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计中软土的处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张秀斌
[导读] 在我国现代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水利工程得到了较好的进步及
       张秀斌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2
       摘要:在我国现代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情形下,水利工程得到了较好的进步及发展机会,实践过程期间内,为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任务,为国内民众营造良好的水利工程氛围及环境,需要切实做好各道施工工序的作业活动,包括且不限于河流规划、河流勘测、施工设计及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水利设计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施工作业过程期间内,水利设计是工程项目后续施工作业的重要指导性依据,在工程行业竞争程度越发激烈的请下,强化提升单位自身的水利设计重要性认知程度,做好水利设计工作,都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水利设计;软土地基;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促进了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水利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多数工程建设在软土地基上,对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其承载能力,就要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升地基质量,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基于此,文章先简要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性,然后详细探究了软土地基的应用要点与处理技术,以促进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设计基本内容概述
       为满足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发展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往往需要在不同的作业环节组织开展相应的施工设计工作,基于此,依据设计作业节点差异,施工设计可分为标后设计和标前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依据设计对象差异,施工设计可划分为单项设计和分布设计。在工程项目运行发展的过程期间内,水利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为:
       第一,做好施工导流施工设计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大多位于水源河道之上,河水的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施工作业活动,设计人员应当基于施工设计方案的编制,将河道中的部分水流或者全部水流导至他处,为水利工程作业活动提供干地施工条件;
       第二,施工方案是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根基,设计人员需要在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情况、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目标需求等多方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工程项目需求的施工方法,例如,为了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需求,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及管理方法;
       第三,施工设计阶段,作业人员需要依据工程施工图纸的具体内容,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要素供应情况进行综合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计划,明确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进度,保障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经济效益;
       第四,做好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的布置工作,包括交通、设施、周围建筑等多方内容,为之后的工程运行发展需要提供重要的支持。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2.1土质分布不合理
       软土地基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且由多种类型的土壤混合而成的,依据深度分布,各层间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密度不均匀,不同土质间的承载性也不同,对基础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开始前,如果未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地基承载力达不到相关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后期也会产生一定的塌陷问题,不利于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的提高。
       2.2强度较弱
       水利工程对质量与使用年限都具有较高要求,由于软土地基组成成分的限制性,其含水量又较高,导致强度较弱,早期沉降可能不会明显,但受到外力及荷载作用,易产生变形,甚至引发裂缝与塌陷,尤其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其安全风险更大,对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2.3透水性较差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含有淤泥,且含水量比较高,进而导致其透水性较差,表层水不能向下渗透,地基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且上部工程设施因与雨水长期接触而导致损坏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性能,所以,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这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与时间。


       2.4沉降率高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长,且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部分在施工以后存在沉降现象,且软土地基的强度不高,土壤承载力不强,随着工程施工的推进,受到外部荷载与上部荷载的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降低,不能承受工程结构自重,一旦沉降值超出安全标准,就会引发坍塌等问题,并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水利设计中有效的软土处理方案内容
       3.1运用添加剂
       进行软土处理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软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松软土、淤泥质粘性土、泥炭和淤泥质粉土等,这些类别的土质大多具有较为松软、内部空隙较大等特性,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软土整体的强度,不利于工程施工水平的保障提升。为适应当前阶段水利工程建筑地基设计的标准规范化要求,推动项目建设作业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编制并对添加剂处理方案加以考虑,是解决软土承载压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软土之所以不能够承载过大的压力,与其土质组成成分有关,添加剂处理方案下,作业人员可基于添加剂的运用,弥补原有土质成分特性不足的缺陷,对软土组成成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换。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水泥土、化学添加剂等,运用添加剂基础上,能够改良软土的含水量和土壤空间,运用此法的情形下,承载能力不足的软土能够慢慢转变为高强度与高凝固性的土壤,整个软土地基的稳定程度也会随之得到相应的强化提升。水利设计阶段,制定该项软土处理策略的情形之下,设计人员应当特别指出该类处理方案的注意要点,即使用该法对软土现状加以处理的情形下,作业人员应当对水利工程软土情况加以具体化分析。
       3.2换填法处理方案
       在软土地基施工设计及相应的处理工作过程期间内,换填法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软土处理方案,对该法加以应用的情形下,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该类问题,保障提升工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任务。但对该项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耗费较大的工程造价,对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经济效益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过程期间内,换填法的具体的工艺流程内容为:首先将底部的软土层掘开,其次使用施工材料开展分层填充作业,必要时还应当基于机械设备或人力资源力量,进行填充材料的压实处理,达成相应的软土层密实度有关规定。实际作业期间,常见的换填材料有砂石、水泥等,确保换填材料的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是作业前提条件。
       3.3排水固结法作业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作业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排水固结法的应用较为常见,同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用。一般情形下,基于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处理,能够减少软土地基含水量,缩小地基结构内部的土壤缝隙,更好地达成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任务。
       实践过程期间内,具体的排水固结法作业内容为:当垫层为排水砂材料时,作业人员将一层砂层搭设于路堤地层表面,当砂层厚度得到提升的情形下,路堤低层表面会承受相应的压力,受此压力的影响及作用,土层中渗透的水分逐渐排放出来,以至于排水砂垫层能够发挥相应的排水固结效用,减少软土中的水分含量,提高软土整体的承载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应当强调排水砂垫层使用效果与施工材料质量状况、砂层厚度存在密切联系,具体操作人员应当对施工材料质量加以管控。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满足软土地基处理要求,保证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何正恒.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2):242.
       [2]范中斌.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2(5):161-162.
       [3]李碧豪.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9-290.
       [4]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處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9(15):71-7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