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绍兴市柯桥区畜牧兽医所浙江绍兴312030
摘要:生猪检疫是养猪场或屠宰场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流程,生猪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一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检疫处理,会导致病情蔓延,其他生猪被传染后会导致出现病猪或死亡的危险,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且威胁食品安全。近些年,随着各地区养猪规模的扩大,部分地区发生零散的生猪疫病,若处理不当,疫病大面积扩散就易导致生猪死亡等,因此必须强化生猪检疫工作。本文就对生猪检疫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具体常见疫病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猪检疫;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前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生猪养殖业发展十分迅猛,市场上生猪产品需求量很大。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生猪检疫,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保证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有效检疫与规范化处理。
1生猪检疫要点
1.1屠宰前检疫
入场检查:第一,生猪进入定点屠宰场必须要查证验物。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动物数量,佩戴的动物标识要做到证物相符;第二,要询问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并要求出示行车记录数据,这是防止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三,对生猪的外观、精神状况、呼吸状态和排泄物等情况进行临床检查。当上述要求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后才能进入屠宰场,检疫人员要严格对进场的生猪进行“瘦肉精”的抽样检测工作。待宰检查对待宰猪进行定期的临床健康检查,一般采用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可疑的病猪时,要马上隔离观察并及时上报。
屠宰申报定点屠宰场必须在屠宰前6个小时现场申报检疫,并填写好申报检疫单,由驻场官方兽医按情况是否受理屠宰申报。宰前检查驻场官方兽医受理后,必须在屠宰前2个小时内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实施宰前检查,主要是通过群体检查的方式进行,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该暂缓屠宰的暂缓屠宰,留待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该无害化处理的无害化处理。
1.2屠宰后检疫
生猪屠宰后要强化检疫工作,对猪身上各个器官要检查到位,这是对屠宰场生猪检疫的延伸和补充,要对生猪的头部、蹄部、酮体、内脏和皮肤等进行检查。生猪头部检查主要针对左右下颌的淋巴部位,检查是否出现异常,包括是否结节或肿大,检查猪头是否存在炭疽,检查两侧的咬合肌肉是否出现囊尾蚴。检查猪的口鼻部位,确定是否患有口蹄疫感染。检查猪内部的肌肉、脏器是否出现异常,脂肪组织是否发生变色,肌肉组织是否肿大充血。检查猪脾脏边缘是否异常,检查心脏是否有菜花样赘生物,是否出现组织坏死,检查皮肤是否出现坏死等。屠宰后生猪检查工作至关重要,要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带疫病猪肉流入食品市场。
2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2.1口蹄疫病
在众多常见的疫病中,生猪患口蹄疫较为常见,患口蹄疫的生猪一般会发烧发热,且生猪蹄冠、蹄叉部位容易生长水泡,水泡破裂后会出现坏死斑点,检查时要格外注意这些部位,检查生猪是否存在蹄壳脱落的问题,卧地是否发生皮肤红肿和溃烂。生猪屠宰后要注意检查是否患上口蹄疫,检查心室内是否有纹状和斑点状坏死组织,一般为灰黄色或灰白色。检疫过程中要区分水疱疹和口蹄疫的区别,屠宰过程中如果发现症状十分接近口蹄疫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和汇报,及时隔离同批次生猪,进行仔细检查,如果确定患有口蹄疫要及时扑杀,存在疫病的生猪要采取焚烧销毁,对于同一批生猪存在疫病的要进行隔离,要确保无疾病方可屠宰销售。
2.2炭疽病
生猪的检疫工作要仔细认真,患有炭疽病的生猪,在实际生长过程中表现不突出,甚至没有什么症状,但是生猪屠宰后,其血液呈现粘稠样,血液颜色较深,呈黑紫色,凝固情况不佳。要对生猪脾脏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肿大,患有炭疽病的猪咽喉位置有血样胶样浸润。如果发现患有炭疽病,要严格禁止屠宰,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对于屠宰后的猪要及时销毁,使用烧毁的方式,对屠宰场地消毒处理,对用具和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和清理,来自同一群落的生猪要隔离检查,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检查处理。
2.3旋毛虫
