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智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830054
摘要:在现代装备制造业中,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是发展农机化的关键支撑。想要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必然要推动现代化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基于此,针对于加快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升级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此为相关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升级
引言:升级农机装备产业,能够很好的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为生产农业提供动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不断提高的我国农机制造水平,也相应的增加了农机装备的数量,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从而使农业机械化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本文将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具体策略两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存在的问题
针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存在的问题,笔者整理了六点,分别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创新水平和能力有待加强、行业结构较为散乱、农机产品种类以及企业规模问题、新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问题、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配套能力不足,本章将一一进行论述。
(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强化培养高技能操作人员和农机装备研究技术人员对发展新疆农机装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影响,特别是在南疆各个地州区域来说,严重缺乏区域性专业人才。
(二)创新水平和能力有待加强
1.研发投入少
逆向开发是企业主要的经营模式,没有充足的产品开发动力。
2.产学研用协同不足
创新主体不够明显,各个创新单元没有较好的互动性;科研机构和高校成果没有立足于市场需求;多个部门同时开展资金投入,大大降低了规划统筹主导作用的发挥[1]。
3.农机和农艺融合不足
现阶段,在生产机械化方面,果林业发展滞后性较强,伴随着不断出现的各种现象,包括: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老化问题严重等,现阶段的果园机械和以往果林栽培方法难以对目前果林业发展需要进行切实满足。尤其是多个田间工作流程中欠缺成熟的机械化技术,包括:中耕松土、修剪、植保、挖穴移栽等。
4.基础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够
开发农机专用材料期间,数量较少、没有足够的基础数据累积、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力度不足,相关技术种类缺乏、研发共性技术的过程中,碎片化现象严重。
(三)行业结构较为散乱
“小散乱弱”是现阶段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结构中主要凸显的问题。这里的“小”指的是企业单体存在着较小的规模,“散”指的是行业没有较高的集中度,“乱”指的是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情况。“弱”指的是没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能力[2]。
(四)农机产品种类以及企业规模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装备总量中,制造能力没有较为齐全的品种,自给率严重不够,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较大的生产规模以及缺乏较高的产能。
(五)新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的农机装备制造业整体没有较高的制造工艺能力和水平,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品质较低,部分重要部件、技术,例如:有关于采棉机的重要部件,对于内地加工和进口加工十分依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只是负责装配工作,没有较高的加工产值。并且,在信息化、数据化技术层面,企业没有较高的应用水平。
(六)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配套能力不足
整机制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方式,农机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情况与“四基”产业存在明显的矛盾情况,零部件没有较高的协作配套水平,尤其是对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进步进行支撑的大件加工等环节能力,十分不足,地产配套缺乏核心竞争力,性价比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制造基础不足等,无法展开配套工作,大大抑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二、加快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具体策略
针对于加快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具体策略,笔者整理了六点,分别是:强化培养农机人才、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农机传播产业布局、推动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本章将一一进行说明。
(一)强化培养农机人才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装备产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新型农业工程培养人才机制。针对于各大高等院校,支持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拓展培养农业工程类博士生和研究生的规模,强化培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机人才。
(二)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针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清楚其创新的主体位置。将主体企业、导向市场的农机装备创新机制进行不断健全。引导企业积极验证高端农机相关装备工程,强化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挖掘和分析推广、生产、研发农机产品新模式,即“企业+基地+合作社”,从而对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提升[3]。
依据国家项目,加强创新导向影响,将企业创新活力尽可能的激发出来。促进各个企业之间共同探索和研究。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
积极引导相关大型企业转变成套装备,扶持中小型企业朝着现代化智能方向前进,基于协同发展中小企业,构建产业格局,加强协作的社会化、分工的专业性,优势互补。依据我国区域地势特征、农业生产具体布局等情况,对农业产业繁荣需要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大型农机装备企业,建设区域性产业集群,促进协同发展农机装备。
(四)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研发新型重要零部件和高效节能农机装备,通过对国家相关技术装备保险法律法规的利用,使重要技术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整机相关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改革水平,加强质量管控水平和现代化制造能力。
(五)优化农机传播产业布局
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心,促进智能化农机装备生产,建设库尔勒等地区为一翼的小型农机设备和石河子等地区为一翼的大中型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努力构造“一体两翼”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六)推动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
针对于农业机械化管理行业和农机装备产业,要密切实施放管结合、简政放权、改善服务创新,加强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依据相关政策,强化规划统筹工作,改善和改革鉴定宣传服务,健全办事环节,提高农机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性进行积极调动,营造良好的市场企业竞争环境,引导公平竞争,从而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步伐[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农机装备产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创新水平和能力有待加强、行业结构较为散乱、农机产品种类以及企业规模问题、新疆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问题、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配套能力不足,为此,可以通过强化培养农机人才、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农机传播产业布局、推动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等方法,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步伐,从而造福于当地群众,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边永亮,薛春林,李建平.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探讨[J]. 现代农业装备,2020,41(1):74-80.
[2]申学智. 原州区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J]. 当代农机,2020(12):52-54.
[3]程勇.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 南方农机,2020,51(17):63-64.
[4]唐义平.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探讨[J]. 福建农机,2020(3):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