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策略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尤婷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
       尤婷
       身份证号:32032419890809****  江苏宿迁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景观植物设计,有利于现代城市的生态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自然栖息地,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对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协调植物组成和提高景观设计方案,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美观性,改善景观的整体功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植物搭配;风景园林设计;景观规划
       引言
       园林植物和园林内的地形、建筑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景色,其利用自身特有的自然属性构成了植物景观,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形成一定主观体验。近些年,我国社会持续发展进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较高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及功能优化过程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植物景观是园林工程的重要构成,其设计情况关系着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故而一定要给予该项设计工作较高重视,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完善设计方法、方案。
       1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原理
       1.1功能配置
       在植物搭配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园林景观的功能,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具体要求,搭配植物并种植,使之可以更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如通过绿篱进行空间的划分,河岸等坡地种植植物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等。在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园林时,这些植物需要具有某些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合理的搭配还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数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使城市发展造成的污染对居民的破坏降到最低,可以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使生态系统更加平衡。
       1.2适地适树原则
       不同的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温度、土壤、湿度等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配置中,根据立地条件,不能盲目的引进外来树种,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本地环境具有长期的适应性,生长状况较好,有利于后期节约养护成本,更容易形成稳定的生态小环境。同时,在园林设计中,乡土树种的大量选用更容易体现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的特色名片。在引进外来树种时要充分考虑引进树种的生态习性,做到引进树种生态习性与本地立地环境相适应,达到植物品种选择的科学和合理性。
       1.3均衡原则
       园林绿化要求植物搭配过程要从质地、线条、植物颜色等的差异和变化下手,在确保总体平衡和统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植物的多样性。换句话说,在园林绿化的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求整个景观既是变化又是统一的,以强调整体效果明显的特征并更好地反映设计的特征。遵循均衡统一的原则,在调整植物的颜色、树枝和叶子时,必须进行合适的配置,不要造成反差太大的效果,以使整体均衡,并为人们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
       1.4多样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中,仅靠某一种植物很难满足人们的喜好,所以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并将植物与其它生物进行结合,创新风景园林的绿化设计风格。植物造景其实就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营造和模拟的一种方式,只有将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才能营造出不同季节所具有的景观。如,通过将乔灌草和四季花灌木进行搭配,依据地形以及美学进行凉亭或者长廊设计,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娱乐休闲场所。
       2加强景观布局和规划策略
       2.1注意层次的配置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花园的景观是有层次的。根据植物的株型、高度、颜色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植物配置,例如,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相结合,在平面构图和立体空间上综合设计,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以取得更有吸引力的效果。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止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以及植物配置的单调性,建议采用多种绿草以及地被和高大乔木等,不同的样式和颜色,更容易塑造出多层次的生态园林艺术效果,从而使层次性和色彩感更强。比如,高度在1m左右的金森女贞球,高度约3m的红叶李树,与高度为5m左右的广玉兰和高度约10m的朴树相互搭配,由低到高进行4层排列,可以形成红、黄、绿相间的多层树种,花期不同,分层配置,有利于观赏期的延长。各种类型的植物有序排列,保证层次分明,从而使植物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形成多种色彩的风景线。
       2.2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常用方式
       景观设计是通过利用植物自然生长来进行景观创造,能够有效提升植物的欣赏价值,但是在实际搭配当中,应当加强对群体间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搭配。依据地形、场所、场地性质等不同进行植物配置方式选择,达到美化和烘托环境的效果,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以及个体美。
       园林植物配置形式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孤植重点突出树木的个体美,一般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多用于花坛、大草坪等。对植可以是绝对对称也可以是非绝对对称,多用于入口,桥边等处。列植是成行成带栽植,多用于道路两旁、规则式广场上形成数阵等,具有庄严感和引导作用。丛植是三株以上植物不等距的组合,是园林设计中比较常用的形式,配置时宜自然优美,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力争既能体现植物的群体美,又能体现植物的个体美。群植是以一两种植物为主体,树木数量较多,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现树木群体之美,给人一种整体性的感觉,具有较强的视觉感受。
       2.3强化植物景观的人文氛围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日益显著,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们对各类风景园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植物景观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和植物特点,使植物景观的设计和风景园林达到统一、和谐的局面。如,学校中风景园林的建设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主题,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片区,暗含着学生们会像竹子那样节节升高、健康成长、正直端正。以桃李为主题的园林片区,应该在桃李园张贴高考、中考状元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强化教师的职责意识、自豪感和认同感。再如,商业区域中各类风景园林设计植物景观时,可以采取芍药、玫瑰、水仙、牡丹等多种花卉,或者采取丁香等各类小灌木,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4注意季节性
       植物配置应当注意季节性,既要避免植物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又要注意四季景致差异。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自然风光,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如此设计,春天能够感受繁花似锦,夏天能够感受绿树成荫,秋天能够看到叶色多变,冬天能够看到银装素裹之妖娆,让游客们能够感受到园林内的大自然之活力。同时,根据四季变化可选择不同的植物,如早春的白玉兰、迎春花、桃花以及连翘和丁香花等;晚春的玫瑰、棣棠以及蔷薇花等;还有初夏的紫薇以及木槿花等;更离不开秋天的红枫以及银杏等,令人心旷神怡。
       结语
       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设计师需要提高其景观设计的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适宜的居住条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植物的多样性、功能性和树木适应性的原则,以提高植物搭配工作的质量。良好的地理研究工作是园林设计工作的基础,责任相关者需要通过花卉、植物和树木的合理搭配来进行区域设置和规划,提高园林设计工作的质量,为城市的飞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广存,李晓红.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6.
       [2]魏全民.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83-84.
       [3]张莉.苏州遗产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与保护修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
       [4]刘凯军.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浅...
•   打...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