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4月   作者:巩艳丽
[导读] 当前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技术,对林
       巩艳丽
       丰宁国有林场管理处干沟门林场  068350
       摘要:当前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技术,对林业种苗培育技术与种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种苗培育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种苗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关键词:林业工程;种苗培育;培育技术
引言
       目前,林业建设的有关企业必须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和改革自身的种苗培育技术,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开展林业工程需要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支持。为了进一步优化种苗培育工作模式,提高种苗培育质量,根据漯河市种苗培育现状,及时升级种苗培育手段,抓住种苗培育的技术要点,进一步解决种苗培育不足的问题,从不同环节保障种苗培育质量。
1、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重要作用
       1.1确保林业稳定发展
       为了确保林业项目正常开展,必须要科学维护优良树木种苗,种苗不仅是林业项目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保证林业项目稳定发展的关键[1]。因为,林业种苗培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候、区域等因素,所以树苗性质和类型也势必存在差异。因此,有关部门在林业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准确认识林木种植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良好的培育效果,提高培育水平。
       1.2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项目中,林木种苗培育是关键组成内容, 培育人员需不断创新培育模式,总结更多培育经验,保 证培育出更多优良的林木种苗,为林业项目的可持续 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林业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现代化 技术为林木种苗培育提供更多新方法与研究优势,创 建多元化种苗培育模模式,满足林业工程发展需要[1]。
       1.3稳定生态体系建设基础
       林业工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对生态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林木种苗培育遵循科学技术与林业工程建设原则,积极为生态体系建设提供更多资源,确保林业项目有序开展。不断寻找种苗培育升级方式,正确认识林木种苗培育对林业项目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生态体系建设的价值,从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出发,积极优化林木种苗培育模式,帮助林业项目扎实生态体系建设基础。
2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2.1采集和储存
       林木种苗采集与存储是种苗培育的基础,也是营林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林业企业应当提高种苗测量质量,合理的对采集与测量种子提供有效的制度,并且运用技术检测的方法找出种苗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多种林木采集工具的支持下采集,筛选优良品质的树种,还要结合实地情况提前对气候环境进行分析,在土壤环境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播种与移植工作。采集后还要做好林木种子的加工与存储工作,对林木种植进行精细挑选,并且根据种子特性采用不同存储方法。
       2.2选择适当的育苗基地
       林业中职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育苗基地,与林业工程经济效益的高低存在密切关系,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种苗质量,提升造林成活率,促使林业经济得以稳定增长。同时,对于种苗基地周围水源等有关自然资源,应当充分合理地应用,从而保证育苗成本降低,取得更好的效益。对于林木种苗培育基地,通常都要求具有充足水源,并且地势平坦。在保证育苗基地合理的基础上,为林木的生长提供理想的条件与基础。另外,注意育苗基地周围不宜过于空旷,不然很难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较差,种苗的生长会受到影响[2]。


       2.3筛选种源及科学调运
       在林业种苗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苗种筛选及调运种源,林木种苗培育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林业工程发展需要,提前调查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水分变化、土壤性质及区位条件,详细记录调查内容,筛选最适合的林木种源。漯河作为河南省的地级市,处于中部偏南位置,属于暖湿性季风气候。根据调查统计,应选择适合的种源,如桃树、核桃树、杨树、梧桐等。通过科学筛选种源,林业部门根据种植面积及种源需求及时调运。调运时要重视种子检疫,全方面保障种源安全,保证调运过程不会对种源产生任何影响。
       2.4苗木定向培育
       定向苗木是指能够在特定环境中成长的苗木,技术要点包括苗木类型、造林目的、遗传因素等,造林工具及时机选择十分重要。在定向培育的过程中,需确定好性状指标。例如,海防造林的目的是稳定河岸、防止侵蚀,使植物功能得到恢复。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略商业价值的情况。在进行种子采集或种子插条时,一般采集50~100株最佳,从而保护物种多样性。在选择造林地时,需关注土壤含水量,一些干燥区域,由于存在过度放牧等情况,从而很容易导致土壤缺失水分。在苗木栽种后,可通过轻推树干的方式判断栽种的牢固程度,若存在松动迹象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有缝隙的土壤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此,需根据实际造林环境,选择最佳的苗木生长期,从而保证种苗良好生长[3]。
       2.5根系培养
       种苗根系培养林木种苗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种苗的根系,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对种苗的根系进行生长刺激,促进种苗根部充分的吸收土壤水分,汲取土壤营养。还要避免苗木根系的生长过于旺盛,控制好苗木的茎根比,苗木的生长初期还要限制高度,适当的对树叶进行修剪,重点抵制粗茎与重苗现象。起苗后还要及时的修剪苗木的侧根,采用科学的苗木捆绑方法,在苗床上对苗木进行干扰控制,修剪时应当使用适合的刀具。
       2.6苗木施肥技术
       为了提升林木种苗的质量需要重视苗木施肥,促进林木种苗快速生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林木种苗抗病虫害能力的重要保障。苗木培育人员应当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掌握施肥的时机,控制好施肥量。检查人员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林木种苗土壤元素的含量情况,从而选择适合的肥料,为施肥方法提供有效的建议,这样可以促进种苗的正常发展,有效减少种苗培育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种苗培育中的施肥成本,通过正确的施肥方式达到控制种苗培育质量的目标。
       2.7加强树苗光照强度管理
       树苗所受的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着树苗的生长速度以及生长质量。对树苗的光照强度进行管理,必须合理掌握树苗的生长规律以及生长周期。如果在树苗的成长过程当中,无法保证树苗的光照条件,那么就必须运用合理的辅助手段,调整树苗的光照时间、光照角度以及光照时长。如果树苗所处的环境较为干旱,那么光照对于树苗的相关影响就会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调整树苗的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避免由于光照强度过大对树苗产生的灼伤。从而保证树苗在生长过程当中,能够得到合理的太阳光照,促进树苗的生长[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树木种苗培育技术作为我国林木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林木产业的总体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生态社会发展理念下,为有效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应当突出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为我国林业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铭松.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40(21):90-91.
[2]李茂.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0):84-85.
[3]叶红梅.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19):148-149.
[4]吕泳.浅析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16):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