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南蔼玲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基于工业互联网、5G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国内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本文提出一条基于工业互联网、军民融合、系统集成优化的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并进行了宏观经济学可行性实践论证,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示范指导价值。
关键词:机器人;宏观经济;产业路径
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全球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样在不断扩大,智能机器人产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力质量、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降低智慧阵地的战斗减员、智慧城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预测分析。探索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经济学路径研究,是加速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纵深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引发规模经济、数字经济时代变革的必经之路。是高度体现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创新性技术实践。
一、路径一:智能机器人与数字经济
(一)利用数字经济,加快要素聚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数字经济的兴盛,智能机器人的产生既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是指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互联网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所以智能机器人产业要利用好信息网络这个新型载体,将数字化的信息与知识作为生产要素[20],在政府的扶持下,乘着网络快速发展的东风,借助数字经济的优势,以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为目标,通过构建规范的网络平台,发挥数字经济的快捷性﹑外部经济性﹑可持续性等特征,加快信息在行业内部的流动,促进区域间资源和信息的合作与交流,使机器人核心技术自主权和高端产品研发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加智能机器人产品附加值,制造属于自己的关键产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人力资本对于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尤为重要,在外界大环境﹑内在硬件都良好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引进高素质人才,听取专家经验,吸取国外发展教训,推动行业发展,因此政府应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针对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各个环节遇到的瓶颈问题,积极举办线下国内外交流会。
(二)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实现质量变革
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必然要依靠市场力量,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充分了解消费者心理以及需求就显得分外重要,相较于传统的线下经济模式,大数据时代下,可以通过网络观察﹑记录消费者的浏览和消费足迹,分析和把握当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将其纳入研发方向,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此外,由于智能机器人的价格要比普通商品昂贵一些,很多消费者更愿意去实体店亲自选购,所以在利用网络掌握消费者信息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线下消费者,积极开展研发成果博览会和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倾听消费者的看法。结合两者,研发制造出更贴合市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智能机器人。
此外,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质量变革的重要内容,因而同样重要,做好智能机器人在整个交易流程的服务工作,完善交易前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线上交易过程中的物流﹑产品包装以及可能存在的售后退货退款等服务,为顾客提供全面信息,减少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二、路径二:智能机器人与规模经济
(一)加快产业聚集,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智能机器人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要想长久稳步的发展下去,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地域条件,利用各自区域的比较优势,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形成内部规模经济,同时结合数字信息,共同带动各个企业平均成本递减[19];同时各个企业应积极与整个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相联系,使整个产业融为一体,杜绝各个企业的各自为营,形成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各个区域的优势,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加快整个产业链实现平均成本递减的步伐,实现“1+1>2”的共赢局面,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在扩大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寻找最优生产规模,避免由于各个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失衡等带来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二)注重产业布局,充分利用结构规模经济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开整个市场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智能机器人行业应该加强在各个地域中与其他行业经济实体的联系,比如周围的住宅区,商业区,经济开发区等,充分利用各个经济实体带来的人流量等形成各个行业之间的互利互惠,使整个区域的各个结构包括城乡结构,经济结构等彼此之间形成结构规模经济。
三、路径三:智能机器人与宏观经济
(一)加强产业宏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认识到当前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我国对人工智能的落后观念,促进科研管理模式多元化,紧跟国际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政府做好对产业发展大方向的引领作用,重视对该行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优化智能机器人产业结构,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使其有能力占据中高端市场,同时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运用数字经济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的环境污染的杜绝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行业准入标准,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促进产业向成熟阶段迈进
智能机器人行业尽管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品质却良莠不齐,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同时该产业还只是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形成主要依靠市场需求发展的产业集群,前期投入资金庞大。面对处于发展成长期和质量参差不齐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政府应加快制定机器人行业详细标准,把握行业整体发展方向,立足本土,建立健全的体制,充分发挥我国生产要素优势所在,规范机器人生产流程,接轨国际标准,并加强对智能机器人质量的监管,在终端产品标明质量等级,从而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智能机器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针对其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应为其融资提供便捷渠道,大力支持其科研项目,事后对创新成本进行补贴。通过规整行业竞争环境,构建有序﹑高效率的融资环境 从而提高智能机器人行业整体实力,使整个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
结语:
智能机器人产业宏观路径分析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参考,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高灵敏度智慧感知与模式识别、最优自主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多模态人机融合数据挖掘、多数据融合系统优化,大力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才能使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更好的稳定占领国际高端产品需求市场。
[参 考 文 献]
[1]谭景春. 试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战略[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8):131-132.
[2] 陶永,王田苗,刘辉,江山.智能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与建议[J].高技术通讯,2019,29(02):149-163.
[3] 徐长生,刘晓翠.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19(06):22-25.
[4] 刘大峰. 机器人发展对经济的积极影响之研究_刘大峰[J]. 时代金融, 2018(70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