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买合木提•木力尼牙孜
[导读] 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不仅能为农作物的产量提供保障,还能减少农作物因为病
       买合木提·木力尼牙孜  
       新疆拜城县大宛其管委会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842307
       摘要: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不仅能为农作物的产量提供保障,还能减少农作物因为病虫害的爆发造成的损失。本文就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并列举了一些经过一定实践确认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新技术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都较为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虽然由于起步较晚,和很多农业发达的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技术成果。但实际上,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产生足够的促进作用,很多技术成果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新技术的普及速度较慢,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个不足之处。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很多农户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由于很多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观念较为落后,同时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一直以来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都不够重视,一般都是等病虫害爆发后再通过施用农药进行治理,并且在施用农药过程中为了追求效果经常出现盲目增加农药浓度和施用量的现象,不仅会对农药环境造成 污染,还会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过量,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展速度快,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只是由于我国起步晚,和很多农业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存在差距。但这些技术成果并没有真正提升我国病虫害防治能力,这代表着我国在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诞生到应用之间存在阻碍,也代表着我国病虫害防治水平在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下仍然有不小上升的空间。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
       农户在栽培农作物时如果爆发病虫害,不仅会出现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农作物绝收。一旦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民生问题造成威胁。由此可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向着更加安全、 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主要的发展方向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个大方向。
2.1 病虫害物理防治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农业一直以来的特殊地位,病虫害物理防治方式经过了积年累月的实践,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起点较高。病虫害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光照、温度等物理条件,通过技术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传统的病虫害物理防治手段有人工捕杀害虫、毒饵诱杀等,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施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病虫害物理防治一直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个重要的方向,目前来看已经诞生了颜色诱杀、高温灭菌、设施防护等多种病虫害物理防治方式。
2.2 病虫害化学防治发展趋势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指的是施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和预防,优势在于适用面较广,对大部分病虫害都能产生作用,效果好见效快。病虫害化学防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但传统的病虫害化学方式一方面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效果逐年下降,甚至会造成病虫 害产生变异为新品种,出现更大的损害;另一方面化学药物对于环境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因此,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发展趋势一直是更高效、更无害、残留量更低。实际上,我国化学农药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优化。 2.3 病虫害生物防治发展趋势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是随着技术水平提升出现的新方向,也是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提升最重大的突破口。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做法是利用生物和生物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最小的。想要真正生态绿色农业的高速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病虫害生物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 今病虫害生物防治主要的发展方向有“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昆虫性信息素与不育性的利用、生物农药的应用、拮抗微生物和害虫致病微生物的利用、转基因技术抗虫抗病”等[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不算提升,病虫害生物防治也会在农作物病虫害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长期以来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产生的危害有目共睹,人们对于化学农药带来的严峻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直在向着更高效、更无害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很多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涌现,目前就有很多得到充分实践应用证明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并且有很多新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普及。
3.1 人工诱发农作物自身抗虫害能力技术
       很多农作物在遇到虫害时,本身会产生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自我保护,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不仅能提升农作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还能增加一部分产量。通过人工合成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将其施用于农作物,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人工诱发农作物自身抗虫能力技术优势在于效果较好、不会 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是一种优秀的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3.2 辐射昆虫不育防治害虫技术
       辐射昆虫不育防治害虫技术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使用射线照射幼虫和虫蛹的方式,让这些幼虫和虫蛹在成虫后失去繁殖能力。当发生病虫害时,将这些经过处理的虫蛹和成虫释放在受害地区,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目前通过这种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已经有多重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灭绝,是一种相当具有应用前景的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3.3 自杀基因病害防治技术
       麝香石竹中存在一种自杀基因,可以有效预防农作物病毒性的病害。自杀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将自杀基因注入农作物,可以让农作物产生一种特殊的物质。在农作物遭遇病毒性病害之前,这种特殊物质并不会产生任何损害。而农作物遭遇病毒性病害时,病毒必然会侵入细胞,与此同时,这种特殊的物质就会产生毒素,在消灭病毒的同时让细胞单自死去。死去的细胞会形成一道“隔离带”,阻止病毒蔓延。利用基因对病虫害防治进行防治,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3.4 土壤添加物防治技术
       土壤添加剂防治技术主要的防治目标是土传病害。通过土壤添加剂,不仅可以很好的压制土壤中很多病害的萌发,还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长有促进作用。土壤添加剂还富含种类繁多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的养分供给,让农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从而提升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土壤添加物防治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普及,但目前普及度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5 超声波、微光和通电除虫技术
       超声波除虫技术是利用只有某些害虫才能听到的声波进行除虫,例如25 000赫兹的声波能杀死牛虻、蚊蝇等多种害虫。微光是利用改变光照条件对除虫或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通电除虫技术主要应用于日本林业,通过在树木上下通入合适的电流,就能在不损伤树木的同时实现除虫效果。这三种技术都属于物理防治技术,是物理防治技术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更高效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诞生。
3.6 太阳能病虫害防治技术
       太阳能病虫害防治技术由来已久。通过塑料薄膜覆盖并阳光直射,让土壤温度升高,可以有效杀死大量病菌,大大减少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就是一种早已经过普及应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但实际上,当粮食温度达到60℃时,只需10 min就能杀死几乎所有害虫[2]。利用这一点,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就能利用这种技术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太阳能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物理防治方式之一,不仅存在成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诞生了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4 结语
       我国农业一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农业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如今,我国病虫害防治水平逐年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也在缓缓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趋势在于绿色、高效、低成本,目前已经出现了众多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农作物防治新技术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花龙, 杨念婉, 李有志, 等. 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15, 41(2): 5-15.
[2]张桂芬, 冼晓青, 张金良, 等. 甘蓝粉虱入侵中国大陆[J]. 生物安全学报, 2014, (23): 6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