猪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会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一旦人被感染,就会对其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猪旋毛虫病的检查工作一般在屠宰后进行,因为该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在前期检查难度较大。在进行初步检查时,一般用肉眼对猪的肠粘膜进行观察,一旦其出现了水肿增厚或者出血时,则可以初步认定其为疑似病例。在肉眼初步判定其患病可能性后,为了更加准确的判定旋毛虫病,可以选取一定量的易感部位样品放入检验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人工制剂,在室温中静置一段时间,使用旋毛虫检验镜或显微镜对样本进行检测。在屠宰后若发现猪旋毛虫病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采取无害化处理。
2.4非洲猪瘟
生猪检疫要做好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以便确定是否感染非洲猪瘟,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解剖之后,会发现死猪的淋巴结组织,腹腔淋巴结组织存在严重的出血冰冰,类似血瘤。猪瘟感染的淋巴结切面周围出血,切面呈大理石纹路病变。受猪瘟病毒感染的病死猪腹腔胸腔、心包当中蓄积有大量液体呈黄色。肺小叶、结肠粘膜将膜肠系膜,胆囊壁等处存在广泛性水肿,并附着有胶冻样的渗出物。应该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和上报,及时做好防控。
2.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也是生猪常见的疫病类型,实际症状表现为呼吸憋闷、发热、后肢绵软无力、眼睑水肿、皮肤异常等。屠宰之后对皮肤进行检查,会发现皮肤下呈现胶冻样浸润,且存在部分出血点,脾脏肿大或坏死,肾脏肿胀呈现土黄色,且存在渗血现象。对这类发病生猪要采取消杀措施,燃烧销毁,可以参照者猪口蹄疫病的方式处理。
3提升生猪检疫检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3.1完善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部分人员多存在专业素养不高、半路出家、年纪较大等等特点,多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培训期间掌握的检疫检验技能完成相应的检疫检验工作,但是本身专业性并不高。完善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管理制度,并将相关制度一一落实到位,约束兽医的行为,促使兽医主动遵照管理制度办事,严格执行检疫标准,保证检疫检验工作执行到位,显然可预防生猪发生流行性疾病,可减少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可保障检疫检验工作的效率。
3.2规范免疫接种流程
第一,猪瘟免疫,想要有效防疫猪瘟,必须为生猪接种相应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4-7d后,生猪体内便有抗体形成,免疫有效期长达11个月。兽医每年都要为生猪进行1次免疫接种,2ml/头。第二,口蹄疫免疫,想要落实口蹄疫的防疫工作,则需为生猪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周后便可产生抗体,免疫时间是6个月。兽医需在每年春、秋两季为当地生猪完成免疫接种工作,3ml/头,接种2周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一次,3ml/头。第三,链球菌病免疫,想要落实链球菌病的防疫工作,则需为生猪接种猪链球菌灭活疫苗,免疫时间长达5月,需在春、秋两季为当地生猪完成免疫接种工作,1ml/头,接种2周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一次,1ml/头。
3.3提升兽医职业道德水平
兽医需定期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兽医培训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巩固自己已经掌握的检疫检验知识与技能,主动学习那些短板检疫检验知识,强化自身的整体检疫检验技能。再者,兽医还需积极走访当地各个养殖场,积极和各个养殖户进行沟通联系,积极了解各个养殖场的免疫接种情况,及时上门为有需要的养殖户服务,辅助养殖户完成生猪防疫工作,指导养殖户为养殖场实施科学消毒、合理清洗工作,不断提升生猪的养殖环境,不断改进生猪的养殖质量与养殖安全性。再者,兽医需及时发现不合法私人屠宰场,定期对屠宰场进行突击检查,做好屠宰场生猪的检疫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猪肉,及时告知当地市民,预防市民误食不合格猪肉。
结语:
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传染因素容易导致发生疫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处理,就会扩大疫病波及范围,导致生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一旦存在疫病的生猪流入食品销售市场,会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一定要强化生猪检疫工作,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降低低疫病感染率,及时止损。
参考文献:
[1]喻峰.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7(7):231.
[2]张玉.生猪屠宰检疫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当代畜牧,2016(29):108-109.
[3]殷胜贤,陈洁芸.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