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减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盖菲菲
[导读] 在我国过去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经常会出现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我国化
       盖菲菲
       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省黑河市164300
       摘 要:在我国过去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经常会出现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常年以来都处于全球高位,而农用土壤会因为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造成污染,这会给食品安全、土地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加快对土壤污染的生态化处理,保护好土壤环境可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原因以及现状,提出土壤污染治理的对策,为推进我国生态化农业建设提供方式方法。
       关键词:黑河市;化肥农药减量;土壤污染治理;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世界以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出现了十二连增的局面,在农产品持续高产的同时,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业化学产品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农用土壤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粮食的持续高产和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根据试验证明,二者之间并非完全正相关,对于农产品来说,化肥的投入量与粮食增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丘陵状曲线,随着化肥投入量的逐渐加大,农产品产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如果持续高强度的使用农业化学品,其实际的粮食产量反而会不断下降。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已经超过了曲线的极值,继续投入大量的农业化学品不但不会让粮食产量继续增加,反而带肋了土地污染和土地退化的问题,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还引出了非常多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实行生态化农业建设,开展农药化肥投入减量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使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降低农用土壤污染,开展土壤治理的途径。
一、黑河市爱辉区土壤治理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土壤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黑河市加大了对全是农用土壤污染的防治力度,尽全力改善土壤污染情况,保证农用土壤的生态安全。
       在规划目标中提到,2020年黑河市的土壤治理任务是让全市的土壤环境阶段性的得到改善,让农用土壤的安全得到保障,基本控制住土壤环境风险,经过多年努力,黑河市出色的完成了这一任务指标,并接受了新的挑战。黑河市计划在2030年,实现全市农用土壤的环境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完成污染恢复,切实让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让土壤环境风险完全得到控制,以期在世纪中叶的时候,让全市土壤质量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让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安全得到保障,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共赢发展。
二、我国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与农用土壤污染的局势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化学品主要有三大显著特点,分别是总量大、强度高和效率低。如果农业生产现状不加以改善的话,就会造成农用土壤持续恶化、土壤中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同时还间接导致水体污染和农产品安全出现问题。
       (一)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先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总量来说,我国化肥农药的产销非常大,都位于世界第一。根据统计,我国2016年年化肥使用量达到了5984.1万吨,和世纪初相比总量增长44.3%,其中复合肥的用量增长最大。从国际视野上看,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化肥使用量约为美国和印度的总和。近些年农药使用量虽有下降,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位于高位的[1]。
       其次再谈化肥使用强度,调查显示我国在2015年化肥使用强度高达362千克每公顷,比世纪初提升了约35%,超过世界平均强度2倍,这个农药使用量远超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巴西等,也比法国和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更多。自2008年后,日本、法国等国家都在有意识的降低化肥的使用强度,这和两国长期以来都认识到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导致农用土壤污染加重有关。
       最后将农业化学品的使用效率,我国农业生产多以小户经营为主,不具规模化,因此种植户对于化肥的使用方式很难得到系统的学习,多数以撒施和表施的方式,除了农作物吸收的一小部分养分之外,大部分养分都进入土壤和水中,使用效率非常低。

尽管经过近些年的管理创新,我国三大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已经将近40%,但是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二)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对农用土壤环境的污染
       首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让土壤性状恶化,化肥中的氮、磷、钾如果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就会让土壤固结,形成化学盐,破话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养分失调;其次化肥和农药中会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或者类金属元素,过量使用会加剧土壤中元素的累计,而不断施加化肥农药会让土壤酸化,进一步提高重金属元素的活性,让农作物吸收,是农产品中重金属增加,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隐患;最后是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根据调查我国农业生产所施加的化肥有50%以上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中,造成水体富营养那个花,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2]。
三、黑河市展开土壤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土地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状况
       首先黑河市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方案,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重点将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详查,对已经形成土壤污染的区域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污染发展的势头,降低新增污染。环保局联合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政府机关,制定了土壤环境调查计划,每十年开展一次土壤环境调查。
       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通过确立“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的监测点设立原则,将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的监测网作用发挥至最大。在2017年十月末,黑河市行政区域的土壤监测网络建设完成,形成对土壤环境的全面监测。对于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区域,实行社会监督的方式,结合“菜篮子”保障工程,对全市农用地土壤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监测
       提升土壤信息化管理水平,使各政府部门之间资源共享,明确了共享权限和方式,利用大数据的信息优势进行污染防治,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了有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及时互通。
(二)建立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强化环境监管
       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的标准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相关文件,结合黑河市的具体情况,及时展开土壤防治的立法工作,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全面加强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执法部门的综合素质,明确监管的重点,重点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监察,对各制造业工厂所在区域以及农业生产大区进行重点监控。
       提高执法人员权限,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利用监管网络,让执法范围覆盖更广,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司法联动机制,精准打击不良农业生产企业,对于个体农户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情况进行管控,积极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政民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管的全面性。
       (三)对农业土壤进行分类管理,保证生产环境安全
       先将农用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进行划分,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类是污染较轻或没有被污染的土地,第二类是中轻度污染的土地,第三类是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管控的重度污染用地。以土壤污染调查结果作为依据,稳步推进土壤类别划分,建立分类清单,将数据传输至信息化管理平台。
       其次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对于符合要求需要有限保护的耕地划为永久农田,严格进行保护,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不下降,除了不可避免的情况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永久农田,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农田保护方案,通过使用秸秆还田、粮豆轮作、使用地膜等科学种植方式,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资源。
结束语:
       农用土壤的生态环境关系着食品健康、生态健康等很多重要方面,对人类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近些年我国一直大力推广生态化农业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发展农业对土壤带来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此我国各地应该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尽快推行生态化农业建设,让我国土壤污染问题得到控制,遏制污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巍巍.化肥农药减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9(36):44-45.
[2]丛晓男,单菁菁.化肥农药减量与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研究[J].江淮论坛,2019(02):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