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
山东省曹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40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着现代化农业方向进行转变,推广好农业技术将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我国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因素。本文将对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推广该技术主要面临的问题,讨论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接下来我国更大范围推广该技术提供方向。
关键词: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方式;存在不足;解决方案
目前来说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和新阶段,面对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环境质量安全的担忧以及生产经济调整优化,我国农业生产正在从原先的过度重视产量发展到产量与质量并重。在发展侧重点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如何平衡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让增产和增收同时实现等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更多的先进种植技术,满足现代化农业对于先进科技的需求,让农业科技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
在当前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栽培技术非常重要,是农业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科技在向生产转化的过程中效率较低,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贡献较低,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不足等。农业的发展同样要和时代保持相同的步伐,这样才能有效的使农业产业进行优化,调整原有的产业模式,真实实现科教兴农[1]。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推广,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一)技术推广主体的变化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主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推广的主体是单一的,仅仅只有乡镇农作物技术栽培中心对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推广,发展至今,推广主体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专科院校、科研院所、甚至农民合作等多种主体都主动加入了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当中。由于推广主体增加,不同的主体在推广的过程中发挥出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推广的范围更加宽广,推广的效果更好[2]。虽然有些组织机构推广新技术的目的在于企业盈利,但即便如此,依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基层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二)推广客体的变化
由于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我国从事农村生产作业的劳动力组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和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了,这导致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上很多外出务工的劳动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而留守在乡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些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对偏低,难以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这使得先进的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这也是基层农作物栽培难以普及的主要原因所在。
(三)推广形式发生变化
由于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主体和客体都发生了改变,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形式也受到了影响,发生了较大改变。此外在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同时,农业科技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这都促使了技术推广形式发生变化。过往在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时候,更多采用的是技术人员下乡,组织农民开会,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农民推广新技术,而现在推广方式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的方式,更可以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紧密结合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平台进行推广,丰富的推广形式使得推广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作用的变化
在当前,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单一的推广生产技术到如今转变为分阶段推广,分别从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多个方面进行,与此同时推广的内容也不仅限于技术,还包括了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多元化的内容,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具产业化。
二、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来说,政府投入到基层农作物培养技术推广中的资金非常有限,这使得推广工作难以有效进行,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的经济情况有限,但是需要政府出资建设、解决的问题非常多,另一方面在于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于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关注点都放在了农作物的产量上。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在农业技术发展上的资金要比我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高0.1%~0.5%左右。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大省,政府和农业部门在对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上所投资的资金非常少,这就使得农业技术难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二)农民的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劳动力外流,先阶段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妇女以及老人,这就使得农民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缺乏理解能力,接受速度较慢,再加上进行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很多只具有理论知识,没有参与过农业生产,对农民讲述的一些土词缺乏了解,这就导致了农民对技术人员的信任感下降,使得技术人员的推广工作很难进行。
三、解决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难题的措施
(一)以市场为导向
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的供求之间直接相关,因此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应该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把供求作为导向,建立出一个满足各方需求的推广体系,使得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科研都能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做好引导,通过颁布奖励、提供优惠政策等,让更多的农业企业参与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中来,不但提高了推广效率,还让推广工作人员更了解田间生产的需求,实现利益主体间的互惠,让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让农作物栽培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到生产中去[3]。
(二)深化机构改革,提高推广效能
在推广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中,政府以及农业部门应该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内涵有充足的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种植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具体需求,把推广工作、推广人员以及推广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让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能够参与到推广改革中来,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
(三)建立可行有效的推广奖励机制
由于农作物种类繁多,应该根据基层农作物的栽培特点将农作物进行分类,在分地块进行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应该设立推广服务中心,从政府和有关部门中,抽调人员到各个推广中心中进行服务。政府部门要对各个推广中心进行评比打分,选择优秀的推广工作站,对工作站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并给予适当地奖励,让推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升,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推广工作中去,对于推广工作开展不顺利的推广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牢抓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生态和谐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核心,积极鼓励农民学习新的栽培技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种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对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很大程度上会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对于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广工作者应该辩证进行看待,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推广过程中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深入了解农民需要、探索市场供求,让农民可以用更科学的栽培方式,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静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农业,2021(13):82-83.
[2]赵贤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措施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1):133-134.
[3]汪洪涛.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工,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