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思1 简永远2
1.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锦屏分局 贵州黔东南 556700;2. 黔东南生态环境监测中)
贵州省锦屏县民族风情园售楼部3楼环保局,杨思思,18798744075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带动了社会管理方面的进步,特别是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策略越来越成熟,又反向带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就简单阐述了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又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检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等一系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多项指导意见,也确实通过政策手段、经济手段等方法,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保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环,能够从根本上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环境科研等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显然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环境质量水平除了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稳定性之外,还会影响到每个人的人身健康与安全,这正是环境保护问题得到诸多关注的主要原因。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第一,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很多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认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只需要进行监测、做做表面工程即可,在工作中不愿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愿意合理运用工作方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也往往会陷入把握不住重点的误区,把大量高素质人才放在现场监测方面,忽略了质量管理工作,这使得双方的工作水平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1]。第二,制度内容不合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想要保证其工作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比较薄弱,存在标准不统一等多种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步。第三,仪器设备有待更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离不开大量先进设备的支持,但是很多监测机构并没有及时更新设备,最终得出来的监测数据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最后,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当中涉及到大量专业知识理论,特别是在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始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无法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整体专业素质比较有限,在工作中无法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2.1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的的必然选择。
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际流程,对不同步骤进行程序规范化处理,建立标准化实验室测验流程。同时,还需要建立制度执行保障机制,确保建立起来的定量考核、抽查、同步监测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并做好制度执行的角度工作,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还需要不断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内容,从制度层面实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2]。
2.2加强现场环境监测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结果,它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说工作人员是否选择了合理的采样容器、采样位置是否具有代表性、样品是否得到妥善保存等,都可能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因此,想要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效果,就必须要进一步优化现场环境监测工作,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在现场采样监测过程中做好管理监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指正,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现场工作的水平[3]。
2.3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最终质量,回顾过去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教育,在上岗后没有接受再教育与培训,这使得他们的专业素质、工作态度等远远达不到预期水平,体现在工作当中,就会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大幅度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关部门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建立步骤清晰、流程合理的在岗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方案,严格遵守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
2.4其他对策
第一,要尽快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近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相关的工作方法还是技术都愈发成熟,同时环保领域业务量也不断增长,传统的监测体系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尽快建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够在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等。第二,应完善和改进报告审核制度。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结果最终需要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必须要尽快调整和完善责任管理制度,建立采样审核、原始记录审核、报告审核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回避检测结果报告风险,从根本上保证环境监测报告的参考价值、优化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5]。
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因此党和政府极其关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其发展提供支持。然而时至今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有限、制度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关部门应从制度、人员、监管等多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欧天养.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08):158+160.
[2]张春燕.探讨质量管理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5):90-91.
[3]聂蕾,彭长敏,刘胜军.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9):167-168.
[4]李敬忠.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38-39.
[5]汤大山.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