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宋丽
[导读]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产增收增效的显著
       宋丽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内容简介: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产增收增效的显著特点。水稻在苏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过去传统的插秧技术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种用来大批量大规模生产的种植方式。包括整地准备:大田质量要求,适时刮田灌水,秧块准备;插秧作业:插秧前的准备,插秧作业质量;插秧机准备:合理配置机具,技术状态等。自动化插秧,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把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 机械化 插秧 技术 探讨
1 选地整地做好插秧准备
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稳产,农民朋友很容易接受,要求技术比以前高,要经过培训方可操作。
1.1大田质量要求。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块平整、田面整洁、上       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每亩为3000千克和无机肥每亩为60千克。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即可薄水机插。
1.2适时刮田灌水。应在机插前2天至3天将田刮平,然后将水放干,以降低营养土的含水量。待机插头一天或当天再放1厘米至2厘米的水层,这样既有利于插秧机行走,又可防止秧苗倒伏严重,提高插秧质量和效率。所以,表层土的含水量以泥脚深度为15厘米至20厘米为宜。
1.3秧块准备。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的程度为宜)。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       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置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秧块,宽为27.5~28厘米、长为58厘米左右。
2选择水稻插秧机。
       水稻机插秧是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选择好农机具是很关键的,我们通常用的水稻插秧机是久保田。久保田农机2ZGQ-8B(NSD8)水稻插秧机参数:久保田2ZGQ-8B(NSD8)水稻插秧机,产品型号2ZGQ-8B(NSD8),工作状态外形尺寸,长度(mm)3350,宽度(mm)2820,高度(mm)2415,最小离地间隙(mm)455,结构质量(kg)805,配套发动机型号D902-S09,结构型式为立式水冷3缸柴油机,总排气量(L)0.898,标定功率(kW)15.1,标定转速(r/min),3000,燃油是优质柴油,燃油箱容量(L)17,行驶部行走轮,直径×宽(mm),前轮φ650×95,后轮    φ950×50。变速方式,液压式变速(HST)变速级数(级)主变速:前进后退无级变速(副变速:2挡),作业速度(km/h)0~5.94,插秧部    工作行数(行)8,行距(mm)300,穴距(mm)(*1)100、120、140、160、180、210。1穴苗数调节量,横向移动次数26、20、18,纵向取秧深度(mm)8~18,插秧深度,(mm)10~42(5级)秧苗条件,叶龄(叶)2.0~4.5,苗高(mm)80~250,作业小时生产率(hm2/h)    (*1)0.2~0.6。注:(*1)表示在车轮滑移率为10%的指标。 * 主要规格会因产品改进而发生变更,恕不另行通知。插秧方式: 四轮乘坐式。插秧行数: 6-8行。
3 插秧作业
3.1插秧前的准备
(1)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2)装秧苗前必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秧。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3)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4)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5)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3.2插秧作业质量要有保证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
(1)机械插秧的总体要求:一行走要直,接行宽窄一致。二田边要留出一行插幅,便于出入稻田,插后整齐,不用补插边行。三秧片接口要整齐,减少漏插。四若是秧片水分少,要在秧箱中加水保持下滑顺利,防止漏插。五漏插行段,要注意抛足补苗秧片,随漏随补;减少漏插、漂秧和勾伤秧,一般允许漏插率为百分之五。
(2)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5%;
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4%;
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

漂秧率≤3%;
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勾秧率≤4%;
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翻倒率≤3%;
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85%;
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10~35毫米(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4插秧机数量安排
       合理配置机具,根据插秧机的日工作量和当地的插秧期来配置插秧机,一般以10至15亩水稻地配备一台插秧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机插的效率,又不耽误农时。
技术状态,插秧前应对插秧机进行全面的保养检修,尤其对栽植臂部分,要拆卸检查保养,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插秧结束后,要对插秧机进行清洗以便下次再用。
5大田管理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敢足穗、大穗。
5.1、巧施蘖肥。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栽插后的5~7天,适时施返青分蘖肥;裁后15天左右再施一次分蘖肥促平衡。
5.2、少吃多餐。分蘖肥应分次施用,使肥效与最适分菜发生期同步,促进有效分蘖确保形成适宜穗数控制无效分蘖,利于形成大穗,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5.3、适时搁(晒)田。当总茎蘖苗达目标成穗数的80%时开始搁(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质量,保证低位分蘖成大穗。适时管水。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裁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察;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主;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某它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淡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6、化学除草。机插秧田块的化学除草,在返青分蘖肥时使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化除,施后并保持一定水层5~7天,同时开好平水口,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害。并注意二次化除。
6.1冬闲田机插秧一律要求栽插前封杀。其步骤是:在机插之前5-7天,大田整平后及时建立5-7厘米水层,以不露土为宜,亩用50%丁草胺150g兑水30kg均匀喷雾,必须封足3天时间,方可退成浅水进行栽插。
6.2麦茬田机栽的田块应尽量机栽前建立水层进行封杀。其具体要求是亩用50%丁草胺100g兑水50kg,进行均匀喷雾。
6.3秧苗活棵后茎叶处理,机插后10天左右看苗结合施肥进行化学除草。每亩用53%苄嘧.笨噻酰60g拌肥均匀撒施,禁止喷雾,施药前田间建立3-5cm水层,不能淹没秧心,施药后保水5-7天。
6.4分蘖期挑治 在机插秧分蘖期有稗草、野孛荠的田块,每亩用50%二绿喹啉酸50g+10%吡黄隆20g兑水40kg均匀喷雾,药后保持3-5cm水层5-7天。
参考资料: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介绍,<<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编印,2020年3月
[2] 王兴龙,石广跃,李必忠,等. 连粳6号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9(1):39-40.
[3] 朱顶目,孙扬国,汪成林,等.江苏省响水县麦茬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10,40(4):48-51.
[4] 许猛,郭彩红.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0(8):14-15.
[5]石广跃,陈新,浅析淮安市晚熟小麦茬口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6]张锦萍;钟平;陈川;徐善状;孙春梅;张香圃;孙业明;;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7]朱德峰;陈惠哲;;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中国稻米;2009年06期
[8]李茂柏;曹黎明;顾玉龙;何为志;朱春梅;;上海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1年03期
[9]赵红;潘晓华;罗朝晖;许俊道;刘凤林;王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10]张莉;;水稻机插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11]叶玉秀;陈新红;周青;唐成;秦寅;;生物培肥剂培肥秧床对机插水稻秧苗形态特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12]张培江;付强;李霞红;孙如银;李福军;占新春;郑乐娅;王玉军;陈学英;;安徽省直播和机插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13]周明;赵广福;韩汝青;;不同土壤上快速生物培肥剂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14]张锦萍;钟平;陈川;徐善状;孙春梅;张香圃;孙业明;;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15]王铁忠;陈惠哲;朱德峰;贾仁叨;;连作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应用效果及品种比较[J];中国稻米;2010年03期
[16]李育娟;龚克成;刘红江;侯秀芬;孙志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插水稻肥料运筹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0年03期
[17]吴金书;贺长征;刘冬平;赵伯康;邹国民;周铭成;;机插秧模式在稻鸭共作中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稻米;2011年02期
[18]李茂柏;曹黎明;顾玉龙;何为志;朱春梅;;上海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1年03期
[19]王兴龙,石广跃,李必忠,等.连粳6号在苏北种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9(1):46-47.
作者简介:宋丽,女,1975年4月出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目前,研究方向,农机化技术推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论...
•   ...
•   ...
•   ...
•   ...
•   ...
•   ...
•   ...
•   ...
•   ...
•   浅...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