量生产技术规范(滇西南稻区杂交籼稻亩产700千克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p406页)》 中国农业科学科技出版社 主编:廖西元 2010年3月出版;
2、《云南省粮食稳产增收十大科技措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云南科技出版社 主编:道金荣 傅 杨 2016年12月出版
3、《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技人员培训教材)》上册 主编:云南省农业厅 2012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