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陈军礼
[导读] 市政给排水在城市用水以及污水、雨水排放中发挥重大作用,在建设给排水
       陈军礼

       身份证号码:62220119850210****
       摘要:市政给排水在城市用水以及污水、雨水排放中发挥重大作用,在建设给排水管道系统前,应做好设计工作。本文依照对市政项目以及给排水工程的了解,分析如何布置设计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并分析技术措施的应用情况,以此来妥善布置给水排水两种管道,形成符合综合要求的管线,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范程度与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措施
       市政给排水工程可以给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水资源,以此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在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做好管道布置,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现全面分析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相应事项。
1市政给水管道的基本设计形式
1.1环状管网
       设计市政供水管道时,可采用回旋结构,在管网系统中的主要干线上,采用从入水口至出水口的规划方式,水资源处于管状系统中可以实现循环需求,支线管道通过连接环状管网可从不同方向获取水资源,相比其他形式的管网,优势体现在可靠性与安全性上,如果两个供水方向同时产生管线故障,干线才会出现停水的情况,停水问题出现几率较低,管网内部损失的水资源总量也比较小,降低了供水成本,可以选择小型管线管径。采取环状供水管网,观众水锤形成的压力也被缩减,管网更符合安全准则。与树状管网相比,环状管网的线路更长,因此整体成本较高,受到的地貌地形条件影响也更多,因此部分区域无法采取这种设计形式。
1.2树状管网
       在树状管网中,干管与支管的分布形态类似树枝,呈现自然分布的状态,往往是一根干管上分布数量较多的支管,且支管的大小不同,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提供水资源,这种管网使用直通单向设计方式,支网与干网均不能循环流通,与环状管网相比,整体构造更加简单,因此安装成本也比较低,能够适应大部分地貌地形,然而可靠性与安全性偏低,当局部某处管线产生故障,处于下游区域的其他管道也会产生断水的情况,如果有支管所处的距离偏远,且用水量始终比较低,管道就会产生流水不畅的问题,进而导致“死水”区域出现,水质变差,无法保障供水安全。
2布置市政排水管道的技术措施
2.1截流式管道的技术措施
       设计排水管道时,可选用截流式设计形式,依照此形式要求选择技术措施,该形式需要在正交排水系统前提下,加入干管,发挥截流作用,将各处干管中的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单位。对常规排水管道布置方法实施优化,在各地使用率也比较高。运用截流式管道系统,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中,采用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处理后再向水体中排放,避免污水污染城市水环境,保障排水系统的环保型。
2.2正交式管道的技术措施
       正交式管道在特殊地形中有良好使用效果,如地形上有明显向水体方向倾斜的情况,设计时应针对干线上的排水管道选择最短距离,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形成较快的排水速度,管线建设成本也很低。但是实际布置中也存在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在该管道系统中,一些没有被净化处理的污水可能会直接进入到河流中,加剧当地的水污染问题,这也给正交式管道的使用形成限制,只能在排放无害类废水时才能应用此种管道布置方式,如用于排放雨水。
2.3平行式管道的技术措施
       如果建设区域的地形中有明显的地势落差,同时周边有河流,设计排水管道时,可以与河道等高线保持平行,对地形落差进行利用,管线中各处形成平均的水流压力,局部落差不会过大,如果局部水压过小,水管中可能出现淤堵的问题。平行水管布置方式受地形的影响比较大,必须满足地形条件,才能使用。


3给排水管道布置要点
3.1给水管网
       布置给水管网时,需要将管线长度控制到最短,同时要与其他的市政管线进行协调,规避管线冲突问题,实现顺畅供水需求。给水管道系统中,需要使用设备净化天然水,再利用管道输送水资源,满足市民用水需求。对给水管道进行设计时,应当参考城市规划图纸,如果出现供水事故,需将断水区域缩减到最小,以此减少损失,给水管道支持的给水活动必须满足水压与水量要求。树状管网的布置成本不高,结构简单,可以将其运用到中小规模的城市中;在大型城市中,可以使用环状管网,满足给水安全要求。
       给水管网包括配水与输水两种功能的管网,输水管网在供水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在水厂与水源二者间布置管道,往往不需要连接用户所用的管线;配水管网则需要将水提供给用户,配水管线由干管、分配管与接户管共同构成,干管在给水管线中有较大的使用量,其直径往往在100mm以上,可以将水源输送到用水区域。支管大多被敷设到道路下方,能够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给水管线中使用的管材应当符合耐压性与整体性的指标,如果管道需要穿越一些障碍物,应使用焊接钢管,其他位置的管材则使用球墨铸铁管。
3.2排水管网
       排水管网在市政给排水管道中有非常重要作用,可以实现污水有序排放,同时抵抗洪涝,设计与布置排水管道时,应先对基本的排水区域进行了解,以主干道为设计起点,再进行其他分支干道的设计,选择最短距离的管线设计方式,埋设深度要达到最深。排水管道从使用功能来看,主要有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前,必须掌握城市的泵站与污水处理厂的具体位置,确定排水区域的实际范围,污水处理厂大多处于河流下游区域,与出水口的距离比较近,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减轻对于自然河流的污染与危害。实际设计时,可以顺延市政道路展开管道铺设工作,充分考虑经济层面的因素,避免过多地穿过障碍物,如高速公路、铁路与河道等。按照污水雨水分流处理的体制设置排水系统,按照城市道路的坡向与布局来调整管道,尽量使其处于车道下方,预留污水支管时,间距需控制到90m以内,每个地块应至少保留一处预留管。依照水力坡度、充满度与污水量来确定污水管道的管径。考虑到污水管道的使用功能,在选择管材时,应优先考虑管材的抗渗透性能,使用抗渗透能力较强的优质排水管材,同时管材应具备承受外压的能力,刚度也应当达标,缠绕结构壁管经常被应用到污水管道中,接口多进行热熔连接处理。
       设置雨水管道系统时,应当选择与水域距离最短的线路,选择暗埋的设置方式,以此实现高效排放雨水的需求;如果管道处于郊区或者规模比较小的城市中,可以通过明渠来将雨水顺畅地排出。重视出水口设计,以道路沟渠的实际位置为准,使沟渠处于管网范围内。如果设计区域具有平坦的地形,同时沟渠与河道数量多,管线区域处于设计中的洪水位上。布置雨水管道时,与入河道的距离较近,可尝试配合防洪工作进行雨水管道的设计,把握多种外部影响因素,利用河道密集的优势,缩减管道常规埋深,对汇水面积进行划分,快速将雨水向内河流中注入。雨水管线出水口部位的管道标高需要高于常水位。按照道路的坡度设置雨水管道的坡度。雨水管道所形成的埋深并不深,因此可在双壁波纹管、钢混圆管以及混凝土排水管中做出选择,在接口处使用橡胶圈材料,进行柔性处理。保障管道设计质量,才能推动管道施工顺利展开,提升市政工程的多重效益。
4结论
       城市建设空间不断缩小,这也给各个市政项目的开展带去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通过合理化的设计方案,可以形成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优质给排水系统,管道各处能够保持通畅,保障水质符合标准,同时能够有序排放城市中的雨水与污水。随着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条件不断变化,应继续更新管线设计理念,采用更多创新措施,完成管线布置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良忠. 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 房地产导刊, 2020, 000(003):50.
[2] 李金良. 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 砖瓦世界, 2020, 000(008):247.
[3] 李凯铭. 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3):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