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郭宇鹏
[导读] 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是马铃薯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了解马铃薯的
      郭宇鹏  
      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八里镇人民政府                151108
      【摘要】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是马铃薯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了解马铃薯的种植过程和种薯质量控制现状,有利于我国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马铃薯栽培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铃薯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马铃薯质量控制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马铃薯栽培质量控制技术有所贡献。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生产;质量控制
      引言
      马铃薯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食品和工业原料之一。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马铃薯产业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薯粮战略的出台使马铃薯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但马铃薯生产总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马铃薯品质不高,直接影响了我国马铃薯生产。研究表明,马铃薯种薯品质控制可提高产量30%以上,有效提高马铃薯品质。因此,提高马铃薯品质对加快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铃薯种薯质量的控制
      1.马铃薯播前质量控制
      种薯选地: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不易蓄水的沙壤土。长期以来没有种植过马铃薯或雪茄的土地,土壤pH值6-7,未使用过任何除草剂的土壤。
      种植区域:适宜的种植面积是种子质量控制的基本条件:海拔高,积温低,无霜期短,生育期日照时间,昼夜温差大,不易发生病虫害。
      2.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
      种薯控制:马铃薯适宜生长温度为10~15℃,避免阳光直射,马铃薯种子被阳光直接照射,使得芽被切割的部分难以愈合,增加了内部细菌感染芽的几率。发芽20~30天,芽长到2~3cm然后播种。这种途径可以生产更多的茎秆,大幅度提高结薯率,有效控制大薯率。
      施肥控制:控制氮肥的使用,以降低大薯率,减少收获时马铃薯出现损伤和结皮,从而减少贮藏过程中水分损失和腐烂损失。对于pH值大于7的地块,应施用硫酸铵和硝酸铵等酸性肥料或石膏。
      种植密度:适宜马铃薯种植密度为75,000~90,000株/hm2,可以有效地控制块茎大小。
      3.马铃薯生长期间质量控制
      防病虫害生:措施单位可以使用(吸入式杀虫剂,直接施入土壤,价格较高)15kg/hm2,播种时自播种期起每隔7天喷施一次杀虫剂,直至幼苗完全枯死为止,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去除不合格的植株:先去除群体树中花叶病植株,劣质植株和弱质植株。在第二次除杂开始时,重复第一次操作,重点是对绕线病毒株进行除杂。
      病毒检验:在开花初期进行病毒检测,每批至少100份样品,田间样品5份,每点连续取20株,第四片1-2g自上而下送检测部门。根据试验结果,对各级批种薯进行降解或处置。
      后期杀秧: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块茎膨大结束和干物质积累,田间的停滞有利于各种病虫害,使田间病虫害失去寄主,有效保护块茎免受病原体侵染,减少病毒侵染块茎的数量,减少甘薯的形成,减少软木皮,减少块茎的形成。杀苗的方法是先用压苗机将幼苗从一系列老胎中压出,压碎幼苗,密封地裂缝,防止晚疫病,侵染块茎,然后喷施干燥剂G无影无踪(无除草剂杀苗系统)3000ml/hm2。
      田间防治储藏病害:生长季喷施至少两种内源杀菌剂:菌核丝核菌,其次是块茎甲大小;第二次在第二大块茎蛋上,既能防治晚疫病,又能提高块茎的抗病性,减少贮藏病害,主要是控制干腐病和湿腐病的发生。
      二、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和质量控制现状
      1.缺乏相应的人才队伍
      目前马铃薯质检队伍和机构已不能满足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培养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人才,加强质检机构建设的需要。


      2.缺乏相应的宣传力度
      虽然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试点示范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与全国庞大的马铃薯种薯产业相比,仍需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认证体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对种植马铃薯质量没有足够认识
      部分种薯生产企业和种薯用户对种薯品质的认识还不充分,有必要开展种薯品质检测的宣传和科普工作。
      三、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基本模式
      1.原原种:试管苗实践后,移栽到有隔离措施的温室或棚内生产原种,也可采用气溶胶或水培的方式进行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原种。
      2.大田种薯:利用原种马铃薯在开放但有隔离条件,蚜虫少,不利于蚜虫落地的基础上生产马铃薯种和合格种薯(原种以外的种薯种)。
      3.生产脱毒试管苗:将合格的核苗在组培室采用MS培养基进行快繁移栽试验,合格后准备原产。
      4.获得脱毒核心种苗:采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剥离技术,结合热疗,超低温冷疗,化疗等。用于脱毒,培养和再生脱毒马铃薯试管苗,脱毒苗通过试验后作为核心苗。
      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马铃薯种子/幼苗的质量检测贯穿于马铃薯种子生产的全过程。目前国内外马铃薯制种基本采用这样的技术体系,马铃薯种子生产的技术核心是脱毒,一方面清除影响马铃薯种性的病毒或病毒,另一方面分离和预防导致马铃薯种子品质下降和种性损失的病毒。
      四、促进产业发展的种薯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加强马铃薯品质检测知识的宣传
      在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尚未成熟之前,必须对马铃薯生产者进行马铃薯病害,防治和检测方面的培训。首先,生产者可以自己控制马铃薯生产质量,然后参加马铃薯质量检测认证小组,提高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控制水平,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因此,马铃薯检测机构的建立必须满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需要。测试机构的数量将逐步增加,测试队伍将逐步扩大,标准推广和测试技术亟待掌握,相应的测试技术和标准将尽可能针对不同群体实施。
      2.信息化种薯质量控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各种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管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甘薯栽培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企业众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上的马铃薯种植杂乱无章。万一发生马铃薯质量纠纷,很难解决。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马铃薯品质溯源平台,可以实现马铃薯栽培质量控制和溯源,有效防止上述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铃薯栽培质量控制体系。
      3.为马铃薯质检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
      诉讼制度建设的速度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依靠生产者的自我控制是行不通的。各省正在积极准备试行该系统。鉴于各自的特点,相互合作必须立即受到影响。因此,一些省份在准备考试制度的同时,国家也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政治,经济支持。它不仅促进建立多个省,而且帮助各省有计划,协调和统一地开展工作。在进行测试时,建议采用抽样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各省逐步加强马铃薯生产的指导方针和标准,争取尽快在一个省开展马铃薯种子质量认证示范,然后由其他省进行,以促进马铃薯生产国的发展。马铃薯生产符合国际认证。
      结术语
      马铃薯种薯品质一直伴随着我国马铃薯主食战略的开放,影响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是关键,但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而质量监管体系和种薯质量溯源平台建设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因此,应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马铃薯栽培研究和种子资源创新,有关组织和部门应加强马铃薯产销的宣传教育和马铃薯销售管理,以提高马铃薯种植的普及率。
      参考文献
      [1]申宇.马铃薯种薯质量溯源平台的设想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6(9):202-204.
      [2]牛占东.讷河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登记管理制度现状[J].种子世界,2017(3):7-8.
      [3]袁文斌,车兴壁,王泽乐.比利时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技术及管理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6):78-80.
      [4]孙慧生,杨元军.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C]//陈伊里,屈冬玉.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开发.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数...
•   城市...
•   G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