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安徽省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35200
摘要:早熟梨成熟时间早,营养物质丰富,肉质细嫩,香甜多汁,因而深受市场欢迎。早熟梨经济价值高,为满足市场需求,保证早熟梨产量与质量,提高农户经济收益,研究分析早熟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萧县为例,对早熟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萧县;早熟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萧县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是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萧县有着悠久的早熟梨种植历史。近年来,萧县县委、县政府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成了以黄河故道园艺场和东阁园艺场为片区的5万亩优质早熟梨基地,极大的促进了萧县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民脱贫能致富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1科学建园,合理选种种植
早熟梨种植前,应认真做好选址建园工作,这是实现早产、丰产的关键。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合理选址,选址在背风向阳、灌水排水便利、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建园,并且要确保交通运输便利,如园内有乔木及灌木,应及时砍掉。如有杂草,可人工除草或者使用草甘膦除草除草,除草后1周翻地整地晾晒,有效杀菌灭虫,避免爆发病虫害。
其次,要合理选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气候、温湿度、降雨量及土壤墒情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早熟梨品种种植确。确保其具备早熟、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以萧县为例,适宜种植的早熟梨品种有:黄金梨、翠玉、丰水、幸水、黄冠、圆黄、绿宝石等等。
最后,要结合本地气候因素,科学合理控制好早熟梨种植时间。种植前需要挖掘种植穴,每个种植穴施加1kg石灰+25kg有机肥+2kg枯饼肥,促使果苗早生快发。种植时,应控制好密度,一般情况下,将密度控制在4m×5m为宜,每0.667公顷地种植33株即可,提倡稀植[1]。
2肥水管理
早熟梨生长过程中,水分及肥料是必需品,及时灌水施肥有助于达到早熟增产地目的。因此农户要积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满足早熟梨生长对于水分及养分的需求。
首先是梨幼树施肥。在早熟梨定植后1-2年,应结合长势及早施肥,每株梨树施加100g氮肥、30g磷肥、50g钾肥。定植后1年,梨幼树春梢长至7cm时进行首次追肥,每株梨树追加0.3尿素溶液5kg,后期每间隔20日追肥1次,直至7月中旬,使用三元复合肥进行最后1次追肥即可。
其次,初结果树施肥。早熟梨定植2年后进入结果期,大多梨树在3-4年开始结果,为达到500kg产量,应及时施肥,前期以施加氮肥为主,中后期配合施加磷钾肥。全年每0.667公顷地施加50kg尿素+70kg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即可。
再次是盛果期施肥。早熟梨定植5-6年后,进入盛果期,为达到2000kg产量,应施加充足的盛果肥,施肥量按100kg果实计算,施加氮肥1.5kg、磷肥0.5kg,钾肥1.5kg为宜。施加基肥时,应挖掘50cm的穴或沟,每0.667公顷地施加1500kg农家有机肥+50kg过磷酸钙。
接着是壮果期施肥。壮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每0.667公顷地施加60kg硫酸钾复合肥即可,采收果实之后,再施加50kg磷酸一铵。
最后是水分管理。早熟梨灌水过程中,应遵循“前多,中少,后多”的原则与要求,萌芽时配合施肥进行灌水,果实膨大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灌,采果后如遇涝灾应及时排水,将果园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出现早期落叶的现象。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早熟梨种植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及时整形修剪有助于确保园内梨树接受充足的通风及光照,控制树体上下和主枝平衡,将光路及水路打通,促进产量及品质的提升。
首先,要合理选择数形。早熟梨和普通梨的数形管理方式不同,适宜的树形有纺锤形、圆柱形、“Y”字形等,要遵循“小、矮、扁”的原则整形,将冠高和冠幅控制在3m为宜。
其次,做好幼树整形工作。早熟梨定植1年时,在50cm处定干,并刻1个芽,起到促发强枝的作用。次年应重视对主侧枝的培养,及时进行摘心壮芽,培养结果枝。定植3年时,继续做好树形培养工作,5-8月份做好促花工作,冬剪留花芽每株控制在70个以内。总的来说,早熟梨幼树整形应做到“多而不挤,稀密适度,上下左右,枝枝见光”。
最后是做好盛果期修剪工作。最好采用四季修剪法,确保生长和结果相均衡。及时将背上枝梳除掉,避免影响树冠光照。要对负载予以严格的控制,有效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及时对结果枝组更新,确保树势强健。
4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是否到位,是影响早熟梨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户要高度重视花果管理工作。
首先是促花技术,早春季节对生长旺盛的枝进行环割或绞溢;晚春时期对旺枝拉枝开角。夏梢无法停长时使用15%多效唑150倍液化控。9月份将梢顶幼嫩部分修剪掉,秋季做好控水工作,保持适度干旱即可,冬季则需要轻剪发育枝。
其次是控制负载。早熟梨定植头年生长力较弱,次年每株梨树留果15个,第4年留果50个,早熟梨盛果期每0.667公顷地留果8000g左右为宜,单产控制在2000kg左右即可。
再次是疏花疏果,早熟梨萌芽率较高,花量大,为达到更高的品质,农户要高度重视疏花疏果工作。要做到1个花序留1个果,叶果比例控制在25:1为宜。重点做好对小果、病果、畸形果的疏理工作,要控制好疏果时间,一般在谢花后半个月开始,在10天左右完成即可。
最后是果实套袋。早熟梨果实套袋,能够更好的保障其品质,避免出现农残现象,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无公害早熟梨的需求。要严格控制好套袋时间,一般情况下,在疏果后半个月应完成套袋工作,套袋前需要喷施杀菌液,喷药后3天内完成套袋即可[2]。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早熟梨品质及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首先,早熟梨叶斑病是常见病,主要包括:黑斑病、角斑病、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等。具体防治措施如下:重视早熟梨栽培管理,严格控制氮肥施加量,多施加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及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做好梨树整形修剪工作,确保树冠光照通风良好,及时将病虫枝叶修剪掉,统一烧毁处理,避免造成传播;早熟梨植株萌芽前喷施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杀灭越冬菌源,降低发病率;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施杀菌剂,后期每间隔半个月喷药1次,连续喷药5次,常用药剂有:80%代森锰锌600倍+4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能够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如早熟梨炭疽病严重,可喷施45%咪鲜胺2000倍液防治。
其次,早熟梨虫害防治时,梨蚜、梨木虱和梨眼天牛是常见病,在防治过程中,针对梨蚜和梨木虱可喷施(新版禁限用农药禁止在瓜果上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梨眼天牛,可喷施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萧县,是早熟梨种植大县,当前早熟梨成为带动农户推贫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新时期,为满足市场对早熟梨的高产量、高品质需求,应创新应用早熟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早熟梨产量与质量,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带动农户脱贫能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爱珍,杨小平,邹国亮.南方早熟梨采后护理的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6(23):49.
[2]王建华.浙江武义南方早熟梨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